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櫻潔
摘要:信息進村入戶有利于提升農村的發展,因為信息技術入戶,整體工程量不斷增多,以至于需要涉及的服務范圍廣,需要落實多項細節,以便于提升信息進村入戶質量。本文對我省信息進村入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提升指導力度、保障資金、規整社會資源等方面做以深入探討,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信息進村入戶;規劃標準;保障資金
引言:加強信息進村入戶,有利于保證農業生產,由于農業的發展與外部市場進步成正比,需要當地有關部門明確市場發展態勢,提高品種結構和總體產業布局,只有實現規模化的信息狀況,才能強化整體農業發展。
1.我省信息進村入戶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根據大數據的統計,截至2020年2月底,全省制作懸掛“益農信息社”標識牌10946個,其中中心站43個、標準型1992個、專業型1673、簡易型7238個,覆蓋率達91.2%。村級信息員累計培訓數量43690人,云農12316平臺累計發布信息5662675條,注冊用戶有137646個,其中系統管理員1714人,企業信息員5474人,村官1176人,專家 1151人,其他注冊用戶128131人,用戶覆蓋全省16個州(市),129個區(縣)。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也會存在大量的問題,第一是上級劃分的資金有87.5%被整合,以至于后期信用建設運行資金存在大量問題。依照有關部門的指示信息,進村入戶須有健全的硬件設施,最基本的辦公場所工作人員硬件設施寬帶和互聯網是農村信用社建設的基礎條件,因為相對應的建設標準較強,需要對工作人員開展系統化的培訓,以至于工作量較為龐大。在后期的發展中,還應當針對項目建設一對一的服務平臺,在此過程中就會涉及到軟件設施的運行,需有關部門強化信息隊伍建設質量,增加大量專業工作人員,從而保障后期信息采集工作質量,因為整體建設內容較為龐雜,工作壓力較大,以至于實施的阻礙性因素較多。在2018年農村農業部曾經下達我省5000萬元項目啟動資金,但中央批復資金87.5%被分化到貧困縣,僅有一少部分被調撥到非貧困縣,導致比例存在嚴重偏差,平衡度造成資金缺口不斷增大,以至于后期項目運行阻礙因素較多。
第二,益農信息社的多項服務功能難以實現,導致后期工作運營狀況嚴重落后,現階段我省已經開建10946個服務點,其中,此類服務涉及到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以及培訓服務體驗,但是依照目前資金的運行狀況,上述四項服務難以開展。另外,根據農業部下達的規定,需要大力建設進村入戶工程,從而提高整體可持續運行效果,我省已將中國移動云南公司劃分為信息進村入戶的主要運行合作方,但是十月之后此項目還停留在蓋章合作流程中,具體的移動運營項項目難以實現有序開展。第三,因為市、縣有關部門重視力度不夠,導致總體工作難以推進,雖然信息進村入戶被歸列為國省農業發展的重要項目,但是相對應的落實工作難以推進,以至于州市有關部門在思想上還存在大量不足,總體認知意識難以提升,造成后期進村入戶工作出現繼續推進的阻礙。與此同時,部分市縣僅僅通知相關推動部門,雖然已經開展具體的服務建設,但是在管理掛牌等環節中,總體質量不高[1]。
2.完善信息進村入戶工作的具體措施
2.1提升指導力度
根據目前我省農業農村項目運行狀況而言,為保障總體發展質量,能夠符合規定,應當加強指導環節的力度,積極開展正確的思想培訓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和促進基層領導干部的思想意識,只有讓其將對農村信息入戶工作放在正確的思想位置上,才會不斷在實踐過程中將具體細節落實到實際建設中。通常情況下,基層的建設和領導的重視程度成正比關系,也可以采用強化領導班子的方式建設一支高質量的組織領導隊伍,組建一支由分管省領導擔任整治隊伍組長的班底,其中負責信息入戶實施的成員為各有關單位的領導班子以各縣、各市為單位建立系統編制的領導小組,有利于強化信息進村入戶整體工程建設保障示范組織工程的有力推進,從而規范和協調整體領導班子發展,在省內呈現較為完善的推進格局化建設。例如,河南省政府目前已經成立由省長擔任整治領導隊伍的組長,各下級單位主要領導為負責領導小組各省市縣的基層管理人員擔任具體執行人員,省長先后召開兩次有關信息進村入戶的會議,因為領導人員分散在各地,以至于會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但是此次會議采用現代化技術和設施,開展電視電話會議,會議中詳細明確動員方向部署的細節,以及具體推動措施。聯合各省市執行單位簽署具體的責任規劃書,在此過程中,因為上級領導的重視,就會促使基層干部執行效果提升,有助于推動農村信息入戶整體效率。
2.2保障資金
因為中央資金經常被整合,是我省目前面臨較為嚴重的狀況,后期出現項目運行的主要因素較多,缺口較大,工作人員需要詳細分析到信息進村入戶的實際狀況。研究具體的任務實施效果,合理整合資金向農業部申請經費支持,可以將信息進村入戶的整體工作資金劃分到省級財務預算環節中,此類方式就有利于促使調配資金更加平衡化,有助于調整目前的信息互形式。例如,在河南省的一次資金批復過程中,將中央財政資金的16億全部劃分到下級建站補助環節中,其中,省級財政被批復的資金為6485萬元,涉及到加強軟件平臺建設的3227萬元。針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系統化培訓為3000萬元,后期的教材費用達到258萬元,另外,市縣財政運行的管理經費3000萬元也已經全部投入到實際規劃項目中。此種合理的資金規劃方式,有利于保證各項項目運行的平衡化,有助于降低項目實施的阻礙性因素,不僅有助于提高整體項目運行效率,同時也會減少總體消耗時間,進一步推動農村信息入戶項目的落實。另外,當地政府還可以聯合社會公司開展信息服務建設項目,有利于拓寬籌資渠道,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在河南省的一次運行商聯合自籌環節中,總體自籌資金已經高達1.5億元,此筆經費能夠全面帶動河南省項目的運行和落實[2]。
2.3規整社會資源
在此次農村信息進村入戶的項目管理中,應當全面發揮中央資金補助的主導地位和效果,與外界多種運營商服務商建立有效合作,例如,眾多銀行以及保險機構。只有加強和外界社會資源的有效聯系,才能整合大量資源,保障整體資金投入狀況,以便于形成強大的信息社建設合作效果,結合我省的項目發展運行狀況而言,需要建立一支專業的進村入戶聯盟,整理大量服務類資金,采用此種信息入戶平臺建設,從而在今后發展中為農戶提供更多有力保障和服務。在確立此類商務聯盟合作制度中,需充分發揚在多個建設領域中的運行優勢和特征,以便于提升整體服務效果,提高整體服務質量。在河北省的一次和外界服務資源整合環節中,就開始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聯合保險、中石油、中糧集團等社會服務運營商開展合作,此類金融服務有利于為農戶平臺提供大量結算以及小額貸款等金融服務。在此過程中就不斷深化運營商和服務商的運行方式,增加多種市場運行特點,從而確立系統化、功能性強整體運作效果明顯的益農信息社建設,農業電子商務以及多層次信息共同發展的運行方式采用公益性和經營性合作化服務。能夠在提高對農戶服務質量的同時,還能積極研究多種公益性項目,保證可以和后期的增值項目實現共同發展[3]。
2.4延長產業鏈
全省應當以移動公司為主要的項目運營管理方,在推行農村信息進村入戶運行項目的同時,擬定較為具體的運營方式,從而預備合適的投放服務設施和多類資源保障,能夠在短時間之內運行益農信息社建設整體運營工作,在此類方式的幫助之下,采用社會化的運行方式分析。現階段益農信息社的基本需求,只有保障標準化,實現統一,不斷強化實用性功能,增加項目特色,才能幫助電子商務和產業信息實現持續化發展。在推行信息進村入戶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后期能具有一條較為通暢的銷售方向,引導農戶建立自身的農業品牌,從而在后期提高農產品整體價值,有利于在此環境之下實現利益聯結,緊密運行的機制,促使產業鏈得到延伸。在后期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有利于促使農民享受到此類項目的優勢。例如,在吉林省的一次項目推動環節中,就以農信公司為主要的運行方向,讓其管理益農信用社的整體運營,在信用社內部確立系統化的品牌,加強室內裝修保障,后期運營的管理制度,確保整體項目達到有效標準,以便于產生品牌效應,在此方式的幫助之下,采用市場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強化整體的一體化建設促使其運行方向更加鮮明。在此次吉林農業信息化的運行過程中,因為公益性和經營性項目的相互合作,有利于提高整體便民服務程度,深化項目建設質量,保障后期公益服務和相對應的增值項目,實現穩定發展[4]。
2.5建立科學選點規劃標準
有關部門需要根據實際的益農信息社發展狀況不斷完善后期建設的具體措施,依照通訊點落實項目的規劃,以農資店和便利店為主要的運行方向,通過文化信息多種服務以及具體的經營管理標準裁定適用的工作人員,以便于建立一支標準規劃隊伍,利用統一化培訓中期上門服務以及后期整體網絡教育的模式。才會保障整體培訓項目質量,能根據實際狀況定制大量有利于農村信用社的驗收管制措施,以及后期績效核對對策等環節,提高整體項目的運行質量。在此過程中,就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和選用,從而才能推動后續的項目發展,例如在一次河南省的選人工作中,采用六種篩選原則,全面結合目前的發展資源,在全省之內必選站點39833個。在內部根據文化信息服務質量,經營狀況等標準選用信息工作人員四萬余人,后期采用系統化的培訓方式,從而強化全面服務工作。
2.6落實信息進村入戶
在目前我省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作的過程中,整體運行經費較少,經常會出現推廣進度難以實現有效發展的狀況,針對此類情況,可以借助現代化信息管理手段,采用先進的技術管理方式,在網絡上安裝云農12316 APP,采用此類信息化系統,有利于在網絡上實現大規模的宣傳工作,從而有助于此類項目實現大面積推廣。例如在吉林省的一次依托益農信息社合作期間,就開始增加大量的公益項目資源在12316服務平臺中,采用資源數據化和化和化的形式。向大眾展現一個全新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經過長期的運行,此平臺總體服務人數已經達到90萬人次,對其的建設有利于推動農民互動的整體需求,另外,因為手機和電腦等終端的普及,以至于目前的信息交互朝向客戶端方向運行,此種平臺化的建設有利于延展農業受益人口和規模,增加服務人數,有利于實現此項目的高質量發展。
結論:綜上所述,農業的發展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運行狀況,針對目前農村信息進村入戶的發展狀況,我省需要結合外界條件分析當地的可利用資源,通過上述等措施,不斷深化此項目的建設,從而推動我省農業經濟運行發展狀況。
參考文獻:
[1]吳浜源.江蘇數字鄉村建設的現狀·困境及路徑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4):259-261.
[2].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讓信息進村入戶[J].江西農業,2019(21):12.
[3]溫靖,郭黎,黃珊瑜,朱逸銘.我國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成效顯著——2019年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論壇側記之三[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33):15-16.
[4].三農資訊[J].吉林農業,2019(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