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松元
本期話題
如何將安全管理體系與企業實踐有機融合?
目前,已成型可借鑒的安全管理體系有很多,如GB/T 45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 45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等,面對這些體系,一些企業感到無所適從,無法下手。安全管理體系是一整套體系,包括硬件(安全投入、設備、設備技術、運行維護等)、軟件(思想、制度、教育、組織、管理等)各方面,是全部都學還是只學一部分,學哪些?您認為,各種安全管理體系與企業實踐之間能不能有機融合?如果可以,怎樣融合?
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提升離不開科學管理體系的指導,在安全管理體系與企業自身實踐的有機融合上,應當注意抓好“三項結合”。
一是抓好管理體系與行業實際的結合。客觀來講,管安全就是管風險。在現實生產中,不同行業其安全風險大小不一樣,在安全管理上,我們要尊重企業所屬行業特點,正確區分高危行業與非高危行業,按照行業安全風險特點,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安全管理體系。既不能人為抬高標準,以高危行業的標準去要求非高危行業企業,導致企業安全投入太大、負擔過重;也不能人為降低標準,以非高危行業的標準去要求高危行業企業,導致企業安全條件差、帶病運行。
二是抓好管理體系與生產實際的結合。即便是同種類型的企業,由于其生產規模、工藝流程、設備設施、技術力量、文化氛圍、作業環境等個體差異,所存在的安全風險也大不一樣。在構建安全管理體系時,應當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千萬不能生搬硬套。
例如,皮革加工企業雖然都屬“輕工”類“制革及毛皮加工清潔生產”。但是,有的企業從事前道工序生產,有的企業從事后道工序生產,有的企業既從事前道工序生產又從事后道工序生產,有的企業規模大、生產線多、工藝復雜,有的企業規模小、一條生產線、工藝簡單,個體差異非常大。在安全管理體系與企業自身實踐有機融合中,務必要結合企業具體的生產作業實際和工藝流程特點,對標對表,逐項檢查,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將先進的安全管理體系與企業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提升。
三是抓好管理體系與管理實際的結合。無論企業學習借鑒何種安全管理體系,其最終目的都是要實現本單位的安全和高效運行,其學習借鑒方式都要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以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職業病危害防治為基礎,努力實現風險管控精準有效、隱患治理全面徹底的目標。因此,在構建安全管理體系時,企業要對照安全管理體系有關要求,分析查找企業管理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能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盡快糾正,不能立即整改的,應倒排工期、分步實施,通過主動自查自糾,改進和優化自身安全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