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要:偵察裝備是戰場監控敵方行動的重要設備,是武器裝備的眼睛。偵察桅桿分系統是探測裝備的主要部分。偵察系統工作過程中,桅桿上的探測設備對定位精度以及動態晃動要求較高。如果系統晃動量比較大,則探測精度受到很大影響或者無法定位。本文通過仿真和試驗的手段找到振動源頭、傳遞路徑、振動機理,并給出故障處理的合理方法,以此提高裝備的可靠性。
關鍵詞:偵察桅桿;振動;諧振;失控
0 引言
對某批次裝備進行檢測,多個設備處于穩像功能下,用遙桿控制穩臺轉動,光電俯仰角在一定角度附近,穩臺方位轉動過程中會出現明顯振動現象。通過尋找系統振動的真正原因,能夠徹底解決偵察桅桿系統的振動問題[1]。
1故障定位
根據此次偵察桅桿系統振動特點,故障車輛數量較多,針對一個車輛進行排查,找到問題原因,然后在其他車輛上進行驗證。
1.1 故障原因分析
1.1.1 光電設備重心偏移
通過試驗將光電頭的轉接塊位置整體平移,轉接塊的活動一個螺釘孔的位置,即質心人為偏移20mm,振動現象不改變,此原因排除。
1.1.2 穩臺方位控制
將穩臺的方位陀螺的信號輸出。穩臺穩態控制轉動存在波動,這是由控制系統[2]本身決定。當系統振動時,陀螺信號開始放大此時為系統失控。
1.1.3 雷達伺服間隙
桅桿系統測試過程中多次發現雷達伺服蓮花座螺釘松動。蓮花座連接螺釘松動,振動明顯加劇。蓮花座連接螺釘緊固,同時雷達伺服底部箱體與轉軸連接螺釘緊固,振動減小但沒有完全消除。伺服設備的連接會影響振動的量級,但不是引起振動的主要因素。
1.1.4 升降桿定位銷狀態不同
定位銷調整后做測試,穩臺振動量級有所降低。經測試穩臺工作每百圈系統有8次振動。在穩臺振動方位外界敲擊穩臺或倒伏電機,系統會激起振動。定位銷的安裝狀態能夠影響系統振動,但不能完全消除。
1.1.5 倒伏質心偏
系統振動過程中能夠人為感覺到倒伏調平機構的控制盒,電機振動明顯。拆除引起質心偏移的控制盒,此時穩臺運轉時,系統不會自發振動。通過敲擊穩臺,方位旋轉方向敲擊不會出現振動,穩臺的U形架一測上下敲擊,能夠敲振。
1.1.6 偵察桅桿系統共振
通過測量穩臺方位陀螺信號能夠得出穩臺的自振頻率約為30Hz。通過對偵察桅桿系統測試能夠測出系統的模態[3],即振動的振型以及頻率大小,能夠看出系統是否為共振。
1.2 故障原因定位
通過振動試驗,能夠發現在30Hz附近有一個諧振頻率。基本可以定位為偵察系統某一階模態與穩臺諧振。
2故障機理分析
2.1 偵察桅桿系統仿真
對偵察桅桿系統進行仿真建模,然后進行模態分析,查看是否為某一階模態引起系統共振。
2.2 系統模態結果分析
偵察桅桿系統第三階模態的頻率和諧振頻率很接近,同時第三階模態為整體擺動和扭轉復合運動,和實際運動形式相近。
2.3 光電穩臺振動位置分析
穩臺橫向擺動導致方位陀螺在此位置影響最大。從仿真三階模態振動方向看,穩臺頂端擺動方向和兩定位銷連線方向平行。當穩臺運行到該位置時,平動分量最大容易引起穩臺失控,從而發生系統共振。系統發生振動時方向一致。
2.4 穩臺失控原理分析
由于方位陀螺的設計位置在光電頭一側,在一個振動周期內穩臺向右擺動,方位陀螺順時針方向轉動,穩臺自身逆時針振動,兩者疊加結果為方位陀螺轉速變小。穩臺此時容易過沖,導致控制失穩。
3 故障復現
在一臺初始狀態完好不會振動的設備上進行試驗。通過調整設備下端升降桿、伺服等的連接松緊程度,使系統的諧振頻率為30Hz左右,穩臺工作時系統振動,故障復現;改變穩臺控制頻率,降為20Hz左右,系統不會出現振動故障消失。
4 改進措施及驗證
通過改變升降桅桿銷軸的角度,是最簡單實用的改變系統剛度的方法。通過仿真銷軸角度為、90°、120°、180°對應的剛度分別為60°時的1、3.1、4.2、7.9倍。將升降桅桿的天線頭和安裝座更換,系統內的其余設備保持不變。針對90度、120度、180度三種狀態進行試驗。
5 結語
通過對偵察系統整體結構仿真分析和試驗驗證,得出系統的振動機理和諧振條件。通過更改定位銷安裝角度能夠較方便的解決系統諧振問題。
參考文獻
[1]鄒傳彬,唐波,楊美軍,鐘志群.諧振振鈴的原因和危害及解決方法[J].電子設計工程,2018,26(17):126-130.
[2]孟曉睿.主井提升機控制系統技術改造的實踐[J].機械管理開發,2019,34(06):136-137.
[3]楊川. 基于風輪FRF及模態的吸油煙機嗡嗡聲異響研究[C].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2018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論文集.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電器》雜志社,2018:86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