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毅 楊秀柱
市級體校摔跤項目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
秦 毅1楊秀柱2
(1.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南寧 530001;2.百色市體育運動發展中心,廣西 百色 533000)
為了解市級體校摔跤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狀況,文章采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量表對某市級體校摔跤隊28名中小學運動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總分大于65分的有24人,占85.7%??傮w平均分為78±13.2分。各因子異常發生率由高到低排序為:對人焦慮、恐怖傾向、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沖動傾向、身體癥狀、自責傾向和學習焦慮。男生除學習焦慮外,其余因子均為陽性因子,陽性因子得分排首位的是對人焦慮;女生除沖動傾向外,其余因子均為陽性因子,得分排首位是學習焦慮。市體校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況欠佳,應引起重視;男女生心理不健康狀況有差異,應區別對待。
體校;運動員;心理健康
市級體育運動學校學生大多是處于青春期的少年,該階段是一個人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時期。同時,這個時期又要接受長期、重復、艱苦地競技體育訓練任務。與普通中小學生相比,體校學生的心理健康面臨更繁重的心理發展任務。目前,體校的體育訓練和文化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體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為此筆者做了一個調查,現報告如下。
調查時間為2018年6月,研究對象為某省會城市市級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中小學運動員,共28人,年齡為11-17歲,平均年齡為14.8±2.1歲。其中男性20名,11-17歲,平均年齡為12.2±2.1歲;女性8名,12.7-13.8歲,平均年齡為12.2±1.1歲。進入體校時長為5-33個月不等,平均進校時長為13±8個月。
使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等人于1991年翻譯并修訂出版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ental health test,MHT)[1]為調查工具。該量表包含8個內容量表和1個效度量表,共100個條目。內容量表包括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總分大于65分為心理健康異常。因子分大于8分時,該因子為陽性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狀態越差。共發方調查問卷28份,回收28份,有效28份,有效回收率100%。
所有數據使用EXCEL建立數據庫。計數數據以“百分率(%)”表示,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根據調查發現,各因子異常發生率由高到低排序為:對人焦慮、恐怖傾向、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沖動傾向、身體癥狀、自責傾向和學習焦慮。男生發生率排前四位的是對人焦慮、孤獨傾向、恐怖傾向、過敏傾向;女生則為學習焦慮、自責傾向、對人焦慮和身體癥狀。具體見表1。
表1 MHT發生率及發生情況 單位:人(%)
因子項發生人數(發生率) 男生女生總體 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7(35)20(100)20(100)9(45)18(90)11(55)20(100)14(70)8(100)7(88)5(63)7(88)5(63)6(75)5(63)4(50)15(54)27(96)25(89)16(57)23(82)17(61)25(89)18(64)
總分大于65分的有24人,占85.7%。總體平均分為78±13.2分。男生除學習焦慮外,其余因子均為陽性因子,陽性因子得分排首位的是對人焦慮;女生除沖動傾向外,其余因子均為陽性因子,得分排首位是學習焦慮。具體見表2。
表2 MHT各因子得分
對象人數總分因子 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效度量表 男生2078±8.77±0.99±0.88±1.78±1.88±1.68±3.68±0.98±1.24±2.3 女生871±10.912±2.38±1.88±0.98±0.78±1.912±2.68±1.47±2.14±1.9 總計2878±13.310±3.18±2.08±1.68±0.98±1.810±2.78±1.18±1.55±0.8
市體校摔跤運動員心理不健康發生率為85.7%,遠遠高于我國普通中小學學校同齡人心理問題的比例(10%-30%)[2-4]。提示體校青少年整體心理健康狀態不佳,應引起體校教練員和體校文化教育教師的重視,可能與離家住校、長期重復訓練、相對封閉的學習和訓練狀態、缺乏心理教育和心理輔導等因素有關。另外,家長和家庭的支持程度也是影響體校運動員在校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體來看,對人焦慮、恐怖傾向、孤獨傾向、過敏傾向的發生率排在前四位,提示體校運動員的焦慮、恐懼、孤獨和過敏現象普遍,主要表現為:害怕與人交往,退縮;對日常事務、周圍環境、人等有明顯的恐怖感;自感孤獨,抑郁,不善與人交往,自我封閉;有人際關系困惑;過于敏感,容易因為生活和學習中的小事而煩惱。其中,與普通中小學學校同齡學生相比,在人際關系敏感、恐怖因子得高分狀況相類似[3、4]。不安全感、不信任感、關系緊張等廣泛焦慮已嚴重影響了當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為體校運動員營造一個寬松、安全及值得信任的環境,應成為體校生心理健康建設工作的第一要務。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形式及嚴重程度在性別上均有差異。發生率排名提示,男生中恐怖傾向、對人焦慮、孤獨傾向、過敏傾向和沖動傾向等異常心理現象普遍,且表現復雜,并以恐怖傾向、過敏傾向和沖動傾向為特征。女生中學習焦慮、自責傾向、對人焦慮和身體癥狀更常見。男生心理的恐懼、過敏和沖動因素常?;橐蚬?,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心理不健康狀況持續存在。如果處理不及時,將導致體校男生心理普遍不健康的狀態循環加重,不斷加深。女生對學習成績較關注,并且學習成績好壞對女生心理健康影響較大。在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女生更多將失敗原因歸咎于自己。女生對環境及各種關系心存恐怖傾向,行為退縮,做事情不積極不主動。女生潛意識的沖突與男生不良行為相比,更多地表現為癥狀,如心慌、氣促、氣短、嘔吐、食欲不振、腹痛和失眠等。因此,在診斷體校女生臨床疾病時,應考慮心理誘發因素。男生陽性因子得分排首位的是對人焦慮,而女生則是學習焦慮,提示體校男女生分別對人焦慮和身體癥狀情況最為嚴重,應引起特別重視。
[1]周步成,方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劉戍.中學生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8):1240-1241
[3]劉恒,張建新.我國中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2):88-90
[4]劉麗萍,王宏.三峽庫區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8,33(7):854-857
Investiga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Wrestling Athletes’ Mental Health in Municipal Sports School
QIN Yi, etal.
(Nanning Sports School, Nanning 530001, Guangxi, China)
秦毅(1982—),在職研究生,中級教練,研究方向:運動訓練、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