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東

摘 要:箱體加工遵循先面后孔、先基準孔后次要孔、粗精分開加工原則。平面加工依不同精度質量要求有刨、銑削、磨削各種方法供選擇。同一軸線孔距大于600mm孔系,采用掉頭法加工??紫颠x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會使加工后箱體的孔徑、圓度、同軸度、平行度等質量精度要求受到不同影響程度。
關鍵詞:大型箱體;加工工藝;精度保證;因素分析
1 引言
箱體零件的功用是將部件中的軸、套、軸承、齒輪、法蘭盤等有關零件,連接成一個整體,并使之保持正確的相互位置,以傳遞轉矩或改變轉速,實現預定的運動。其結構特點是結構復雜,壁薄且不均勻,加工部位多,工藝難度大,以TX-020床頭箱為例,見圖1。
2 加工工藝過程
2.1 大型箱體平面的加工方法
平面加工常用方法有刨、銑、磨三種。通常,先加工基準底平面,后加工兩端面和其它側面。
刨削加工特點是刀具結構簡單、調整方便、直線性好。多采用龍門刨床設備,一次安裝后可以利用幾個刀架,完成若干個表面加工,機床成本低。刨削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質量差,平面度及相互位置精度不易保證,適用于粗加工。
銑削加工一般采用龍門銑床,銑削效率比刨削高,使用密齒端銑刀,由于刀齒多,能進行高速大進給端銑,生產效率高,可保證平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適用于粗加工或半精加工。為提高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精銑時端銑刀主軸不要完全與進給方向垂直,一般應該傾斜15′~20′,可避免刀片和已加工表面發生“掃刀”現象,而造成加工表面的粗糙。
平面磨削加工,多采用導軌磨床,加工質量比刨削、銑削都要高,易于提高相互位置精度,使后序鉗工裝配刮研時,勞動強度大大降低,為刮研裝配工序刮點不刮量奠定基礎,適用于精加工。
2.2 箱體孔系的加工方法
箱體孔系支承孔的加工,對于直徑小于Ф50mm的孔,一般不鑄出,可采用鉆-擴(或半精鏜)-鉸(或精鏜)的方案。對于已鑄出的孔,可采用粗鏜-半精鏜-精鏜(用浮動鏜刀片)的方案。由于主軸軸承孔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比其余孔系高,所以,在精鏜后,還要用浮動鏜刀片進行精細鏜。常采用普通臥式鏜床、坐標鏜床、數控鏜銑床或加工中心等設備完成。
3 影響箱體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分析
3.1 鏜桿受力變形的影響
在工作臺不動,鏜桿伸縮懸臂鏜孔過程中,受到切削力矩、切削力及鏜桿自重的作用,使鏜桿產生彈性扭曲及彎曲變形。使鏜桿的實際回轉中心偏離了理想回轉中心。從而引起孔系加工的各種誤差:對同一孔的加工,引起圓柱度誤差;對同軸孔系引起同軸度誤差;對平行孔系引起孔距誤差和平行度誤差。因此,在鏜孔中盡可能選加粗接長鏜桿直徑,減少懸伸長度;同時采用導向裝置,約束鏜桿的撓曲變形。
3.2 機床安裝精度的影響
3.2.1 立柱垂直度的影響
立柱前傾后仰,使得鏜桿主軸軸線與工作臺面產生夾角,進給方式以工作臺不動主軸移動加工箱體時,刀尖回轉中心移動的運動軌跡與箱體底面產生不平行,當兩同軸孔相距較遠采用調頭法加工孔時,引起同一軸的孔產生同軸度誤差。立柱左右傾斜,不在同一高度的孔系調頭法加工孔時,引起與基準軸線相反方向的位移,兩軸相錯,同一軸的孔系產生同軸度誤差。
3.2.2工作臺360°回轉平面度的影響
調頭法加工孔時,同一軸的孔軸線旋轉180°后相交,產生同軸度誤差。
3.2.3 鏜桿與導向套的精度及配合間隙的影響
在鏜孔過程中,鏜桿與導套之間存在間隙,當切削力大于鏜桿自重時,刀具不管處在任何切削位置,切削力都推動鏜桿緊靠在切削位置相反的導套內表面上。這樣,隨著鏜桿的移動,鏜桿表面以一固定部位沿導套整個內圓表面滑動。因此,導套內孔的圓度誤差將引起被加工孔的圓度誤差,而鏜桿的圓度誤差對被加工孔的圓度沒有影響。
當精鏜時切削力小于鏜桿自重時,隨著鏜桿的旋轉,鏜桿軸頸表面以不同部位沿導套內孔的下方擺動。顯然刀尖運動軌跡為一個圓心低于導套中心的非正圓,直接造成被加工孔的圓度誤差。此時,鏜桿與導套的圓度誤差都將反映到被加工孔上而引起圓度誤差。當加工余量與材質不勻或切削用量選取不一時,對同一孔的加工可能引起圓柱度誤差,對不同孔的加工,可能引起相互位置誤差和孔距誤差。
3.3 機床進給方式的影響
鏜桿懸臂鏜孔時,若以鏜桿直接進給,在鏜孔過程中隨著鏜桿的不斷伸長,刀尖處撓曲變形量愈來愈大,使被加工孔愈來愈小,造成圓柱度誤差。若用鏜桿直接進給加工同軸線上的各孔則會造成同軸度誤差。反之鏜桿鎖住伸出長度不變,以工作臺進給,則在鏜孔過程中,刀尖處撓度值不變,對被加工孔的幾何形狀精度和孔系的相互位置精度均無影響,同軸線上的各孔的同軸度誤差最小。
但是,在用工作臺進給時,機床導軌的直線度誤差會使被加工孔產生圓柱度誤差,使同軸線上的孔產生同軸度誤差。機床導軌與主軸軸線的平行度誤差,使被加工孔產生圓柱度誤差(喇叭孔),軸系各軸產生平行度誤差。
為了提高孔系的加工質量,雖然生產效率較低,進給方式盡量采用固定鏜桿伸出長度,工作臺進給方式,尤其是類似于TX-020床頭箱軸向孔距較遠,調頭鏜時優先選用。
3.4 切削熱對孔系加工的影響
由于箱體各軸承受力方向、大小不同,孔徑大小不同等因素,使之箱體各孔周圍材料不均勻。切削產生的熱量傳遞到箱體的不同壁厚處,會有不同的溫升,材料少的薄壁處溫升高膨脹變形大,材料多厚壁處溫度低變形小。加工成正圓的孔冷卻后會產生圓度誤差。因此,箱體粗精加工要分開進行,必須待粗加工冷卻后,再作精加工。最好粗加工后做時效處理,消除內應力,減少變形,保證精度穩定。
3.5 夾緊力對孔系加工精度的影響
夾緊力要選擇適當。精加工夾緊力可小一點,不宜過大,往往夾緊加工的孔在放松后產生圓度誤差,粗加工后將工件松開點,二次安裝,可使彈性變形得到恢復。夾緊著力點應在實處,不宜壓在加工孔的上部。
參考文獻:
[1]陳家芳.實用機械工人切削手冊[K].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