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劍鋒 王巖 李云溪
摘要:從軍事代表的職責和作用出發,為保證監管裝備的質量從體系、要求、制度、文化等方面分析精細化監督的工作方向,從職責分工和質量目標入手對核心工作內容進行分析,依托工作流程精細化展開關于軍事代表精細化監督的探索。
關鍵詞:軍事代表,裝備,精細化,監督,體系
一、精細化監督的作用和意義
(一)軍事代表質量監督職責定位
根據改革精神,軍事代表基本職責是按照裝備合同條款,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度、標準,監督承制單位履行合同(包括對質量、進度、費用進行監督,對產品進行檢驗驗收),參與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工作,對裝備承制單位資格有效性進行日常監督,協助監督承制單位遂行展示裝備保障支援任務,負責用戶與承制單位的聯絡。
(二)軍事代表質量監督職能轉變
軍事代表合同履行監督職能對應于裝備承制單位的合同履行監督義務,作用于裝備研制、生產、修理和服務的全過程。依據《政府采購法》的合同訂立和監督人員應相互分離的原則,使軍事代表擺脫合同約定之外的諸多干擾,集中精力監督裝備采購合同履行。軍事代表在質量監督方面,實現了由單純產品檢驗驗收、單一生產過程監督、單獨質量體系監督,向檢驗驗收和質量監督相結合互動、研制生產維修服務全過程監督、承制單位資格全要素審查轉變。
(三)軍事代表質量監督面臨形勢
原有歷史條件下建立起來的國防工業體系的顯著特點是規模大、重復建設多、分布范圍散;在市場經濟改革后,軍方和承制單位已由原來的“分工合作”,變成“買賣雙方”,但大部分承制單位還未建立“以需求為牽引”的意識,特別是單一采購來源產品,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承制方生產什么,用戶接收什么”的被動局面;其中存在采購方對使用需求不夠明確等客觀原因,但承制單位自身提高改進動力不足才是主要原因。在軍事代表職能轉變為合同履行監督的新形勢下,如何實現裝備采購的全系統、全流程、全壽命監督,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好用管用的裝備是當下的重要課題。
二、開展精細化監督的措施和辦法
(一)精細化監督
1.構建精細化監督體系
裝備采購精細監督就是有目的、有選擇、有改進地運用精細化的思想理念和工具方法,通過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健全人員崗位職責標準,拓展信息系統管理水平,力求精確掌握產品質量動態、精準確定監督重點審核節點、精細控制質量監督工作流程,實現裝備采購的精心策劃、精益實施、精細監督、精準檢驗、精確改進。
2.規劃精細化監督規程
裝備采購精細監督就是以“精準細致、持續改進”為理念,依據法規制度、依據質量標準,管住監督工作流程、管住檢驗作業行為,確保質量監督工作高質高效;就是將分散在法律、法規、條例、標準中的內容要求和程序方法細化量化成責任明確、標準清晰、流程簡捷、管控精準、操作性強的精細質量監督細則,做到每項監督工作什么時間干、誰來干、怎么干、怎么檢驗把關、怎么控制風險都清楚明了。
3.完善精細化監督制度
裝備采購精細監督就是基于原有質量監督工作基礎上的改進、提升和優化,不是另起爐灶、另搞一套。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質量監督制度規范、記錄形式和信息系統,用科學的量化標準、易執行的工作程序優化過去籠統的、模糊的工作要求,將所做的監督工作流程、定量化、標準化,讓工作更加具體、更加明確,可以測量;讓目標具體化、實施流程化、管理規范化、工作標準化、信息數據化。
4.建立精細化質量文化
裝備采購精細監督就是要建立科學的量化標準、合理的工作流程、規范的操作程序、嚴密的過程監控,將工作和責任具體化、明確化、程式化,從而實現用規章制度和質量標準規范監督行為,強化軍事代表的制度意識、標準意識、質量意識,把經驗轉變為規則,將規則訓練成習慣,實現質量監督模式“從經驗到規范,從規范到精細,從精細到高效”,使軍事代表在明確的質量標準、完備的規章制度、規范的工作流程控制下,形成“按職責負責、按流程執行、按標準工作、按規章辦事”的工作作風。
(二)精細化規劃職責分工
采用責任矩陣精細化管理工具,規劃裝備采購的精細化職責分工。責任矩陣是一種將工作任務分配、落實到執行組織中的每個人,并明確表示出其角色、職責和工作關系的矩陣圖,能夠簡潔明確地顯示出人員的分工情況。可以通過工作分解結構(WBS)等工具,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務,也可以直接借用承制單位的WBS工作包;也可以以任務為行、以人或部門為列編制關系矩陣圖,在矩陣的交叉點標注關系圖標,檢查人或部門的分配是否均衡適當。
(三)精細化分解質量目標
質量監督目標是依據質量監督范圍和內容制定的,質量監督目標首先要符合法規、標準、合同和業務機關要求,其次要是使裝備質量形成過程受控,確保用戶得到高質量的裝備。精細化分解質量目標的目的,是在職責分工的基礎上,首先確定出總目標,然后對總目標進行分解,用總目標指導分目標,用分目標保證總目標,用“自我控制管理”代替“壓制性管理”,使工作目標明確清晰,調動一線工作積極性,推動質量監督工作高質量開展。
(四)精細監督組織流程
軍事代表從領受合同履行監督任務開始,開展質量監督策劃、實施、總結、評價與改進。
(1)質量監督策劃
裝備采購質量監督工作,包括研制、生產、維修和服務多個階段,包括承制單位資質審查、產品形成過程監督和產品實物質量檢驗多個方面,質量控制點多、面廣、量大,軍事代表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承制單位所有的質量管理工作,都進行全面深入地監督,所以要開展精細化質量監督策劃,保證產品質量監督合理開展。
1.開展合同分析
在領受合同履行監督任務后,對合同進行范圍管理,分析合同履行監督的標準要求、監督特點與資源需求。
2.進行職責分工
根據合同分析結果,從任務量、技術復雜程度、軍事代表能力水平等方面綜合考慮,科學、合理地進行精細化分工,采用責任矩陣等工具確定質量監督的組織機構、職能分工、任務分工等,做到任務清楚、職責分明、溝通順暢、配合默契,任務、資源與人員配置合理。
3.編制監督細則
質量監督細則包括質量監督計劃和質量監督細則兩個層次。
質量監督計劃是表述如何實施質量監督的總體安排,將質量監督要求轉換成質量監督工作的過程、內容、方法的活動安排。質量監督計劃是監督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質量監督細則是質量監督計劃的細化,是軍事代表實施質量監督的作業指導書。軍事代表針對確定監督范圍、目標、內容,及規定的過程與方法等,編制更具體的監督檢查活動的內容、要求、方法、依據,具體精細規劃那些人員、資源,在那些時間、節點、地點,開展那些監督工作。
針對產品的技術特點和復雜程度(小型、結構簡單的零部組件等),根據科研、采購、維修和服務不同采購形式,及訂貨量和持續時間來決策,是代表室統一編制年度質量監督計劃,還是按照產品分類編制質量監督計劃,或是只編制質量監督細則,還是兩者都編制。
(2)質量監督實施
按批準的質量監督計劃或細則,適時進行檢查和驗證工作,監督承制單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糾正裝備采購在進度、質量、技術狀態等方面出現的偏差,協調質量監督工作的相關事宜,處理相關質量問題;做好產品的交接、發運;組織、協調承制單位開展技術培訓;及時向上級請示報告質量監督開展情況。
(3)質量監督總結
軍事代表室應組織對裝備采購質量監督進行總結,為改進工作積累工作經驗,上報質量監督任務完成情況,及時整理質量監督檔案并歸檔。軍事代表在質量監督總結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質量監督中獲得的質量信息,一是根據質量監督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問題或出現的質量不穩定情況,適時調整過程檢驗的品種和項目,必要時采用加嚴方案驗收成品;二是評價承制單位質量管理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大對有關環節的質量監督力度。
(4)質量監督評價
軍事代表應對質量監督工作進行評價、分析和改進,是提高裝備質量監督工作水平的重要環節,充分利用產品檢驗中獲得的質量信息,適時分析產品質量水平和質量趨勢,評價自身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三、結論
通過開展精細化質量監督,可以及時發現質量監督在組織管理、人員管理、監督標準、監督實施和監督評價與改進中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制度、方法和手段上不斷地加以改進和提高軍事代表自身履行質量監督職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