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東 蘇文國



摘要:為進一步提升部隊武裝水準,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進行多種訓練。其中,在水中兵器訓練中,不同裝藥戰斗部殼體,所帶來的爆炸威力不同。為明確水中兵器具體爆炸威力,應借助實驗方式,從爆炸波峰值、沖擊波能以及總比能量多種角度進行分析,并對參數進行整理,從而分析影響戰斗部殼體因素,有利于研究水中兵器爆炸威力。
關鍵詞:裝藥戰斗部;水下爆炸;殼體;爆炸威力
在水下兵器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爆炸會帶來較大沖擊波與氣泡脈動壓力值,上述兩種爆炸產生的波體都會對特定物體帶來打擊,并帶來極大損傷。而在水中兵器爆炸過程中,兵器內部填裝炸藥的金屬殼體,會受到爆炸影響,這些殼體厚度、特性不同,所帶來爆炸影響存有較大差異,研究戰斗部殼體爆炸產生的威力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借助相同成分炸藥,進行水下爆炸實驗,對比高裸炸藥強度鋁殼水下爆炸進行相關實驗,希望能夠為部隊水下爆炸威力提供更多可參考意見。
1.水下兵器爆炸實驗方式
在本次實驗過程中,以某城市碼頭為實驗地點,在實驗過程中,選用復合型PBX、TNT、熔梯黑鋁、熱塑梯黑鋁等幾種材料,開展水下兵器爆炸實驗[1]。在本次實驗過程中,在裸炸藥實踐中,所選用的炸藥形狀為圓柱體,具體水下兵器爆炸參數內容如下所示:
在本次實驗中,借助傳感設備,分別收集不同測量點的炸藥在水下帶來的沖擊波壓力數據[2],在具體實驗過程中,可以借助吊車對電纜進行測試,并在這一過程中,將傳感器帶來的壓力、爆炸方式以及炸藥包放入相同深度水域,應在這一過程中,盡量保障水域與自然環境一致,確保實驗整體環境相同,從而最大限度規避海流等因素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在實驗海域,針對每種炸藥分別進行實驗,并設置10個實驗測試點,并將炸藥包放置在不同水深中,以20米為炸藥包間隔。在帶殼戰斗部實驗過程中,應保障裸炸藥實驗具有相同沖擊因子,并結合因子對爆炸威力進行充分對比。因而,在水深實驗中,實驗所選取水深部分,應當大于裸炸藥深度,在帶殼戰斗部實驗中,可以選擇7處實驗點,并將傳感器放置于尼龍繩浮球下方,而實驗所用攬勝另一部分,應做好固定工作,可以將其固定于靶船舷內部,并將另一部分懸吊炸藥安置于浮筒之上,并將傳感器炸藥距離進行分割,從而進行對比實驗。
2.無限水域中當量(無殼)爆炸特性
在水下兵器爆炸實驗中,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部分。其一,為水下兵器爆炸實驗所產生的沖擊波能,而另一部分,則為水下爆炸產生的氣泡,這些氣泡被稱之為氣泡能[3]。在相同水域中,無論是深度還是距離,都能夠借助傳感器傳回,并對爆炸產生的能力進行收集與測量,明確兩種能量變化產生的氣泡脈動周期。在實驗數據處理過程中,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得到水下兵器爆炸總量,對總能量進行分析。在具體實驗過程中,根據各項整理數據,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能量峰值壓力與距離因子之間存在的關系,并在對比分析中,得到不同炸藥之間沖擊波變化與衰減規律。在不同測量點中,應當整理峰值藥理與多項數據,最終形成擬合,得到不同炸藥在有限海域中的衰減規律,并最終得到沖擊波能,沖擊能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爆炸峰值壓力為Pm,要想得到個更為精準數據,在實際的爆炸實驗中,應結合海水密度與水聲速,對各種炸藥的沖擊波能進行計算,并將得到的各項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得到不同數據對有限海域不帶殼炸藥威力。
3.無限海域戰斗部(帶殼)水下爆炸特征
在實驗過程中,所應用的測量設備與裸炸藥具有一致性,其中,存在的不同部分為,裸炸藥實驗海域近案,而戰斗部帶殼實驗在海域深水中,海域不同,無論是海水密度還是海水爆炸,都與有限海域存在較大差別。戰斗部海上爆炸實驗中,四種炸藥產生的沖擊波與爆炸距離如下圖所示:
對上述不同炸藥產生威力數據進行整理,并將其繪制成圖。其中,從圖(a)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戰斗部水中產生的沖擊力逐漸呈現衰減態勢,其峰值波動相對穩定,四種炸藥峰值波動大小如圖所示。如峰值最高為熱塑梯黑鋁,峰值最低為TNT,這些不同的裸炸藥沖擊力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在圖(b)中進行分析,作為復合材料的PBX與TNT之間的差異并不大,在進行裸炸藥對比實驗中,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能夠得到幾種炸藥的不同沖擊能、氣泡能以及總能量。在數據整體與對比中,炸藥沖擊能各項參數變化能夠直觀呈現[4],對這些能量變化進行分析,這些能量變化,主要用于炸藥加熱、爆炸與燃燒。由此可知,在帶殼戰斗部實驗過程中,各項炸藥對水中兵器爆炸帶來影響極大。除去沖擊波從大到小不同,其順序排列與各項參數都相同。通過對比可知,上述四種戰斗部沖擊波壓力隨著爆炸距離與深度不斷衰減,除去指數與系數不同,其他結果相對一致。此外,在帶殼戰斗部實驗中,環境與測試系統,對實驗具有一定影響。
結束語:在不斷深入研究過程中,能夠得到四種炸藥與帶殼戰斗部實驗基本特性。對水下兵器帶殼戰斗部爆炸峰值與壓力進行分析,壓力處于衰減過程,除去系數與指數不同,裸炸藥各項峰值從大到小排列。其中,峰值最大為熱塑梯黑鋁,最小為TNT。不同的裝藥戰斗部殼體,對于水下兵器帶來的影響不同,爆炸威力存在一定差異。殼體對整個實驗具有較大影響,這些殼體能量,多應用于戰斗部殼體燃燒。
參考文獻:
[1]劉海波,鐘強暉,劉揚.一種水中兵器的指標分析方法探討[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19,31(02):95-99.
[2]劉小西,蔡自剛,朱澤,郭勍.水中兵器貯存壽命評價方法研究[J].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實驗,2018,36(05):47-51.
[3]許波建.依托資源 精心管理 打造優秀的裝備技術專著——《水中兵器技術叢書》出版有感[J].科技風,2018(04):215-216.
[4]張姝紅.一種可用于水中兵器爆炸毀傷實驗的高速攝影系統[C]. 中國力學學會,2017(06):2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