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唯倫
身體功能訓練起源于西方的康復領域,后來由康復領域引入到健身領域與競技體育領域。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的科學實施使國民運動健身意識不斷增強,使身體功能訓練不僅僅服務于高精尖職業運動員,也開始融入進了群眾運動生活中,對群眾體質健康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科學進行身體功能性訓練不僅可以降低運動中受傷的概率,還能針對運動員專項科學的提高專項運動能力,延長其運動壽命。
身體功能訓練起源于西方康復領域,用于患者缺失功能的康復,如一些受傷或術后的康復訓練,在西方,非常重視醫學康復訓練也是身體功能訓練發展的一個利好的條件,如病人術后肌肉萎縮,如及時做科學的康復訓練,鍛煉萎縮肌肉附近的肌肉群,會很大程度降低使病人二次受損傷。美國在身體功能訓練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等領域是比較先進的國家,其籃球、棒球、田徑、橄欖球、游泳等項目的訓練都不同程度的采用身體功能訓練內容和訓練手段,綜合美國國家隊在近幾年綜合賽事的成績來看,身體功能訓練發揮了極佳的效果,而身體功能訓練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健身指導方面也已將達到了大眾普及的效果[1]。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了,身體素質訓練,如耐力速度力量柔韌靈敏等。2000年提出了核心力量的訓練,國家體育總局于2011年與美國體能訓練公司AP進行合作,并自身成立了身體功能訓練團隊,此后在國民愈發重視身體健康的同時,注重身體功能訓練的發展。我國健身行業與此同時與時俱進,有眼光與遠見的健身機構也開始了身體功能訓練的培訓與學習,從而服務更多需要的人群。但在基層運動隊甚至學校運動隊中,教練一枝獨大的現象和教練員訓練方法陳舊偏執的思想也根深蒂固,教練不僅對隊員學生進行技術戰術的指導,對體能訓練也是全權負責,很多教練員都是職業隊退役下來直接進行教學訓練,真正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教練員數量不是很可觀。而且很多教練員只關心成績與名譽,也很少會注重運動員的運動壽命與傷病與康復情況。這也是現在我國身體功能訓練發展的一大阻力。
由于定義上比較抽象與實際上各種運動項目特點的不同,也許對身體功能訓練的理解上也會有不一樣的見解。針對不同的運動環境與運動需求,應該進行更加具有環境與項目適合的針對性的訓練。如籃球運動員做深蹲蛙跳,要比做坐姿屈伸更具有功能效果,這是因為深蹲與蛙跳相比坐姿屈伸更具有不穩定性,所以才需要全身的各個部位的小肌肉群來維持深蹲的動作平衡,在籃球比賽中,無論是籃板球的爭奪,還是防守蓋帽的起跳和跳投與三步上籃的起跳都具有不穩定性,由此看來,身體功能訓練并不像純力量訓練那么簡單,只鍛煉某部位的肌肉力量,更加注重多角度,在包含運動鏈各個平面的協調聯系。
傳統的體能訓練模式有其不可取代的一面,但同時也存在著不足和問題[2]。傳統體能力量訓練大多注重大重量,多次數,并且大多把肌肉力量拆分進行訓練,如練股四頭肌就是深蹲,練胸大肌就是臥推等。但身體功能訓練并不是單一的對某一肌肉進行鍛煉,更是針對身體各項素質的提高和增強神經對肌肉的控制能力,身體功能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增大不穩定性,更加結合各個專項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力量練習,身體功能訓練是傳統體能力量訓練的一種科學的延伸與擴展。
在競技體育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體能訓練方式逐漸展現出了他的不足,一味追求大重量和注重單一肌肉力量訓練,使身體喪失彈性,增加受傷風險,身體功能訓練注重核心穩定與小肌肉群發展降低受傷風險,增加競技能力,身體功能訓練現在顯得越來越重要,各個國家運動隊都在研究符合本國國民身體素質的身體功能訓練方法。而美國是身體功能訓練發展的先導。關注NBA的朋友們都了解,NBA球隊不僅有教練而且還有體能教練,甚至如詹姆斯這般的頂級球星會有私人的身體功能訓練師,相信看過詹姆斯力量訓練的人都會問道,如同詹姆斯這般鋼鐵之軀,為何做力量練習時重量并不大,而且甚至常人都可以做到他的重量,這可是NBA聯盟第一人甚至力量速度爆發力都屬于世界頂尖水準。但細心的人會發現他在做體能訓練時,并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力量練習,如深蹲,訓練師會為他增加一些不穩定因素,增加難度在他控制肌肉的能力上,而不是絕對重量上。因為他是一個籃球運動員,場上變化莫測,他不是一個健美健身運動員,靠肌肉維度大,深蹲重量大就可以馳騁賽場了。隨著競技體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體育隊高薪聘請體能訓練教練,每周對運動員進行固定次數的體能訓練,根據運動員特點運動項目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體能訓練方法。身體功能訓練服務于競技體育,也是競技體育飛速發展的助推器。
身體功能訓練本源于西方康復學領域,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與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也越來越注意運動與養生。健身場館與運動場地的數量近幾年也在不同程度的呈現大幅增長趨勢。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也大幅增加。與此同時,隨著科學教育的進步,現代人的陳舊鍛煉思想也正在向科學運動鍛煉方法轉變,鍛煉不再是一味的慢跑,暴走等傳統的方式,平板支撐,靠墻靜蹲等核心訓練方法也廣泛被大眾所運用。而且身體功能訓練多為克服自身重量為阻力的訓練或是借助一些簡單的身體功能器材,如瑞士球、彈力棒、半圓平衡球等,這些都是可以短時間內,在家中甚至辦公室就可以進行的鍛煉活動。身體功能訓練的普及有利于全民健身的早日實現,有利于推進群眾體育的發展。
身體功能訓練的應用因人、因物、因場地的不同采用合理、有效的體能干預策略[3],身體功能訓練應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足球運動員,前鋒中場后衛守門員進行身體功能訓練的手段是不一樣的,因為位置不同所以處于不同位置的運動需求也不同,身體功能訓練摒棄了從前傳統訓練的不足,同時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這就要求從事身體功能訓練的教練或是研究者要與時俱進。在開始階段先進行一些簡單的練習,等有了一定基礎再逐漸加快加量加難。同時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功能性動作測試也隨著我國的飛速發展逐步深入應用。
在這個體育發展飛速的時代,同時也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身體功能訓練的發展無疑是這個體育時代發展的助推器,促使訓練越來越科學。我們要加強對身體功能訓練的研究,普及身體功能訓練的知識,宣傳正確身體功能訓練方法,培養高端身體功能訓練人才,在實踐中實事求是,才能使我們在身體功能訓練的研究中不掉隊,不僅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競技體育專業運動員取得更好成績,同時促進我國全民健身的戰略發展,增強我國國民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