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濟宇
摘要:在新時期環境下,我國城市化發展步伐十分迅速,而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地鐵工程是重要的建設項目,地下車站的防水施工作為地鐵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對地下車站的運行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闡述了地下車站的防水施工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地鐵施工中造成地下車站滲水的原因,以及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希望對相關工程的施工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地鐵施工;地下車站;防水施工
引言:
在我國城市化的發展中,十分重視地鐵工程的建設,而地鐵工程具有著顯著的特點,其施工往往受到環境、地質、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這對工程施工就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對地鐵的整體運行壽命來說,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的防水施工技術非常重要,地鐵車站的施工過程中需不斷重視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鐵工程建設中的防滲水處理,需要加強提升防水施工技術,以提高地鐵車站施工質量,并保證其今后的運行不受影響。
1、地下車站的防水施工必要性
在對地鐵的施工中,其地下車站的防水施工是關鍵施工環節,如果在地下車站進行防水的施工中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等情況,就會對整個地鐵的基礎建設造成巨大的影響,當車站長期頻繁存在滲水和漏水等現象,就會對地鐵沿線過程大量保護的設施和基建的項目等造成影響,甚至引發坍塌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對整個地鐵軌道的交通運轉造成不利。另外,在地鐵車站存在滲水、漏水等現象的話,往往采取相應補救的措施存在很大的難度,不僅影響地鐵正常運行,還對其工程經濟性造成影響。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就需要在地鐵的施工中做好對地下車站合理防水施工處理,確保地鐵后期能夠正常的投入到使用中[1]。
2、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滲水的原因
2.1挖掘工作超過作業計劃
在進行挖掘基坑過程中由于未進行規范的操作流程,致使超挖的現象發生,同時未嚴密夯實超挖區域的砼填料,那么就會將地基的承載能力減弱,甚至于連地基的最低質量要求均無法達到。如此一來,經過長時間的運行,地基沉降的現象就很有可能發生,從而改變地鐵結構性,由此就會讓發生滲漏的幾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在雨季時,受地表大量降水的影響,地鐵正常運行會受到影響,但若情況嚴重的話甚至還會降低地鐵的安全性[2]。
2.2對雙縫的防水處理不到位
所謂雙縫,主要指的變形縫與施工縫。通常車站之間、出入口和區間的連接處會出現變形縫,一旦地質溫度應力破壞了變形縫,則其中就會有水滲入,加上水侵蝕了橡膠止水帶,進而便降低了其止水能力,最終發生滲漏,之所以施工縫會有滲漏現象發生,主要原因是,施工過程中新舊混凝土的粘連十分困難,這個時候,便會有縫隙產生于新舊混凝土之間,一旦有水經過,則滲透也就發生。
2.3防水混凝土質量不過關
對地鐵方式施工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防水混凝土,一旦在混合防水混凝土的材料時稍有差池,則就會讓混凝土質量大受影響,進而大幅降低其防水能力。當防水混凝土的質量降低了,就會影響整個地鐵工程的防水能力,若情況嚴重,甚至還會讓處處漏水、處處滲水的情況出現在地鐵地下車站[3]。
3、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
3.1變形縫與穿墻管件的防水施工
在地鐵的施工中,往往地下車站的滲水發生在變形縫位置,則要重視變形縫位置的防水施工。一般來說,變形縫的寬在20mm,左右,防水的處理中要結合地下車站的施工特征以及要求,做好對施工技術以及施工設備的合理使用,通過不間斷方式進行柔性的防水層鋪設處理;施工人員對影響因素和施工條件實施綜合分析下,在地下車站的混凝土進行模筑的外側進行施工時,要采用背貼式將止水帶的位置合理設置,把注漿管在止水帶的兩側位置齒條的內側底部實施布置,且注漿管的引出距離要求低于8cm。
3.2變形縫的防水施工
在防水施工中,變形縫是最薄弱的,且也是施工最復雜的,施工中一定要保證施工滿足要求。在變形縫位置,一般進行中埋的止水帶設置,且中埋式的止水帶中,要求中心的氣泡要和變形縫具有重合性,當出現主體結構的變形或者沉降現象,不會對止水帶造成損壞。要求中埋式的止水帶要牢固和平直的固定,一定不能存在扭曲情況,在對變形縫位置實施混凝土的澆筑中,要對底、頂板的止水帶位置下側的混凝土實施密實性振搗,且要求邊墻內外側止水帶混凝土具有良好均勻性。在中埋式的止水帶進行接縫中,不能在結構的轉角位置設置,要于邊墻的較高位置實施設置,接縫選擇熱壓焊處理;對變形縫內材料的填充,要嚴格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完成變形縫位置混凝土的澆筑后,且混凝土也達到了設計的強度,要根據設計的要求進行防水層的加強或防水層的涂料處理。
3.3混凝土的自防水施工
在混凝土的自防水施工中,相關單位要根據地區內地鐵施工的要求、標準、要點等,做好對防水施工內外加劑和粗細骨料等科學管控,按照具體化的規定以及合理化的計算,對地鐵結構的尺寸以及車站的功能等綜合考慮下實施規范化的配置,保證地下車站的防水結構滿足標準要求。同時根據地區內地下車站的建設要求、地下水文的環境情況等,還要對抗滲等級的參數以及抗靜水的壓力進行掌握。在此施工中,相關人員還可于防水的混凝土內進行適量有機纖維的添加,對混凝土的韌性實現有效提升,做好對防水的混凝土其坍落度的控制,也就是在140-180mm,范圍,要求水灰比要超過0.55,并對混凝土的攪拌站以及地下車站的施工距離實施動態控制,同時還要結合地鐵施工的地區氣候以及水文等條件,來對混凝土實施合理的養護,確保其達到有效防水的目的[4]。
結論:
地鐵地下施工非常復雜,而地下車站建筑更是有非常高的要求,地下施工防水非常困難,所以需高度重視施工中的防水措施,為了確保地下車站的防水滿足要求標準與預期效果,就需要按照相關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這也是其工程建設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時世躍,孫艷茹.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中國住宅設施,2016(1):14-17.
[2]黃澤豐.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3):00112-00112.
[3]任正云.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淺析[J].中國高新區,2017(20):155.
[4]李強.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建材·裝飾,2019,000(002):73,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