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瑋婷
摘要: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俗稱職教二十一條),其中第六條“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更是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如何理解1+X證書給職業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空中乘務專業如何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在畢業時除獲取相應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能夠真正的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是我們每個空乘職教者需要去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1+X證書;高職院校;空中乘務;人才培養模式
1+X證書體現的是崗位群能力要求,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所需要的綜合能力,涵蓋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和技能操作三反面,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通過實施1+X證書制度,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意味著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更強,大大提升了就業機會,能夠在工作期間展示更多的職業技能,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也能得以實現。
隨著我國航空業的迅速發展,各大航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對服務水平的要求逐年提升,故而逐漸提升了對招聘人才質量的要求。學校要順應時代發展,如果我們不積極思考教學改革之策,必然會造成人才培養效果不佳的狀況,高職院校的社會職責無法體現出來的同時,我們培養的學生也會與企業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
1.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實施1+X證書制度的必要性
為了保證1+X證書制度在高職空中乘務專業能夠得到推廣應用,作為教育者必須要充分認識到1+X證書制度的內涵。所謂證書制度指的是學歷證書和其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統稱。根據專業的不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類型也有所差異,可以客觀反映出學生對崗位工作的適應能力。值得注意的是,1+X證書制度與雙證制度有著明顯區別的,雙證制度更多的是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考察方式是閉卷考試;而1+X證書制度是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多重檢驗,其考核方案及內容包括:職業道德,職業形象,安全保障,應急處置,應急醫療處置,機上服務,語言運用等七部分內容。考試形式以40%理論和60%實操進行考核,及格分數為80分。通過考證形式及內容我們發現,1+X的證書考核與行業內,各航空公司內部以及國家為行業內人員制定的職業鑒定登記證書的考核及形式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評價指標更為科學完善,對于學生能力水平的反映更加精準,證書的專業度也更能被行業內各企業所承認。
將1+X證書制度應用到空乘專業的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的需求水平,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能夠讓我們的教學大綱與行業需求更貼合,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更好的被企業承認。因此在高職空中乘務專業中實施1+X證書制度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2.“ 1+X” 試點工作目標
堅持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精神,服務民航企業發展需要、以及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提升,構建空中乘務專業“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架構,使學生在校學習階段充分對接民航企業空中服務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情境,學生修讀完規定學分后,獲取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空中乘務職業技能中級證書,能夠從事客艙服務、客艙設備操作、突發事件處置、機上急救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3. 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實施1+X證書制度下的“課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
在“1+X”證書制度下,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向“課證融通”方向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重點要依據職業技能考核的相關內容和要求進行改革。
3.1 空中乘務專業 1+X考核方案解讀
通過對空中乘務專業1+x考核方案的解讀,其考核內容包括:職業道德,職業形象,安全保障,應急處置,應急醫療處置,機上服務,語言運用等七部分內容。考試形式以40%理論和60%實操進行考核,及格分數為80分。
從考核內容來看,與空中乘務實際工作貼合的十分密切,基本滿足工作上的各方面要求,與各航企所實行的等級考試完全一致。從考核形式上看,實操與理論相比較,更重實操,這也與航企現行訓練標準更加吻合。
3.2 重構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上文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內容的解析,根據證書對學生職業能力提出的要求來調整高職空中乘務專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將職業教育與高職教育融合在一起。同時,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實訓,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順利得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而且也可以讓學生能夠更順利的適應企業的需要和工作的要求。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對試點專業的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畢業要求等人才培養關鍵要素全面梳理、科學定位,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將培訓內容轉化為若干專業(核心)課程或教學模塊,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實現“1”與“X”有機銜接和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針對性。
3.3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空乘師資隊伍存在以下問題,教師與行業接觸少,對行業標準了解較少,造成學生接收的知識內容與行業內標準差別較大,或者過于老舊。
因此1+X證書制度在高職空中乘務專業的實施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還要有在企業的相關專業的工作經驗,或者要求教師進行1+X證書相關的教師專門培訓。這樣才能夠對行業發展動態非常了解,對行業具體標準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教授的標準與企業的需求相匹配。對此,高職院校應該重視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使之能夠更好勝任全新的教學環境,完成1+X教學目標。
3.4強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結合試點工作要求,開展證書與標準的學習研討,提升空中乘務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和培訓、考核評價的能力,優化“雙師型”團隊,推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育教學名師等建設。同時,依托職業技能登記證書試點工作,積極探索活頁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等新型教材的開發,結合證書各個等級加強教學資源庫的優化與升級。引導教師以試點工作為切入點,開展與職業實景實境深度融合的教學方法改革與提升。
3.5 加強空中乘務專業建設
從1+X證書設計的出發點出發,若想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由掌握學習時間,充分挖掘自身興趣及優勢,就要合理設計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課時,應盡快建設優質的專業核心課程的網絡公開課,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技能學習,還要建立線上線下課程互認制度,最大限度地實現課程融通,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時效性。
3.6積極探索學分制試點改革
結合1+X證書試點和國家學分銀行政策,探索空中乘務專業學分制試點改革工作,研制學習成果學分記錄規范,嘗試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與轉換。建立空中乘務專業課程替換與免試制度,學生獲得“X”證書,可按規定兌換學分,免修相應課程或模塊,在完成其他規定內容學習后依法依規取得學歷證書,實現“X”證書學分和“1”中相應課程的學分互換,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
3.7 高起點建設證書評價考點
按照證書對考點建設的要求,大力對現有空中乘務實訓中心進行優化升級,將其建成為集實訓教學、社會培訓、對外服務等功能于一體,成為區域引領、輻射周邊的新型共享式實訓基地。
3.8擴展社會培訓廣度深度
按照試點工作要求,積極為相關企業、在校學生、有志于從事空乘職業的社會人員開展培訓與評價服務,為民航企業提供強力的人才供給。
1+X證書制度在高職空中乘務專業中的實施已經成為了新時期空乘專業人才培養的必然需求,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肯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工作的地位,加強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及師資隊伍建設,還要科學設置線上及線下空乘專業理論課和實訓課,從而為空中乘務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