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明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楊 明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娛樂性、群眾性等特性。開發民族體育旅游資源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體育資源、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相結合,觀賞性與參與性相結合,收益性與保護性相結合,統籌性與多樣性相結合。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觀念缺失的問題、思路困惑的問題、人才匱乏的問題、主題雷同的問題等。對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現存問題的解決對策主要有:(1)政府搭臺,政策引領;(2)整合資源,合力推進;(3)賢達能人的帶領;(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少數民族最多的國家,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將少數民族地區的體育文化資源開發為體育旅游資源,將有助于完善和豐富我國的體育產業體系,有助于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創收和文化傳承。體育旅游作為我國一種新生的旅游資源,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是現代人所追求的一種體驗式旅游,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追捧,是人們現代休閑娛樂的一種主要方式。但目前少數民族地區面臨著生態環境變遷、文化缺乏后繼傳承人、尚未形成文化品牌、資源開發能力低下等種種不足,在開發過程中必須加以重視。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具有鮮明的本民族文化特質,是從少數民族群眾祖祖輩輩中所延續下來的,是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標識。不同的民族因存在文化上的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體育文化,每種體育文化都帶有其獨特的民族性,是少數民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所創造的。如藏族體育帶有民族的彪悍性,而傣族體育帶有民族的柔美性等。
俗話說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不同的地理位置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不同的民族體育。如北方適合開展冰雪運動項目,南方適合開展水上項目,是因為其所處地理環境不同而造成的。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擁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當地的賽馬活動就是在其特殊的環境中產生和發展壯大的。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表現形式具有多樣化,不同民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在追溯各體育活動起源時,他們又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那就是絕大多數體育文化活動的產生,都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在特定時期為了慶祝某物或某事而產生的,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這些體育活動自誕生之日起就帶有娛樂的元素。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活動是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有各年齡段的參與人員,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少數民族體育活動雖然含有競技體育的元素,但它不像競技體育那樣是少數人參與的精英體育運動,它更多是為了滿足大眾的需要而產生的,是大眾的一種體育文化活動。
在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只有將當地特有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體育資源進行有機結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最大化。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助推體育旅游的發展,只有將體育旅游和當地的其他資源進行整合性發展,才能達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不再是一味追求物質上的享受,而是逐漸向精神享受方面轉移。以前人們旅游是為了看風景和拍照,現在人們旅游除了觀光外,更加注重自身的參與性,少數民族地區自然風光秀麗,又有獨特的民族體育活動,二者的結合,可以讓觀光的游客參與到運動當中來,定能讓游客流連忘返。
在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要處理好保護體育文化與經濟收入之間的關系,不能為了達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盲目開發。體育旅游的發展應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不能鼠目寸光,在開發過程中不能被金錢蒙蔽雙眼,要注重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各方面的統籌性發展,不能光顧著發展體育旅游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要注重與其他方面的結合。體育旅游的開發不能走單一的模式,要與時俱進,走多樣化的創新型發展道路。
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缺乏將民族體育活動轉化為體育旅游的觀念意識,缺乏將體育資源融入旅游市場的經濟意識。觀念的缺失導致豐富的體育旅游成為平日的一種業余活動,沒有將其開發為真正的體育旅游產業。
雖然少數民族地區擁有豐富的體育文化活動,但沒有找到體育旅游資源融入市場的切入點、突破口和運作方式。思路決定出路,思路的困惑導致民族體育文化找不到出路,限制了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
相對來說,我國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是比較偏遠和落后的,這就導致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不愿意進入當地工作,導致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依舊很緩慢。當地缺乏懂民族文化、懂經營管理和懂營銷策劃的人,致使少數民族地區的體育旅游至今未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
體育旅游如果缺乏創新,就會導致模仿跟復制的現象出現。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應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風格。但目前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出現體育旅游主題趨同的現象,出現文化不同,表現形式卻一樣的情況,千篇一律的主題難以吸引游客的眼球。
政府要為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創造良好的發展平臺和機會,在政策上加以引導,這樣民眾才能看到希望,才會積極地參與其中。還要為民眾答疑解惑,讓他們知道開發體育旅游能帶來許多益處,這樣民眾才會更加配合政府工作。
政府可借助當地鄉村旅游以及社會人文景觀等,助推當地體育旅游的發展。將當地一切有利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形成彼此的助推器,合力推進鄉村地區最美鄉村建設、全民健身普及以及體育旅游的發展等。
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離不開賢達能人的帶領,當地體育旅游的發展要借助外來企業家、回鄉創業人士、鄉村領導以及大學生村官等力量。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民族地區的體育旅游發展必須依靠有知識、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帶領。
民族地區體育旅游的發展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注重突出當地少數民族的特色,杜絕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要樹立屬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品牌,就必須做到與眾不同,突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結合時代發展,與時俱進。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擁有豐富的民族體育旅游資源,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體育旅游尚處于初步階段,還存在許多的發展不足。在體育旅游開發過程中要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要注重結合當地的民族特色,形成屬于自己特有的文化標識,樹立自己的品牌,在體育旅游開發中要善于整合一切有利資源為體育旅游的發展助力。
[1]唐大鵬.我國體育旅游休閑產業發展困境與優化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9(7):81-86.
[2]馬慧強.促進體育和旅游業融合發展[N].山西日報,2019-07-15(010).
[3]鄧杰,杜長亮.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原則及策略[J].體育與科學,2013,34(6):107-110.
[4]童健,聶冠華.體旅融合發展的路徑選擇[J].度假旅游,2019(4):184-18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China
YANG Mi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楊明(1994—),碩士生,研究方向: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