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忠
【摘 ?要】 ?在鋼板預處理混拋線維修過程中,技術人員發現下螺旋桿軸承座更換頻率較高,一旦軸承座損壞,整臺設備就會陷入癱瘓狀態,而且軸承座更換工作量大,耗時較長,從而直接影響造船生產任務的完成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技術人員對設備的運行狀況及軸承座損壞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從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改造方案,為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關鍵詞】 ?鋼板預處理混拋線 ?下螺旋桿 ?軸承座
1引言
鋼板預處理混拋線是我公司2012年新引進的日本設備,這臺設備進行著船舶建造所用鋼板和型鋼的預處理工序。目前,該設備下螺旋桿軸承座更換頻率較高,如果僅僅更換軸承座,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此,技術人員對設備的運行狀況及軸承座損壞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從而提出了解決方案。
2 故障原因分析
2.1拋丸室拋丸機拋出的鐵砂直接沖擊軸承座,導致軸承座損壞
經過對拋丸室內部結構檢查及對軸承座損壞的程度進行分析,技術人員發現軸承座損壞的主要原因是拋丸室里的7號拋丸器拋出的鐵砂直接打在軸承座上,軸承承受不住強大的沖擊力,造成軸承座外圈斷裂。
2.2 下螺旋桿端部鐵砂容易形成堆積,造成鐵砂進入軸承座,導致軸承座損壞
下螺旋桿主要承擔將運砂槽里面的鐵砂運至前端運砂槽底部出口,而拋丸器拋出的鐵砂直接落到下螺旋桿前端,這樣大量鐵砂會涌入下螺旋桿前端,在防粒罩部位形成堆積,從而逐步滲入到軸承座,導致軸承卡死,軸承座損壞。
2.2防粒罩密封圈損壞,鐵砂涌入軸承座,導致軸承座損壞
拋丸室7號拋丸器拋出的鐵砂直接打在防粒罩上,導致防粒罩密封圈損壞。密封圈損壞之后,拋丸機拋出來的鐵砂和下螺旋桿運過來的鐵砂就會直接進入軸承座,造成軸承座卡死。
3 解決方案和措施
針對以上導致軸承座損壞的原因,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從根本原因入手,逐個進行突破和解決,最終制定了以下方案和解決措施。
3.1 拋丸室軸承座上方加裝擋板
經過深入分析和計算,技術人員在拋丸室7號拋頭下方(防粒罩和軸承座正上方)加裝一塊斜面擋板 。擋板材料為耐打磨的Mn13鋼板,尺寸為12mm×400mm×500mm,并放置成30°傾角,用D256焊條焊接固定,四周焊縫進行滿焊處理。這樣做就會使7號拋丸機拋出的鐵砂直接打在擋板上,從根本上解決了鐵砂對防粒罩和軸承座的沖擊,從而避免了防粒罩密封圈和軸承座被打壞的故障發生。同時,擋板放置成30°傾角,鐵砂會順勢落入下螺旋桿的運砂槽,而不易形成堆積。
3.2下螺旋桿軸端加裝擋圈
為了保證鐵砂不在下螺旋桿前端形成堆積,技術人員在下螺旋桿軸端設計加裝了一擋圈,考慮到加裝的擋圈不碰到運砂槽的內壁,擋圈外徑略小于螺旋片直徑。其基本尺寸為:外徑φ520mm,內徑φ225mm,厚度12mm,并與下螺旋桿焊接起來,擋圈材料為45#鋼板(與下螺旋桿滾筒材料一致,保證其可焊接性)。這樣做,一旦防粒罩密封圈發生磨損,從下螺旋桿運過來的鐵砂也只會少許進入防粒罩端面,大大減少了鐵砂進入防粒罩和軸承座的幾率,從而有效地保護了軸承座。
3.3 下螺旋桿防粒罩安裝部位加裝軸套
在維修中還發現,防粒罩密封圈被損壞后,鐵砂進入防粒罩會造成防粒罩卡死,導致防粒罩安裝軸表面磨損,最終造成鐵砂進入軸承座。一旦軸面磨損后,修復起來比較困難,維修成本較高,工作量比較大,而且更換密封圈之后,密封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技術人員從設計和使用方面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多種改造方案,經過比較和討論,最終決定對軸端擋板和防粒罩進行了重新設計和改造,同時在下螺旋桿防粒罩安裝部位加裝了軸套,并在軸套里面加裝一道羊毛氈密封圈。這樣,以后一旦出現故障,磨損的是軸套,從而有效地保護了軸面,大大節約了維修成本,同時也保證了密封效果。(如圖4、圖5、圖6)
4 改造效果
通過對鋼板預處理混拋線下螺旋桿的改造,技術人員對設備的運行狀況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為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至今,下螺旋桿已正常運行2年多,軸承座未出現任何損壞,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5 結論
鋼板預處理混拋線的正常運行,不僅為造船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能減少維修人員的工作量以及節省設備維修費用。此次改造的成功,不僅為以后的維修拓寬了思路,而且為設備維修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