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若鵬
本期話題
企業復工發生疫情能比照生產安全事故處理嗎?
2 月7 日,四川省成都市住建局發布一則通知(成住建防疫發〔2020〕22 號),明確住建領域從業單位未落實主體責任,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造成疫情傳播的嚴重后果,由住建主管部門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實施信用扣分,其中造成1 人以上疫情確診的,視為重大安全事故。其后,邯鄲建設局、無錫住建局也發布了類似文件。
此項通知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特殊時期就應當如此嚴格規范;也有人認為疫情防控引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不妥,比照生產安全事故,會讓企業瞞報的風險增加。
隨后,成都住建局撤銷了該項通知(成住建防疫發〔2020〕22 號)。您認為,此項規定是否嚴苛過度,其利弊如何?如果企業內發生疫情,能比照生產安全事故處理嗎?如何控制好企業復工期間不發生疫情傳染?
在特殊時期,四川省成都市住建局出臺嚴苛規定,用行政手段約束、評價、引導生產企業的行為,其出發點是讓企業落實防疫責任,最大程度地保護作業人員安全健康。但對于企業來說,員工工作場所外的行為是企業不可控的,因不可控的原因導致企業受罰,結果當然是一片嘩然,不可接受。
與此情況相似卻做法不同的是,人社部、財政部、衛健委三部委于1 月23 日聯合下發了《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不屬于法律、行政法規,按道理不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七項的兜底條款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這同樣屬于在特殊時期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為的是維護醫護等相關人員的利益,結果卻獲得了廣大群眾的贊同。
成都住建局的規定和三部委的做法都屬于特殊時期的特事特辦,但三部委的做法屬于正激勵,成都住建局的是負激勵,不同的激勵方式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正激勵是主動性的激勵,負激勵是被動性的激勵,正激勵和負激勵在安全管理中作為兩種相輔相成的激勵類型,從不同的角度對組織或人的行為起強化作用。
在疫情等特殊期間,應充分平衡地運用正、負兩種激勵。負激勵要嚴苛并讓企業可執行,正激勵要讓企業以高度的積極性并花大力氣、下真功夫才可獲得。例如,如果成都住建局在規定中相對提高復工防疫標準和安全生產標準,過程中加大執法檢查,疫情結束后,對未發生疫情確診或隔離的企業進行信用加分,如此,企業會以目標為導向,做足做好防疫工作,最大程度地去盡社會責任。其結果是,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提高了,而安全是綜合管理的結果,這就會樹立出安全的正面典型,能夠使整個行業群體的安全行為導向更積極,于企業與政府而言是一種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