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成玉
面對安全監管檢查日趨頻繁的形勢,一些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感覺疲于應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企業安全管理基礎工作不扎實,只有基礎打牢了,組織有序了,才可能以不變應萬變,變被動為主動,從容面對各類安全檢查。
一是建立迎檢標準化工作流程。通過嚴謹、規范的標準化工作流程,使迎檢各階段工作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迎檢標準化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檢查人員接待、檢查會議準備、檢查配合安排和檢查人員送行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包含若干項重要工作和關鍵細節。迎檢時,只需對照各階段控制關鍵詞進行檢查打鉤、確認,便可快速完成迎檢準備工作,有效避免安全檢查時手忙腳亂、疲于奔命。
二是制作模塊化迎檢匯報材料。監管部門的安全檢查往往來之匆匆,留給企業的準備時間較短。對于企業來說,短時間內準備一份精美的、有針對性的匯報材料較為困難,這也是安全管理人員感覺疲于奔命的原因之一。因此,日常安全管理時要注重企業安全管理情況的梳理、總結及素材收集,提前制作一份結構清晰、內容全面的標準化、模塊化迎檢匯報材料。匯報材料主要包括企業情況介紹、安全管理基本情況和專項工作開展情況等三部分內容。企業情況介紹與安全管理基本情況兩大模塊內容相對固定,變化較少。專項工作開展情況主要指國家或上級監管部門推動開展的一些專項工作,企業可以根據安全檢查的性質(比如是調研、考核還是專項督查)或者檢查目的等具體情況進行刪除或者更改。匯報材料的模塊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檢查匯報材料制作效率,減輕迎檢的工作量。
三是做好安全管理資料歸檔。企業安全管理資料內容龐雜、數量眾多,往往分布在安全、工藝、裝備、電氣、儀表等不同職能管理部門,即使在同一部門內部,也往往分屬不同崗位或人員負責。因此,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企業一定要明確臺賬管理的職責分工,嚴格落實責任,確保資料能夠及時歸檔。采用HSE(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的企業,可以結合企業管理實際和管理要素建立;采用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或化工過程安全管理體系的企業可以參照一級、二級管理要素建立。臺賬建好了,基礎工作做扎實了,安全迎檢也更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