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時民

老張是個“老糖友”,患糖尿病10多年, 根據醫囑,需要注射預混人胰島素30單位。但是每天去醫院注射,他感到不方便,于是自行在家注射,同時監測血糖, 血糖一直控制在理想狀態。前不久老張發現血糖居高不下, 他自認為是胰島素劑量太小之故,于是逐步加大劑量, 然而血糖仍然不能有效控制,卻出現頭痛、眩暈、惡心、全身水腫的癥狀。家人發現情況不對, 馬上送老張去醫院。醫生在了解情況后告知老張, 這是胰島素使用過量后發生的不良反應。
醫生說, 胰島素過量不但會發生像老張那樣頭痛、眩暈、惡心、全身水腫的癥狀,還可發生行動笨拙、身體發抖、視物模糊、心跳加快、言語含糊、大汗淋漓、行走困難、神志不清等,嚴重者可發生驚厥或昏迷,如果不及時救治,甚至會危及生命。為此,老張住院后醫生把預混人胰島素30單位調整為中效人胰島素20單位聯合口服降糖藥, 結果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達標。
胰島素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病“武器”,使用不當有可能成為害人“兇器”。這并非危言聳聽!
過量注射胰島素會產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因體內胰島素過多,血糖會迅速下降,腦組織受影響最大,可出現驚厥、昏迷和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注射超過1毫升(40單位)的胰島素,就有可能發生休克;劑量再大時,會因為低血糖對腦細胞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而死亡。
專家指出,胰島素能促進全身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異生, 因此, 胰島素有降糖的作用。但是,千萬不要以為藥用得越多,病情就控制得越好。如果正常劑量胰島素難以控制血糖,可調整胰島素品種,或聯合運用口服降糖藥。
另外,注射方法不正確也會造成胰島素過量。如預混人胰島素在注射前應充分混勻,不充分混勻會造成短效胰島素注射比例增加而引起低血糖。注射短效或預混胰島素后需等候20~30分鐘再進餐, 患者此時如果做家務, 一旦運動過量也會導致低血糖。
因此,除了要掌握胰島素劑量外,還應注意注射方法。應盡量避免胰島素加量過快;胰島素調整應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加量,切勿盲目加量。胰島素每日總量超過每千克體重0.8單位時,常常不能提高降糖效果,有時反而使血糖更高,容易出現隱匿的或嚴重的餐前低血糖。如果發現使用正常劑量胰島素療效不佳,不要自行增加劑量, 正確的做法是去醫院就診, 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