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琦
經過歷史的發展,傳承的太極拳也繁衍出各種各樣流派的太極拳。除了陳,楊,武,吳,孫五大主要流派太極拳,也演變出府內太極拳,和式太極拳,忽雷太極拳等新發現的新型太極拳拳種,同時也有的太極系列中的器械刀,槍,劍,太極球,太極扇等運動項目,這樣也豐富了太極拳門中的多樣化訓練。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現在的太極拳種類越來越多元化,體系越來越完善,這樣可以提供更多人們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和狀態選擇性進行學習和練習。
太極拳一詞最早出于,我國古代道家著作《周易》,而太極一詞,太是最大的意思,極則是終點。一陰一陽即為太極,太極拳的發源的問題是從古至今都是在武術歷史爭論不休的問題,百家眾說紛紜,大致說法有兩派一是武當山道士張三豐吸取道教陰陽辯證學說結合武術拳法所創編的太極拳,二是河南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由陳王廷融入家傳長拳技擊技法,拳理理論思想和《周易》中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和“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學說而創造的陳式太極拳,歷史中以陳式太極拳為基底演變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四大流派太極拳,這是四大流派的太極拳都給陳式太極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不管是武當太極拳還是五大流派陳,楊,武,吳,孫的太極拳,正如其名它們都遵循著太極思想,通過練習能可以達到人體內部陰陽平衡,防身健身等功效。
太極拳作為一種運動,人們對其需求性很強,這也是太極拳鍛煉價值所在,這種價值主要尤其運動特性所決定。太極拳作為一種體育項目,其魅力獨特,動作優美、典雅,許多人被這種運動深深吸引。人們也在練習太極的過程中學會了養生的方法,體會著太極拳帶來的養生效果。
2.2.1 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在醫學上,人體神經系統是人身體的信息通道,其活動能力的強大與否直接影響到人身體各個部位、器官的功能。通過練習太極拳可以補充氣血,打通經絡,間接達到刺激人體神經系統,起到易骨,易筋,洗髓的三易效果。總之,練習太極拳是一項需要同時協調好呼吸、動作、意識復雜運動,協調連貫,以靜帶動是其基本要求,“以靜御動,動靜結合”這也是與人體生理規律休戚相關的。因此,從醫學的角度來研究太極拳,它不愧是一種療效顯著的醫療健身操,不愧是我國國粹之一。
2.2.2 太極拳對骨骼、肌肉及關節活動的影響
太極拳運動要求形式、動作非常嚴格,手臂的彎曲度必須呈現優美的弧度,打出去的拳法必須保持螺旋式。正是這些拳法和心法的嚴格要求使人體的各部肌肉群、肌肉纖維在活動中都能參與運動,并得到拉伸。在太極拳練習的過程中,很多部位的肌肉組織會被反復地拉伸,這種拉伸程度非一般運動所能達到的長度,通過長期反復練習太極拳的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動作運動規律,可以牽拉肌肉,保持肌肉飽和感和彈性,在醫學上,肌肉的收縮性能夠反映出機體新陳代謝旺盛的程度,一般良好的肌肉收縮性能夠加強對肌肉對骨骼的牽拉作用,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身體骨骼的抗扭轉、抗壓縮、抗彎和抗折等方面的功能,進而達到堅固骨質的效果,尤其是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可以有效的防治骨質疏松,避免骨頭發生不易發生畸變。
2.2.3 太極拳對體內物質代謝的影響
眾所周知,人一到中年,體內各項機理性能都在下降,體內的各種微量元素在逐漸流失,尤其是骨質內鈣元素的流失非常嚴重。然而,據有關權威機構發表數據顯示,練習太極拳有助于體內脂類、蛋白類的正常代謝,同時練習太極拳還能留住體內的鈣、磷等元素,防止流失,延緩衰老。
孫式太極拳是由一代武術大家孫祿堂老先生吸取形意拳,八卦掌和武式太極拳中國三大內家門派武學精髓,融合為一體創編了孫式太極拳[1]。孫式太極拳具有八卦掌靈活多變的身法和步行,形意拳的整勁和三體式為站樁,武式太極拳的以巧打強的太極拳拳理和獨有的太極拳運動規律。而孫式太極拳區別于其他太極拳的特別之處是進步必跟,退步必撤,逢轉必開合等動作特點,其動作功架高架,動作小巧,所以孫式太極拳有另一別稱叫高架活步太極拳,而孫祿堂老先生也將《易經》中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融入孫式太極拳中作為理論指導思想。
孫氏太極拳不僅在我國國內得到了廣泛地傳播,而且在和我國港、澳、臺以及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國家也受到眾多的武術愛好者的喜愛和仰慕,目前已經成功地舉辦了三次孫氏太極拳交流大會和紀念孫氏武學宗師孫祿堂誕150周年暨2010年國際孫氏武學深圳交流發展研討會[2]。
孫祿堂用一生武學,創編出孫式太極拳,廣收門徒,桃李滿天下。后人為了紀念孫祿堂老先生在孫式太極拳發展,傳播做出巨大貢獻,在孫祿堂老家河北完縣建造孫祿堂紀念觀以文化項目的建設作為其主要建設項目,全力打造了“堯母故里、辣椒之鄉、孫氏武學”這三張具有顯著特點的文化名片,積極地倡導“太極拳文化”品牌,深入發掘“太極拳文化”的內涵,不斷地為該城市增添著名的文化符號。目前,河北完縣孫氏太極拳研究會的會員已經達到了400多人,全縣習練孫氏太極拳的群眾高達數萬人,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孫式太極拳在群眾基礎中的傳播和繼承。也豐富了當地的體育文化,帶動體育事業和體育經濟,普遍提高當地群眾身體健康。
太極拳作為我國著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蘊含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武術的商機。日本已有十多家公司搶著注冊,四川也有人成立了太極集團。通過這點可以看出太極拳已經收到國際關注,這樣太極文化變成國際化。河南溫縣把弘揚太極拳文化作為發展該縣文化產業的重要戰略手段,積極地發掘和不斷充實太極拳文化的內涵,積極做大產業規模。與河北永年縣相比,河南孫氏太極文化產業的發展,顯然存在著起步較晚、規模小、產品相對較少等問題。
孫氏太極拳目前主要在河北保定一帶得到良好的傳承和發展,還未在全國范圍得到普及。因此,孫氏太極拳要想提高自己品牌知名度,早日走出河北,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3],必須搶抓機遇,研究探索市場需求,充分發掘出其不同于其他派系的優勢,并展現出此優勢。作為孫氏太極拳文化的傳承者要拓寬思路,深挖孫氏太極拳在當地傳承過程中產生的地域文化,深挖能夠代表河北當地特色的武術文化。孫氏太極拳作為保定太極城市重要名片,其未來的走向必須是全方位、立體式的。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同時發力:
當前,全世界范圍內都在倡導運動、環保、人文等三大主題,身體、身心健康成為了大家的終極追求。當前太極拳運動項目和文化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市場,適合各個年齡段參與,市場空間廣闊。然而,任何事物無根就會像浮萍一樣漂浮不定。要想將孫氏太極拳做成為一項巨大的文化產業項目,缺乏支撐起來的厚重文化基礎將會帶來影響力的缺失[4]。同理,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壯大缺乏肥沃的土壤也是萬萬不可的。因此,為使孫氏太極拳快速健康發展,相關的政府部門要給予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加強對太極拳文化的保護。同時還要組織國內過著名學者整理研究太極文化,挖掘出其文化內涵,為太極拳文化產業項目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為更好發展孫氏太極拳文化,使其深入人心,國家完全有必要打造一個太極品牌,我們可借鑒我國在全世界范圍內建立的“孔子學院”這一成功模式,類似地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太極孫子學院”。該學院“培養武術愛好者,傳承中華太極拳”為宗旨,通過成立這樣的太極品牌,使其深入人心,為推廣傳承奠定基礎。
此外,我們還可以組織人才制定方案,聯合社會力量付諸行動,使太極拳這永遠傳承下去。我們還可以借鑒韓國跆拳道的經營方式,自主經營、連鎖培訓、集中管理等等,我們要保證我們的品牌具有持續性、創新性、前瞻性。
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正以超乎想象的廣度和深度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太極拳的魅力又帶動一股功夫熱潮,也提出養生觀念。可以說通過孫式太極拳也表現出另一種中國文化中的武學文化和中國的養生思想。也詮釋中國古人智慧和文化境界。因此,建立孫氏太極拳政府門戶網站,充分地發揮網絡媒體傳播的優勢,為孫氏太極拳產業的開發與發展構建平臺,發掘其潛在的優勢。而且還可以依托周邊縣(市)的旅游、文學等產業發展,舉辦相關太極拳武術比賽,從旅游、影視、文學、圖書作品等方面著手,大力開發國內外消費市場。
要更好的繼承中古人留下寶貴的傳統運動項目太極拳,當地政府要大力支持發展傳播宣傳練習太極拳對人體健康的好處,給群眾基礎樹立養生觀念,當地政府要扮演成宣傳的媒介,更重要的是要把太極拳帶入校園,太極拳課程作為必修課程,納入教育計劃當中,成為中小學生體育課項目,比如現在普遍大學課程中太極拳已經列入大學必修課程中,這樣的教育改革一是方便選拔優秀太極拳運動員和培訓這方面的武術人才,二是要把中國古人留下文化和智慧,叫祖國未來的下一代繼承和傳承下去,要首先在校體育練習要進一步地放寬相關太極產業的市場準入條件,積極充分地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人才、技術、資金、項目,訓練場地等優勢,更加全面規范化,更加多元化地發展孫氏太極拳文化產業[5]。政府部門對太極產業的發展應多給予必要的優惠和鼓勵政策,通過各種優惠政策的指導,積極鼓勵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開辦面向大眾的太極產業項目和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多種制度格局來發展孫氏太極拳文化產業。
現在社會都是節奏生活出現暴飲暴食,高糖高熱量食物,飲食不規律,得不到充分休息時間使人體內部陰陽平衡失調,出現各種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內科疾病。太極拳作為中國古代傳統運動項目,叫你的身體慢下來,調節體內陰陽平衡,補充氣血,其涵蓋著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和中國傳統思想之作用,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廣泛的市場經濟和市場潛力,同時也帶動體育市場經濟,推動中國武術文化,刮起起功夫熱。可以說通過太極拳了解中國文化中的另一面。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培養繼承傳統武術方面的人才,把武術人才輸送到各個中小學校中培養優秀的武術運動員,而當地政府要大力支持和發展傳播太極拳文化和太極拳對人體健康好處,提供相應練習太極拳場地和場館,做好一個宣傳對群眾身體健康傳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