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供圖 浙江臺州天臺縣交通運輸局 張詩雨 陳達君 徐倩

鮮花相擁的龍溪鄉村公路
寒山和合環線是一條浙江臺州天臺西部旅游交通大動脈,經始豐街道、平橋鎮、街頭鎮、龍溪鄉4個鄉鎮街道,串聯起張思村、茅垟村、張家桐村、后岸村、寒巖村等多個國家級旅游景區及景區村,全長69.7公里,形成涵蓋省道、縣道、鄉道、村道等多個等級的公路交通網。
寒山和合環線沿線風景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周邊擁有天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寒巖明巖景區,有后岸鄉居國家4A級旅游景區,龍溪寒巖3A級旅游景區,還有龍溪鄉3A級景區,十里鐵甲龍云霧繚繞,宛如仙景;寒巖洞、明巖洞,渾然天成,“和合二仙”之一的詩僧寒山子曾隱居于此。
近年來,為把沿線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綠化景觀、特色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產業有機串聯起來,立足區域優勢,充分挖掘當地美麗資源,天臺一以貫之推進農村交通發展,投資1億多元對寒山和合環線進行提升改造,全力構建最美農村路。該環線特別注重路面改造提升的質量控制、關鍵節點(廢棄地、邊角地)的利用提升、安保設施完善、沿線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并實行養護管理標準化,在通行服務、旅游資源連接、經濟開發等方面進行創新,真正實現了農村公路“四個有”——“有錢建、有章管、有人養、有效用”。
同時,為提升環線品質,天臺縣交通運輸局積極推進“三路一化,四大行動”,即路面潔凈行動、路口硬化行動、路邊堆積物清理行動和綠化管護行動,做到宜綠則綠,四季常綠、三季有色,融景于路。在路域整治上,做到“嘉者收之、俗者屏之、亂者統之”。在環境協調上,做到“舊而不破、簡而不陋、野而不荒”。在氛圍營造上,做到文化、黨建、管養等品牌的融合,打造出“看得美、養得起、留得住、管得牢”的最美農村路,串起山水林田湖,串起城鎮鄉村景,添景全域大花園、全域大景區,大大提升公路“顏值”,打通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大通途。
為了不斷豐富公路內涵和旅游體驗,寒山和合環線結合周邊旅游資源分布增設了旅游綠道;實施“文化賦能”,融入唐詩文化、和合文化、佛道文化,一路寫盡詩情畫意,有力促進了鄉風鄉土文脈的延續;還設立了寒巖綜合公路服務站,值得一提的是,該公路服務站是臺州市集旅游客運中轉、物流中轉、游客休閑、學生研學、公路養護、農產品售賣等為一體的“以站養站”的典型案例。每年,天臺山美麗鄉村馬拉松賽事均在寒山和合環線開跑,來自全球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們沿著這條最美農村路,穿越田園花海和美麗鄉村,享受公路沿線的美麗風光,為這條高“顏值”的馬拉松賽道環線“瘋狂打call”。

桐街線沿途經過山頭下黨建村,通往后岸、寒山及龍溪。

天臺縣美麗公路今昔對比(攝影:于平橋)
以后岸村為例,該村以路為媒、借路看景,做足因路興旅文章,民宿產業迅速興起,發展成為臺州唯一以民宿集散地命名的4A級景區,成為中國美麗宜居村莊,全村8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實現從“賣石頭”到“賣風景”的美麗嬗變,形成獨有的后岸模式,榮登央視“焦點訪談”,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后岸村的嬗變,就是寒山和合環線助力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實現了“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2019年11月10日,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在黃金時段聚焦沿線后岸村因路興旅的美麗故事,向全國人民分享天臺最美農村路建設成果,展示了天臺鄉村發展的生動實踐。寒山和合環線走出了一條有特色、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的新樣板,也成為天臺縣全力打造交通強縣建設的金名片。
從“養在深閨人不識”到爭鋒2019年度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寒山和合環線的“逆襲”是近年來天臺創新實踐“四好農村路3+”模式(即“+黨建”“+鄉賢”“+群眾”)成效顯著的有力證明,同時充分展現出天臺領跑臺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生動實踐經驗。
天臺“八山半水分半田”,是典型的山區縣,也是全省26個加快發展縣之一。針對“四好農村路”建設資金少、管理難度大、養護成本高等問題,天臺縣因地制宜,創新實踐“四好農村路”與“黨建”“鄉賢”“群眾”的深度融合。在全省加快發展縣率先實現農村公路財產損失綜合保險全覆蓋、農村公路安防工程全覆蓋、城鄉公交運營一體化,成功獲評省首批萬里美麗經濟交通走廊達標縣。
自2018年至今,天臺縣“四好農村路”通過不斷提升發展,在臺州率先實現“三個第一”——全域農村公路納入財產保險第一縣、農村公路安防工程三年計劃一年完成第一縣、城鄉公交一體化公車公營完成第一縣,走出了一條山區窮縣“四好農村路”建設超越發展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農村公路711條、總里程1900公里,實現建制村通村率100%。值得一提的是,天臺縣今年在獲評“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的基礎上將繼續申報全國示范縣。
“三分建,七分養?!痹凇八暮棉r村路”建設過程中,實現高效管理與養護是天臺縣當前亟需解決的一個難題。
今年初,為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天臺縣從推動縣級部門項目資源優勢與鄉村振興需求有效結合出發,由縣直屬機關工委牽頭縣交通運輸局等18個項目部門與各鄉鎮(街道)聯合組建美麗紅盟,以黨建引領推動項目共建、環境共治、資源共享,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4月22日,“天臺縣美麗紅盟—東部環線黨建聯盟”成立儀式在洪疇鎮逸溪村召開。該聯盟的成立不僅為打造“四好農村路”東部環線精品線路提供保障,也是天臺縣交通運輸部門創新農村公路管養載體的又一次探索。

目前,天臺縣已建成8條精品線和15個特色公路服務站。

目前,天臺縣共認養“鄉賢路”“群眾路”“巾幗路”“青年路”“擁軍路”等200余條,評出“黨建示范路”15條,組織開展活動參與人數達4300人次。

依托“四好農村路”,天臺縣真正實現了“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談及開展黨建聯盟的必要性,天臺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哲舜表示,如今,農村公路改造提升“三年(2018年至2020年)行動”計劃即將收官,通過發揮交通行業黨組織行業優勢,將“黨建+四好農村路”深入到部門、鄉鎮、村三方,可有效解決農村公路管養質量不高及無法形成常態化等問題。
放眼天臺縣1900多公里的公路總里程,農村公路超過九成,蜿蜒曲折,遍布山野。和許多山區縣、經濟欠發達縣相似,由于面臨建設資金少、管理難度大、養護成本高等問題,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之初,該縣便開始嘗試多元籌資,一舉突破瓶頸制約。
天臺縣交通運輸局四好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以“省里補一點、市里獎一點、縣里拿一點、鄉鎮出一點、鄉賢助一點、項目拼一點”的“六個一點”模式為指導,創新多元拼盤。
期間,有效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在財政緊缺的情況下,天臺縣政府專門擠出2億元,用于“四好農村路”建設。天臺縣將農村公路大中修、農村公路安保工程、農村公路病危橋隧改造、港灣式候車亭等工程納入PPP項目。在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已完成4億元的農村公路PPP項目招標,使得全縣安保工程項目實現“三年計劃一年完成。”
通過開展“四好農村路+鄉賢”行動,發動個人、企業、社會組織以捐資捐料、結對幫扶、投工投勞等方式支持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同時規定鄉賢出資按相應標準享有農村公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命名權”“廣告權”。目前,已累計收到鄉賢、企業捐資2100多萬元,建成鄉賢路60多條。
洪疇鎮逸溪村黨支部書記丁金有一直以來有一個心愿,希望村口的那條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能早點修繕好。作為遠近聞名的動漫村,通村道路既關乎著村民出行,同時也是對外的“門面”,但因項目申報難、資金短缺等因素,這一問題許久無法得到妥善處理,成了他最大的牽掛。

截至目前,天臺縣已全面打通“四好農村路”佛宗道源大環線、寒山和合大環線兩大環線周邊旅游線路,串聯起50個旅游特色村、23個市級以上農家樂特色村(點)、340家農家樂經營戶。
6月3日,天臺縣美麗公路東部環線黨建聯盟現場會議召開,縣交通運輸局及東部環線黨建聯盟領導干部前往沿線重要節點調研,推進解決環線公路建設難題。逸溪村便是考察的節點之一。
在洪疇鎮明岙片的東部環線白改黑工程現場,聽取了沿線聯盟村實際訴求后,考察組對三合后求段路基和逸溪天和村口段改造、明公村沿線排水溝建設、大一村瀝青路拓寬等6個難題開展現場辦公,明確解決方案,助推項目如期落地。
聯盟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專業的設計人員參加,圍繞如何打造美麗公路進行研討,進一步完善景觀設計方案?!艾F在終于踏實了,多虧了聯盟的幫助,這條進村道路就要開始鋪瀝青了,我們村的出行難問題要解決了!”丁金有說。
如今,“四好農村路”東部環線工程已順利啟動,一條連接洪疇鎮環明岙片四個村的美麗公路形象初現??h四好辦東部環線負責人陳誠表示,該建設項目是天臺逐步補齊農村公路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方面短板,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廣大農村奔小康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聯盟成立后,我縣交通部門會重點從資金、養護技術和養護設備等方面對聯盟村給予幫助。同時整合資源,形成區域工作聯動機制,積極推進行業黨建與‘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度融合,進一步做好服務文章?!标愓\說。
解決逸溪村的“老大難”問題并不是天臺以黨建聯盟推動項目共建的首次成功嘗試。2019年至今,天臺縣交通運輸局通過黨建引領“四好農村路”建設,已完成打造尋佛問道(北部環線)、寒山和合(西部環線)兩大環線,同時推出“揚黨旗 筑好路”這一行業特色黨建品牌。
山頭下村為黨建聯盟1號站,自黨員護路隊成立以來,各個黨建聯盟站點均建設配備了黨員活動室,并制定黨建聯盟章程,明確清掃路面、清理邊溝、清除垃圾、保護路權等“三清一?!钡墓ぷ髀氊?,有效保證了過村路段的長效管護工作。
不僅如此,天臺縣交通運輸部門還通過不定期舉辦黨建聯盟論壇,以專家授課、專題討論、支部交流、現場觀摩等形式,提高“四好農村路”建設水平。目前,該類黨建聯盟論壇已舉辦9場?!耙劳杏谖鞑凯h線和北部環線的成功經驗,今年我們將繼續發揮黨建聯盟效應,加快東部環線和南部環線的打造,預計到年底可全部建成?!睆堈芩凑f。
“運營好”“四好農村路”是“建管養運”的最終落腳點,是真正助力鄉村振興,方便群眾出行的關鍵,這在天臺已成為一個共識。結合脫貧攻堅、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需求,如今,全縣8條精品線和15個特色公路服務站全部打造完成。原本散落在青山秀水間的50個旅游特色村、23個市級以上農家樂特色村(點)、340家農家樂經營戶被串珠成線,全域旅游布局呼之欲出。2019年,天臺全縣民宿接待游客數增長26%,營業收入增長38%。

天臺縣建立“總路長-縣級路長-鄉級路長-村級路長”四級路長制體系,所有農村公路實現管理全覆蓋。
其間,為推動一體化城鄉運營,確?!坝行в寐贰?,天臺縣啟動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投資1億元,收購農村客運車輛177輛,新購置城鄉公交車輛129輛。天臺縣對城鄉客運票價機制改革進行補助,實現“一元公交”通達279個站點,滿足城鄉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目前,全縣城鄉公交運營線路達73條。
在三合鎮文岙村開辦民宿的奚府圣便是受益者之一。每到旅游旺季,看著一輛輛公交巴士向村口緩緩駛來時,奚府圣便會走到自家民宿門口,做好迎接客人的準備,“現在城鄉公交通到村口,既便宜又方便,游客自然一年比一年多。”他說。
以路為媒,以路引領。近年來,天臺縣交通物流建設也持續借勢發力。在成功搭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架構的基礎上,全縣共建成農村公路物流網點100個,并大力發展城鄉貨運公交、農村物流班車、小件快運等服務。數據顯示,2019年天臺縣物流發貨量715萬噸,同比增長6.6%,連續5年居全國電商百佳縣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