王小云 楊妍妍

浙江省湖州市剛滿兩周歲的稚嫩男童,在親戚家制作藤物的經編廠車間玩耍時,因無人看管被車間內的機器絞斷右臂。美好人生剛剛開啟,卻遭折翼。悲傷之中,男童父母走進湖州市吳興區法院,起訴親戚的經編廠,要求賠償相關損失57萬余元。
然而,法院最終沒有完全支持男童父母的訴求,而是作出了“父母監管不力自擔主要責任”的判決。短短12個字,給為人父母者敲響了警鐘。
因為父母工作的關系,小義(化名)剛出生便跟著父親李某、母親蔣某居住在經編廠里。
工廠老板徐某是李某的哥哥,是小義的大伯。因為經常需要外出跑業務,所以徐某不時將廠里的鑰匙交給蔣某管理。
2016年3月27日,徐某照常外出跑業務,工廠車間里只剩下蔣某、蔣某的弟弟和其他兩名員工,小義則獨自在一旁玩耍。
當天中午11點,小義不慎被機器絞掉右臂,情況危急,雖然被立即送醫搶救,但最終還是進行了截肢手術。經鑒定,小義達到5級傷殘。后來,李某夫婦選擇給小義裝上假肢。
在高昂費用的壓迫下,李某夫婦將哥哥的經編廠告上法庭。他們認為,是工廠疏于管理讓未成年人進入高危作業間玩耍,且在車間未設置相應的安全措施,從而間接導致了事件的發生,“我們要求工廠賠償我們57萬余元”。
“那天我不在廠里,鑰匙都是交給孩子母親的……”對于被告上法庭,徐某很無奈。
通過監控視頻可以發現,事發時,蔣某在車間內并未上班勞動,蔣某的弟弟也只是在一旁用手機打游戲。小義在往事發機器靠近的過程中,曾駐足3次回頭叫了舅舅,但都沒人理睬。在這長達一個多小時內,無人認真看管小義。
小義剛滿兩周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法預見危險性。事發時,經編廠的經營者徐某將工廠鑰匙交給小義母親管理,那時的她除了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這家工廠的管理人員,更應加強監護力度,預見危險可能隨時發生。然而意外發生前,小義的母親和舅舅卻疏于對小義的監護。
據此,吳興區法院審理認為,監護人看管不到位是意外發生的直接原因,小義的父母應在這場事故中負主要責任。而徐某作為經編廠的經營者,未能預見到運轉的機器存在危險,讓小義長期在工廠內生活玩耍,未盡到安全注意義務,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經過核準,法院確定小義此次人身損害造成的損失共計102萬余元,包含小義18周歲以前每兩年更換一次假肢的相關費用。結合案件具體情況,法院酌情認定經編廠承擔15%的責任,小義父母承擔85%的責任。
近年來,監護人監護不力,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如爸爸沉迷手機,一旁女兒從三樓跌落重傷;家長把孩子忘記在車內,孩子中暑死亡;家長疏忽,2歲兒童馬路上玩耍遭面包車碾軋身亡……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監護權是重要的民事權利,監護人應當履行好義務,確保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如果因為其監護方面有過錯導致被監護人受傷,監護人要負責治療。情況嚴重的,還會被取消監護權。
承辦法官說,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家長應當履行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放任孩子獨自在不安全的地方玩耍,這本身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無論何時何地,家長對孩子的安全都要有十二分的重視。”
這位法官提醒說,放假期間,許多孩子離開了學校的監管,這段時期家長要更加妥善地履行監護人職責,重視孩子的人身安全,千萬不要等到意外發生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