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嘯 陳星星 袁光華
摘? 要:隨著電力科技的革新,輸配電生產管理不斷向信息化方向發展,我們的電力系統再也不是傳統的舊模式,它已經形成了大到國家電力部門,小到每村每戶,形成了一個鏈,這是一個完備的電網模型信息平臺,這背后是一體化技術的強大支撐,有了這些,我們的整個系統才能安全穩定供電,滿足我們的生產生活用電的所需。
關鍵詞:輸配電;管理系統;生產
中圖分類號:TM755?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33-0088-02
Abstract: Along with innovation of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develops continuously to information direction. Our power system is no longer traditional old mode. It has formed a large scale, ranging from state grid to every home of every village, which is a complete grid model information platform. Behind this is strong support fro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se factors available, our system can safely and stably supply power,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ur life and work fo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Keyword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oduction
1 概述
整個輸配電管理系統的構建過程并非順利,這個系統需要各種體系的配合,需要各種設備、各種專業人員和整個電網體系的協調配合,雖然在現實中看來這樣龐大的系統構建起來很麻煩,然而構建這樣的輸配電管理系統的現實意義卻十分重大。整個電網信息包括電網資產、電網設備以及電網空間維度等,因此在構建過程中必須保證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去管理整個系統,無論是人員之間的素質還是團隊之間的相互配合,我們都要做好各個系統的協調配合,統一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整個輸配電系統的穩步運行,才能夠達到我們初步的穩步運行的目標。
2 輸配電管理系統構建的理念和目標
輸配電管理系統一直致力于將用戶信息和業務信息進行合理的整合和分類,即將整個供電區域內的用戶信息和相應的用電信息與業務活動中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分類,然后基于電力系統持續可靠的進行電力供應之上,從而來滿足用戶以及整個國民發展的各項用電需求。通過建立全公司范圍內的一個比較完整的生產管理系統,來實現信息的共享和交換,這樣一來就可以從技術層面得到了一個穩定的保障,能夠打破傳統的舊模式,實行現代模式。在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打開國門,實現了走出去,引進來的大變革,經濟的水平也逐漸地提高了,我們的國家實力也越來越雄厚了,此時,所需要的電力工程也就需要提高一個相應的等級了,所以說,電力工業必不可少,他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之下,構建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既是對構建和諧社會和健康的社會環境的一個挑戰,也是一次機遇,能夠將電力部門和各個生產企業有效的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共同發展。
3 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相關基礎概念
3.1 輸配電模型
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是一種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又被稱作是PMS系統,整個系統是以GIS平臺作為基礎,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到設備的動態情況,而且對于整個設備臺賬的維護等都能變得更直接,實現辦公和設備資料的單軌管理,并且在系統上應用了最先進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樣的技術下,能夠對于每一條輸配電線路進行一個比較精準的定位。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輸配電的設備圖形符號庫,并且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圖形繪制和圖形編輯,從而使得信息全面可視化。這樣就打破了傳統的變電過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還大大減少了資料錯誤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如圖1所示,GIS應用集成主要體現在與MIS、SAP/PM 的集成上:輸電設備數據由地區局GIS數據庫經GIS客戶端通過XI發送到省公司R3系統,并通過XI下行到地區局Oracle數據庫后,通過Oracle數據傳輸通道(物化視圖)。上傳到省公司Oracle數據庫;省公司將十地區的抽取數據合并形成浙江電力MIS系統輸電設備數據庫,同時GIS系統分別將十個地區抽取上來的數據導入GIS數據庫并生成圖形,從而形成浙電GIS數據庫的輸電設備。
3.2 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
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復雜性和龐大性可想而知,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地理圖、變、配電站一次模擬圖和電系圖等,通過我們所講的地理圖形,我們就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這些電力設備在哪,當然了,這些設備有一些大小的電站,還有一些存在于地下的各種通道;而對于變電站的模擬圖來說,同樣作為圖形系統的它,其主要功能是模擬出配、變電站中間的一些設備的具體接線情況,從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對于變電站外的一些線路情況則需要靠電系圖來標出;除此之外,整套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考慮一些意外的發生,能夠及時的對于缺陷或者故障進行精準定位并及時排除,這也是一道比較關鍵的程序;一套系統的背后定會有一套與之匹配的調度系統,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也不例外,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強調度管理,確保每一步的成功進行而不出差錯。
3.3 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實際特點
可以說整個系統確確實實的做到了將電力網絡、靜態信息等有效的結合到了一起,不僅實現了信息的靜態化,而且最讓人驚嘆的是它實現了我們的電力平臺的搭建,實現了信息的整合,通過平臺接入信息,能夠讓客戶足不出戶也能實現業務的洽談,這起到了很大的成效,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這一系列的結合讓平臺的運行更加穩步,讓系統的建設更加完善。
4 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建設
4.1 策略實施
整個管理系統進行兩個階段的策略實現,一方面我們需要打造整個關于電網數據的基礎平臺,并且同時建立起基本的業務應用鏈接,實行統一的基礎業務功能手續,例如在設備運行管理方面、檢修管理、臺賬管理等方面,在該階段就是要把各方面之間的管理進行調整和接入,確保無論是信號還是信息都能實時接入;另一方面,在上一階段的準備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專業性的管理和應用,建立起相對較專業的規范性管理模式和相關方法,這樣一來,使得我們電力系統的管理能力大大加強,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可以說是雙豐收。
4.2 輸配電生產管理的系統建設
輸配電系統的構建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整個系統在開發和應用過程中會涉及到整個系統遇到的所有業務流程,這項工程可以說是一個很艱巨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工作和步驟。為了能夠保證整個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的順利推進,電力公司還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包括及時地進行溝通,這樣可以及時的順利解決掉系統在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麻煩。當然,任何系統都做不到絕對的沒有瑕疵,這個系統也是如此。然而雖然現在看來該系統在技術上略勝一籌,但是,我們也要正視它的缺點,雖然在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我們都有涉及,但有待加強的運行效率依舊是我們的追求目標,而過分的追求自身硬件條件和網速,也會使我們的成本加大。同時它的致命傷在于,網絡的故障也就意味著系統的癱瘓,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陷所在。同時高端的系統建設,功能繁多,與之配套的操作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隨之也被要求,因此,其普及率會有所限制。不僅如此,輸配電系統的復雜程度相當之高,為了達到我們需要的高質量系統的建設,我們應該促進整個系統的智能化、精簡化的快速發展。
5 結束語
在該文中,我們希望建立一個信息化、規范化、統一化的信息管理平臺,通過平臺,搭載我們的系統,來實現我們的目標。總的來說,現如今的國民生產生活必然離不開電能和電力工程,依賴性十分的高,也正是因此才會建成從未有過的龐大的電力系統,為了保證整個的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順利構建和后期運行,我們應當基于整個管理規范去進行合理的應用,因為整個系統的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與經濟發展。我們相信,該系統的成功構建必然會使傳統的電力工程得到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無論是在管理水平還是運輸水平,都是可觀的,最重要的是,穩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很大的保障,為社會生產生活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在構建過程中,我們避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因此,我們應該從人員的一方面和系統的一方面雙重去排解麻煩。對于人員來說,要講究術業有專攻,要專門培訓專業人員,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人員的入門門檻,達到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可以沉著的去處理和對待事件,才不會產生較大的不好的后果;另一方面,對于系統設備的研發和維護也是一大難題,加大科技投入,加大設備維護和研發力度也是當務之急,同時還要成立和人員相關的團隊,保證在構建的每一個環節不出現問題,切實的能夠很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的生產生活需求,提高整個國家的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田浩.基于GPRS的用電管理系統及其智能終端探究[J].機電信息,2013(36):117-118.
[2]曲傳明,李樹軍.試論輸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2):102.
[3]李學勇.淺談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構建[J].中國科技投資,2012(33):86.
[4]李建明,徐金明,王輝華.輸配電生產管理系統的構建[J].科技與生活,2011(23):187.
[5]段海風,李建輝,李建明.配電網絡GIS系統研究[J].科技傳播,2011(2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