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綜合
數據整理 本刊綜合
供圖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
“我家門口那條路是我心中真正的超級工程”一句群眾的心聲,成為“四好農村路”這項基礎設施工程的最佳注釋。農村公路既是關乎經濟發展的“大交通”,更是關乎農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懷下,全體交通人砥礪奮進,“四好農村路”已成為惠及億萬農民的“超級工程”,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目前,全國各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農村公路尤其是“四好農村路”建設與自然生態、田園風光和諧共生。(攝影:何強)

全行業舉全力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確保人民群眾出行滿意度顯著提升。(攝影:何佳)
在四川色達縣旭日鄉江達村,綠色的青稞在農村公路旁隨風搖擺,色曲河岸一片風吹“麥”浪的綺麗景致。在綠色麥浪之中,連片的平架種植大棚格外顯眼,棚內累累果實沉墜垂掛。這就是2016年建成的色達縣大棚蔬菜產業扶貧基地。基地位于海拔3600米的高原,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55畝擴展到現在的300多畝。紫色馬鈴薯、大西紅柿、綠心蠶豆等高原生態蔬菜和草莓、西瓜、哈密瓜等水果,在豐收季節,伴著青山艷陽和逆色曲河而上的農村公路,走向全國各地,進入千家萬戶。
農村公路補齊了江達村的“鄉村短板”,打通了農產品的銷路,凝聚了百姓的民心。
6月30日,在金沙江大峽谷深處,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的村民歡呼雀躍。第一輛開往鎮上的客運班車發動,在農村公路上平穩行駛。從此,阿布洛哈不再是那個花3個多小時、沿著羊腸小道出村的閉塞村莊。
2019年6月,阿布洛哈通村公路開工。因地形復雜,開始的3公里加1個隧道竟耗時4個月。當地多方協調,用直升機空投大型施工設備進村。一年后,通村公路修通了,村民坐車10多分鐘可出村,2小時就到縣城。阿布洛哈成為具備通硬化路條件的建制村。在通車現場,24歲的阿達么友雜興奮地踩在平展的瀝青路上,她說,這是她人生第一次穿上高跟鞋,興奮得想哭。阿布洛哈車路雙通是我國交通扶貧持續推進的一個縮影。
路修到哪兒,脫貧攻堅就實現到哪兒,老百姓的觀念就轉變到哪兒。四川藏區深度貧困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通路”是當地群眾長久以來的期盼。2009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定點幫扶阿壩州小金、黑水、壤塘三縣,2016年起增加甘孜州色達縣。目前,小金、黑水、壤塘、色達四縣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縣城均有2條以上三級公路通道對外連接。小金縣已于2018年脫貧摘帽,其余三縣已于今年2月全部脫貧摘帽。
同時,交通運輸部還對口支援江西安遠縣,牽頭聯系六盤山片區。截至目前,江西安遠縣已經摘帽,六盤山片區61個縣2020年底將全部實現摘帽。
8月26日,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官方網站上的一條新聞迅速刷爆各社交平臺——“官宣!西藏提前全部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截至8月25日,西藏共有74個縣(區)、476個鄉鎮、2050個建制村通客車,提前一個多月完成了交通運輸部部署的“今年9月底前全部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的目標任務。
截至今年8月,西藏所有的縣城通瀝青路,86.4%的鄉(鎮)和61.4%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區公路建設累計吸納54.7萬名群眾轉移就業,幫助農牧民群眾增收137.2億元。五年間,西藏全區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3.82萬公里,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8.6萬公里。全區公路建設累計吸納54.7萬名群眾轉移就業,幫助農牧民群眾增收137.2億元。

堅持質量為本是“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對保證農村公路的健康發展,減輕后期養護負擔具有重要意義。(攝影:劉志國)

交通運輸行業積極創新管理理念,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攝影:文林)
交通運輸部全力推進鄉鎮公路建設,2019年底順利實現全國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到2020年8月底,已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
交通運輸部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對貧困地區優先安排項目、優先保障資金,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同樣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交通運輸部以“三區三州”為重點,支持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堅決兌現“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的承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
最近,山西大同市陽高縣鎮邊堡村游人絡繹不絕。而過去,這個偏僻的村莊守著明古堡、烽火臺等獨特旅游資源,卻忍受貧窮。
“路修好后,村民能‘走出去’,游客也能‘走進來’。村里適時搞起了鄉村旅游,隨之興起的餐飲住宿、土特產銷售加上種養等,村民年人均純收入超6000元。”鎮邊堡村村支書渠啟說。渠啟提到的這條路是山西省近來重點建設的黃河、長城、太行三大版塊旅游公路之一的“長城一號”旅游公路。
鎮邊堡村村民張月文原先在大同市一家汽車裝潢店打工,兩年前回村開始賣自釀高粱酒。“主要是附近農家樂采購,游客喜歡喝,還有人當紀念品帶回去,比打工強多了。”張月文說,去年他家的酒坊收入達5萬多元。
截至目前,山西三大版塊旅游公路累計開工3040公里,建成2254公里,有效帶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河北邯鄲涉縣大力挖掘紅色文化、女媧文化等,全縣千里鄉村旅游路上鑲嵌了300余處文化景點,旅游公路變身公路旅游;陜西千陽縣寶豐村盛產矮砧蘋果,當地修通通村路、通組路、園區路,“紅蘋果”變身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扶貧支持貧困地區新改建了5.9萬公里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一條條路就像一把把打開山門的“金鑰匙”,帶動一片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近年來,交通扶貧大力支持“交通+特色產業”扶貧模式,公路圍繞產業建,產業圍繞公路轉,老鄉們進城就業、返鄉創業更便捷,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致富門路。
“十三五”期,累計對貧困地區投入車購稅資金超9500億元,占全部車購稅的68%,其中超過2700億元車購稅資金用于支持“三區三州”等特殊困難地區交通項目建設。
2016年至2019年交通脫貧攻堅成績單
● 告別“出行難”
2016年至2019年,支持貧困地區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建設了約9.6萬公里硬化路,完成約45.8萬公里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寬改造了14.3萬公里窄路基路面,改造建設了約1.5萬座危橋。到2020年8月底,已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
● 打通“大動脈”
2016年至2019年,支持貧困地區改造建設了1.69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5.25萬公里普通國道,打通了多條“斷頭路”和“瓶頸路段”,縣城基本實現了二級及以上公路覆蓋,曾經“山里山外兩重天”的局面徹底改變。
● 暢通“微循環”
“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城貨下鄉、山貨進城、電商進村、快遞入戶”雙向運輸服務進一步打通。
● 走上“致富路”
推動“交通+特色農業+電商”“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業+公益崗位”等扶貧模式發展,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助力一批特色產業乘勢而起,助力提升了貧困地區教育和醫療保障水平,城市文明、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向貧困地區縱深覆蓋。
● 覆蓋“運營網”
支持貧困地區改造建設縣城老舊客運站150個、鄉鎮客運綜合服務站1100個,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全覆蓋。會同相關部門著力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推動農村物流發展。
“黨和政府花了那么多錢為我們修好這條路,我們也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把這條路養護好。”烈日當頭,湖南寧鄉市道林鎮石金村村民劉湘正拿著柴刀,細心清除村道兩旁的雜草。
2019年4月,石金村通村公路拓寬硬化以后,劉湘買了一臺農用車在當地跑運輸,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條路載著我們的‘活計’,養護好這條路,是我們的責任。”
道林鎮鎮長姜曉介紹,當地已建立起路長制工作責任機制,積極引導村組、當地企業等共同參與公路建設和管理,努力把農村公路管好、護好、運營好,為鄉親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保障。
在內蒙古自治區,人們看到許多鄉村在關鍵節點或出入口,設置了限高架、限寬墩、限長樁(梅花樁)等物防設施,阻止超限車輛駛入。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在邊遠地區設置無人值守“遠程控制限高架”,采取科技治超手段維護農村公路建設成果,解決了邊遠地區超載超限工作人力成本高的難題;十二連城鄉為鄉屬農村公路養護站配備了專用路政管理巡查車,使農村公路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赤峰市松山區政府帶頭培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環境,在自治區首開先河成立了鄉村公路養護公司,配備了專業人員與養護設備,實現路面養護專業化。
貴州鼓勵公路沿線群眾通過家庭承包方式參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甘肅將農村公路管養資金納入政府一般公共預算,健全完善農村公路專業養護、承包養護、群眾養護等多元化養護運行機制……各地正在積極行動,守衛好家門口的這條致富路。
公路交通行業始終將“四好農村路”作為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鄉村振興、建設交通強國、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載體。截至2019年底,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超過420萬公里。中國的農村公路是真正的“超級工程”,惠及人口多、里程長、投入資金多、扶貧效果好。自2003年提出“讓農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起,我國累計投入中央資金超過6120億元建設鄉村公路,累計建設和改造通鄉鎮、通建制村公路超過230萬公里。
通村暢鄉的“四好農村路”正托舉起6億多農民兄弟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夢想。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修到了村頭,通到了鄉親們的家門,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面貌,正實現著“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一條條“四好農村路”成為民生路、致富路、幸福路。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不能有“鄉村短板”,唯有咬定目標不松口,久久為功不松懈,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交通強國農村交通新篇章。
(本文部分內容整理自2020年9月23日新華社通訊《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