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供圖 山東招遠市交通運輸局 閆學謙 戴皇

招遠市在全國綜合實力、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榜中分列第32、32和28位。
招遠市歐邱線鄉級公路北起招遠玲瓏鎮歐家夼村,止于大秦家邱家村,途經9個村莊,全長8.7公里,位于全國黃金儲量最大的“生態型金山”羅山腳下,兩側坐落著以國家4A級景區羅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黃金實景博覽苑和淘金小鎮為代表的中國黃金文化特色旅游度假區。
歐邱線鄉級公路作為美麗鄉村公路的一個縮影,道路內外聯通、循環相接,一路景色多變、景觀怡人,旅游公交專線通達,將黃金文化旅游、羅山生態旅游、復古文化旅游、農業觀光旅游緊密結合,實現了產業發展到哪里,道路就延伸到哪里。吸引全國各地游客紛至沓來,賞美景、采鮮果、享美食、品文化,暢享黃金文化之旅,有力地推動了招遠市“金、泉、山、海、古村落”整體旅游業的發展,進一步擦亮了招遠“中國金都”的旅游名片。
在市區以北15公里處,坐落著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羅山國家森林公園,山腳下就是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的歐家夼村。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氣候宜人。現有980戶,2540人,糧田面積1300畝,果園700畝,山巒15000畝,主要從事黃金生產、藥劑加工、新型聚酯、高效農業、文化藝術、旅游開發等產業。歐邱線環村而過,便利的交通推動村域發展。全村先后榮獲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范村民委員會、全國小康示范村、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民主法治建設示范村,村集體榮獲煙臺市級以上榮譽稱號近百個,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走進招遠,就走進了“黃金的世界”。黃金博物館、淘金小鎮等組成的黃金文化省級度假區被歐邱線連接起來,快捷的路網讓這里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黃金第一游”的必選勝地,榮膺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山東省服務名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2019年,羅山黃金文化旅游度假區吸引外地游客36.7萬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380萬元。同時,通過建設高等級農村公路,農村水果采摘、特色觀光等生態游呈現井噴式發展。2019年,全市生態特色旅游達到35.4萬人次,增加農村收入3750萬元。
淘金小鎮與黃金博物館一橋相連,構成了南館北鎮、古今結合的建筑格局。淘金小鎮依據宋代史料復建而成,融黃金文化、財神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于一體,是國內首家場景互動體驗式景區,展示了宋代黃金采選冶煉技術、礦工生產生活、黃金管理機制,以及市井繁華等情況。穿越大宋時空,走進淘金小鎮,您既可以是游客,也可以是演員,親自參與鎮長迎賓、潘美審案、金鎮第一鏢、拋繡球招婿等主題演出,觀瞻源于宋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在淘金河里過一把淘金癮,體驗“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收獲和樂趣,留下一段人生中驚喜而美妙的回憶。

山東招遠黃金文化省級旅游度假區,距離龍青高速公路玲瓏收費站2公里,占地260畝,是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配套最完善的黃金文化旅游主題景區。

招遠市堅持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結合,發展綠色可持續的公路經濟。
羅山森林公園毗鄰招遠市區。景區位于“中國金都”山東招遠市東北方向,距離市區8公里,是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漫步園區,自然風光優美,峰聳谷幽、林深泉清、山奇石怪、花繁葉茂,有植物資源100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20多種,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是“天然森林氧吧”,又是“亞洲第一大金山”。這里自古就有“尖斗沙平斗金”的說法。羅山山脈彎延曲折百余里,其主峰海拔759米,是“中國金都”鑲金嵌玉的龐頂,有“羅峰十里隔煙霞,勢壓登萊百萬峰”的雄渾和靈秀,宋代長春真人邱處機曾詠嘆羅山“山高谷深復何有,白石磊磊松煙青。春風浩蕩漫山谷,直上似欲超天庭。”

羅山八景有神鰲廣場、蓮花寶盆、毛公圣山、云屯飛瀑、神龜觀潭、祥光煙月、靈駝拱頂和尤為出眾的班仙神洞。
隨著城鎮建設及旅游業的發展,歐邱線鄉級公路車流量增長較快,加之使用年限較長,部分瀝青路面出現縱橫向裂縫、大面積龜裂、塊裂、坑槽等病害,嚴重影響了路面的使用功能和行車的舒適性。為保障道路暢通及行車舒適性、安全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2019年7月,招遠市對歐邱線歐家夼至省道213段進行升級改造,2019年10月完工,累計完成投資約1289.62萬元,改造后為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技術標準,瀝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寬15米至18米,路面寬10米至14.5米,設計時速60公里,交通附屬設施、公交設施和各類服務設施齊全,道路養護管理機構,以及村級議事機制完善,人員完備,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縣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四好農村路”建設是招遠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歐邱線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的進程,也是招遠市探索“農村公路+”的具體實踐。
實施標準化項目建設。招遠市鄉級公路歐邱線按照“工程優質,標準先行”的原則,依據《山東省農村公路條例》《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等文件,在全省率先探索出臺農村公路建設標準。全方位覆蓋項目建設計劃、施工許可、施工圖設計審查、質量監督及交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其中,《招遠市農村公路建設工程施工工地作業規范》對圍擋、警示標牌、施工現場布設等工作細節均提出了明確要求,做到全過程有標準可依、有規范可循。率先推出首件工程認可制,以施工標段為基本單位,強制在全面施工前實施樣板工程驗證,未通過驗證不得施工。具體做法是:施工單位開工前,要按照高于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規定的施工標準,首先生產出第一批工程產品,經監理單位全程監理、招遠市地方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組織第三方檢測驗收認可后,確定最佳工藝,建立樣板工程,指導后續批量生產,并將其作為質量監督管理和交竣工驗收的統一標準予以驗收。同時,按照規劃、建設、監督“三權分立”的原則,新成立規劃建設管理科、交通工程建設事務服務中心等機構,重新理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職責,標準化工作規范,形成了縣市區交通運輸局總體協調,規劃建設管理科、市地方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市交通工程建設事務服務中心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分布式管理格局,既確保了工程優質,又實現了干部優秀。

招遠市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有效地改善了貧困村通行條件,暢通了農民脫貧致富之路。
規范化質量監督。招遠市圍繞打造“放心工程”“精品工程”,積極探索質量管理長效機制。推行農村公路質量責任終身制,建立“質量責任信息檔案”,對參與新建、改建、大中修、獨立橋梁等公路建設工程的建設、設計、檢測、監理、施工、材料和設備供應、質監等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實行質量責任終身負責制。同時,還推行從業單位質量信譽評價制,通過百分制量化的方式,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對從事公路工程建設從業單位的建設質量和安全管理進行綜合考評。另外,推行質量監督多維管控制,明確分別由規劃建設管理科、市地方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市交通工程建設事務服務中心按照職責分工,從工程規劃、立項、招投標、現場施工等環節,對施工、監理單位實行質量跟蹤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嚴格受控、獎補資金合理兌付。
實施特色化公路管養。按照“責權清晰、分級管理、考核獎懲”的原則,招遠市健全完善農村公路管養機制,打造分級考核、科技引領、爭先創優的特色管養體系。實施分級考核,考核結果與建設資金、養護經費撥付及養護人員績效工資掛鉤,進一步激發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績效。應用信息技術,建成交通運輸應急指揮中心,實現對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巡查、路政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綜合監管。
便捷化公交運營。全市以公共交通為核心,科學配置和利用交通資源,綜合考慮各種交通方式、換乘樞紐配置,以及與對外交通的銜接,開通特色黃金旅游專線,實現景點的無縫連接,延伸了旅游服務觸角,促進了“旅游+交通”的深度融合。

招遠近年來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砥礪初心使命、服務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

被譽為“中國黃金第一游”的黃金文化旅游度假村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招遠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總面積1433平方公里,海岸線15公里。黃金儲量和年產量均占全國的十分之一,特別是黃金年產量已連續44年位居全國縣級市首位;招遠還是享譽海外的“中國粉絲之都”,作為“龍口粉絲”的發源地和主產地,粉絲年出口量、市場份額均占全國80%以上。今年,招遠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中位居綜合評價前十名,被評為“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近年來,招遠市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三年集中攻堅行動,打造形成“內聯外通、循環相接、暢安舒適、一路一景”的農村公路網。截至2019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2438.7公里,其中農村公路2205.153公里。全市所有鎮(街道)和行政村均通瀝青路或水泥路,農村公路硬化率通村率、行政村公路通達率、農村公路列養率和經常性養護率均達到100%,縣道單項綠化率達到100%,鄉、村道路單項綠化率達到95%以上。農村公路現有橋梁278座,所有橋梁均達到相應設計標準,有力保障了群眾出行安全。2018年9月,招遠市被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授予“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鄉道“歐邱線”2019年被評選為全國“最聚財富路”。
招遠市在“四好農村路”建設暨“三年集中攻堅”推進過程中,著力“構筑一張網、突破一個點、帶動一片產業”,實現“道路先行”帶來經濟與民生的“全面振興”。
“構筑一張網”,就是著力構筑暢通便捷的農村公路網,將“四好農村路”打造成為全市立體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形成以“九橫十縱”綜合交通為主體,“一環四游十聯”為補充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干線公路網與旅游景點之間規劃了3條旅游公路、5條“四好農村路”示范環線,進一步完善了全市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突破一個點”,就是將“四好農村路”作為全面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的主要切入點,以硬化連村路、打通斷頭路為重點,加大資金投入,大力實施交通扶貧項目,進一步推進貧困村公路提檔升級。目前,招遠市所有貧困村全部實現行政村通水泥路、村內有硬化穿村路、通客車的目標。

招遠黃金文化旅游區由黃金博物館、實景展示區、礦井體驗區、綜合服務區組成,全景式展示古今中外黃金生產工藝及黃金文化。

依托“四好農村路”和公交運營班線特色服務,招遠市黃金文化旅游不斷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帶動一片產業”,就是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抓手,促進黃金產業、輪胎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電子信息材料產業、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食品加工產業等重點產業布局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降低運輸經營成本,提高產業競爭力,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幾年來,招遠市堅持將“四好農村路”建設向貧困村傾斜,累計投資2390余萬元,完成貧困村公路建設60.45公里。目前,全市36個省定貧困村和20個煙臺市級重點貧困村全部實現了行政村通水泥路、村內有硬化穿村路、通客車的目標,有效改善了貧困村通行條件,暢通了農民脫貧致富之路。

現在,招遠逐步打造形成“內聯外通、循環相接、暢安舒適、一路一景”的農村公路網。
將農村公路修到田間地頭,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種植熱情和外銷能力,全市糧油、果業、蔬菜及新興產業呈現強勁增長勢頭。2019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3%。寶龍凱姆斯葡萄酒、雙塔粉絲、大戶莊園葡萄、官地洼西瓜、古城嶺蘋果、聯蕾果品等農業品牌強勢崛起,走向全國。隨著農村公路布局的延伸,所有鎮街均開通物流快遞服務點,部分已向村、社區延伸;農村淘寶也遍地開花,招遠的重要特產龍口粉絲、金嶺小米、紅富士蘋果等通過快遞、物流銷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