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苗 栗奇丹
摘要: 為了加強新形勢下高校團支部團日活動創建管理效力,本文從高等學校團支部團日活動的重要意義出發,淺析新形勢下高校團支部團日活動的現狀,并針對團日活動現狀,闡述高校團支部在團日活動方面存在的原因分析,提出解決方案與對策。在新形勢下,以豐富的主題活動形式,加強團日活動思想性、創新性和趣味性,使高校團支部團日活動得到深層次發展,充分發揮其重大作用。
關鍵字:高校 ? 團支部 團日活動
一、加強高校團支部團日活動的重要意義
團日活動是以團支部為單位,圍繞一定的主題,有益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活動,是高校共青團開展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積極參加團的活動既是學生團員的光榮義務和權利,也是施展青春風華,提升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渠道。[1]其意義在于增強支部凝聚力,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成員的集體素質,有助于團員全方位發展,創造一定的社會價值。據相關文獻記載,一些學者認為團日活動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團日活動是思想教育的陣地;團日活動是實踐理論的舞臺;團日活動是活躍校園的抓手;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2][3]。
二、高校團支部團日活動現狀
團日活動具有它自身獨特的特性,并且團日活動的實施對于人才培養、團工作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新形勢下,主題團日作為一種優秀的活動形式,團日活動得以沿續,并在基層團組織中進一步發揮其作用。但就目前團日活動開展的現狀來看,它的優勢和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主要歸因于以下幾點:
1.思想意識薄弱,活動充滿娛樂性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大多數青年團員們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熱愛自由,追求自我,熱衷于新鮮事物以及對娛樂方面的興趣遠遠超過思想教育方面。高校團支部不能夠很好的將新時代創新理論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在團日活動的設置上更具有娛樂性,缺乏思想教育性。只是為了加大團員對團日活動的參與度,思想教育的團日活動轉型為娛樂搞笑型的團日活動,將思想教育拋之腦后,輕松娛樂的同時只是收獲了快樂,在思想教育方面獲得甚少。
2.團干部調動性低,以完成任務為目的開展活動
高校團委定期下發團日活動通知,各級團支部圍繞統一活動主題進行各種形式的團日活動,由于組織團日活動會占據一些時間,可能會與團員學習、社團、各種比賽發生時間沖突等忙于自己的事情,對團日活動毫無興趣或興趣甚少。同時,團員對團支部整體概念認知日益淡化,對于一些團干部來說,為應付團委下發的任務,敷衍行事,調動性低,組織班級同學在某一地點集合、拍照,最后寫一份活動總結,整理上交,以此結束這項團日活動。團日活動以此形式存在毫無意義。
3.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
團日活動形式單一,相對固定,大多數下級團支部圍繞一個主題以班會形式開展,組織輕松省力,缺乏多樣性,同時也是團員團日活動參與興趣低的原因。
三、高校團日活動現狀的原因分析
1.主題陳舊落后、缺乏創新性
“挑戰杯”、“社會實踐”、“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各種新穎獨特的“社團活動”等往往會非常吸引大學生的眼球,但是傳統的主題陳舊落后的團日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相對較低。同時,由于下發通知在內容方面存在遺漏、不仔細的問題,導致團干部組織活動時間、地點、活動形式、上交材料時間等出現差錯,使得團日活動在主題和創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影響。
2.策劃力度不足
在進行一項活動之前,應該有完善的計劃方案,一些團支部缺乏策劃的過程,導致活動不完善。目前一些高等學校團支部在開展團支活動之前缺少策劃這一步驟,為了省事直接開展活動,活動形式簡單,不能夠良好的發揮團日活動對團支部以及團支部成員的作用。
3.團員意識淺薄
團員意識淺薄會導致團戰斗力的削弱,團工作難以順利完成。在大學生中團員所占比重相對較大,所以團員意識的高低直接會影響到團支部工作是否能夠順利完成。由于團員觀念不足,不把團日活動當一回事,忽略了共青團員的責任與義務。一些學生不能以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聽組織管理,將作為團員作為自己的負擔。
三、高校團支部團日活動問題解決對策
高校團支部團日活動的順利開展對共青團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發展筆者具有以下建議:
切實有效的開展好團日活動,高校各級團支部在收到團日活動通知后,團干部討論并確定活動形式,活動形式要具有創新性,活動形式能夠增加團員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教育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并擬好活動策劃案,策劃案是活動開展的必要前提,沒有一個完善的活動策劃流程,此項活動就沒有一個核心的依靠。同時,要協調好團員的時間矛盾問題,以免一些團員錯過時間不能參加團日活動。活動結束后認真寫好總結,做好宣傳。為了使高校團員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能夠得到充分發展,各團支部要使團日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充分學習優秀團日活動案例,借助新形勢加強主題團日活動創新性。加強團學干部培訓,建設優良的團干部隊伍,減少在團日活動方面不能以“能省就省”應付行事的現象。善于用新媒體技術,對團日活動進行有效的宣傳。團委對于團日活動方面實行表彰制度,加強和完善最佳團日活動的評比考核;有效激勵、示范典型[4],增加團支部在團日方面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共青團知識學習手冊編寫組.團員手冊[M].北京: 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84.
[2] 鄭蕾等.《對當前高校團日活動開展現狀的幾點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第7期.
[3] 巴佳慧.《高校團日活動育人功能及組織模式研究》[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4] 曾國華.淺談團日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所起的積極作用[J]. 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01).
作者簡介:
李苗苗 1998年10月 女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商貿學院 遼寧省遼陽市 111000學生 本科生
栗奇丹 1982年4月 女 遼寧省沈陽市 講師 碩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雜志郵寄的詳細地址 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大有農場雙廟分場葦塘村 李苗苗 18525181027 ?13757019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