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詠濤

【摘? 要】醫療設備的使用已經成為現代醫院診療業務正常開展的必要保障。隨著現代工程技術和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醫療設備檢查的準確度、高精確度和高效率等可以說為人類健康帶了福音。目前,我國的醫療單位為了提升醫療水平技術,大量引進使用了國內外先進的醫療設備,醫療設備的維護保養也成為了醫院管理的難題。因此,為保證醫療工作的質量,醫療單位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醫療設備維護和保養工作。本文將針對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工作展開研究。
【關鍵詞】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
一、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的重要性
醫療設備的是否能夠正常運轉,決定著醫療診療工作的質量。如何發揮醫療設備在診療工作中的優勢作用,這是設備管理面臨的新課題。醫療設備的技術性能及精度是否符合標準、設備是否能夠穩定運行是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中重點關注的重點。提高設備的預防性維護保養水平,正確地科學使用醫療設備不僅可以滿足患者的診療需求,也可以來帶來經濟效益。
預防性維護和保養工作主要的目的是讓醫療設備操作人員熟悉掌握使用辦法和操作規程,對相關的醫療設備定期進行保養,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做好相關的開機檢查、使用記錄、運行狀態記錄、出現故障的醫療設備進行及時地維護或更換。如果出現了故障,有對應的故障處理流程,根據相關的醫療設備的報警信息,維修人員快速找出原因,進行快速處理,保障醫療設備的使用要求,保障醫院的診斷檢查工作可以正常運轉。
二、醫療設備正確使用方法和規范
2.1、了解醫療設備操作人員對相關醫療設備的正確使用和操作規程掌握程度;可以通過調查或者實際操作考核的方式了解情況,再根據調查或考核的結果有針對性的對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指導,避免不熟悉設備和誤操作而損壞設備。
2.2、對于新引進的醫療設備,在采購階段應要求設備生產廠家提供醫療設備的操作和相關維護保養、常見故障排除的培訓。在設備安裝的階段,也要指定安排有經驗的維護人員進行現場學習,了解安裝的相關注意事項,為后期設備投入使用后的規范化保養做好準備工作。在設備引進后,要培訓相關醫療設備使用人員,培訓中要特別重視現場的實操培訓,通過培訓后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員才能使用操作設備。
2.3、在醫療設備投入正常使用后,在對患者臨床檢查、診斷或者治療前要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項,保障患者的安全是第一位。要注意觀察患者在檢查或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的不適。當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及時安撫患者或者中斷檢查、診斷或者治療工作。
三、建立科學的維護保養制度和管理流程
3.1制定醫療設備維護與保養制度。推進維護保養的日常管理,避免出現多頭管理或者無人管理的現場,醫院務必明確各個部門在醫療設備維護和保養過程中的職責和義務,具體要落實到人。
3.2建立醫療設備操作人員培訓制度。做好定期設備保養計劃并執行,根據相關考核標準對操作人員的實際操作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納入到年度考評項,有針對性的加強保養維護知識和實操指導的培訓工作。
3.3建立完善的維護保養流程。該流程明確說明了故障維修、設備日常保養以及預防性保養的詳細流程,可參考圖1。比如:預防性保養要進行醫療設備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的風險進行制定PM計劃,維修人員按照計劃對設備進行檢修、校驗和保養,并填寫維修保養記錄,最終形成PM報告存檔。
四、設備類型劃分和預防性維護內容
4.1醫療設備類型劃分
醫院的設備種類很多,各類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的要求各不相同,在實際的設備管理過程中,我們要根據醫療設備的類型進行劃分,根據劃分的類型,再區別管理。
1、 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這類設備在醫院的管理當中應該重點管理。主要有: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等設備,這類設備在急救過程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管理當中,就要加強這類設備的維護保養,盡可能的實時監控設備良好狀況,確保設備隨時可以使用。
2、消毒滅菌類設備。消毒滅菌是醫院必備的設備,可以優化醫院的空氣環境,防止傳染等疾病的傳播。這類設備主要是定期檢查和保養,做好日常保養的記錄,對于壓力表、壓力閥等監控儀器要做好記錄工作,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3、檢查類設備。這類設備為醫生給患者診斷提供了幫助,如影像學檢查、生化指標檢查、CT、X光等檢查;而生化檢驗指標這類,主要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凝儀、血液分析儀等。這類設備主要是定期檢查,做好質控,確保設備檢查的準確性。
4.2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的主要內容如下:
1、外觀檢查: 如按鈕、開關、插頭插座損壞或者接觸不良等現象,是否存在氧化、老化、生銹等。
2、清潔保養。對于儀器的表面、過濾網及有關通道清潔、消毒,防止接觸不良,對于機械部位要按時添加潤滑油、防銹油等
3、更換易損件。在長期使用設備后,個別零部件會提前老化,會影響到設備的檢測或診斷效果。該類設備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定期更換相關元件,避免發生故障或者影響檢測質量,避免發生誤診等情況的發生。如配置有儲備電池的設備,要督促有關人員做好充電工作。
4、功能檢查。功能檢查是醫療設備開始正常工作前必須展開的工作,通過檢查指示燈、各類顯示信息是否正常,對調節、開關和按鈕逐個檢查,按照正常檢測進行檢查設備是否可以正常運轉,必要時要通過模擬測試,檢測檢查結果是否正常,如果存在偏差,要根據相關流程通知維護人員,根據說明書校準和調整,確保各項指標正常后方可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也要確認設備的報警板塊是否出現異常,確保醫療檢測的質量。
5、安全檢查:? 安全檢查包括設備的外觀部位、固定機架、配合的螺栓是否松動等。設備正常運轉是否有異常振動,各連接部件有無松動、脫落或破裂現象。另外,也要重視用電的安全,設備的使用環境是否符合濕度、溫度要求。電路、電壓是否滿足設備要求,各類電線是否破損、接地電阻和漏電電流是否在安全范圍內,以免因為短路等引起火災,造成更大的損失。
五、建立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的信息化共享平臺
推動互聯網+醫療設備相結合,在醫療設備預防維護板塊,建立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的信息化共享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快速查詢到醫院內所有需要保養的設備的信息;包括保養記錄,責任人以及保養的內容等。可設置提醒,對于快到保養時間的設備通過信息提醒維修人員。在醫療設備使用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了醫療設備故障等情況,操作人員通過該平臺發出故障信息給相關維修人員,維修人員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現場對有問題的設備進行維護、維修,并在維護、維修后上傳相關處理信息。各個科室都可以查看設備的維修情況和進度,了解醫療設備的情況,在進行診斷或治療時可迅速尋找到目標設備,使醫療服務更加高效。
小結
現代化醫療設備的大量使用有利于促進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正確、科學使用醫療設備,并根據相關維護保養制度和流程加強醫療設備的保養、維護工作,有利于醫療單位診療工作的正常運轉。因此,相關的醫療管理部門要意識到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的重要性,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相關工作,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提升維護保護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銀英.探討基層醫院醫療設備維護維修管理[J].中國醫療設備,2018,33(S1):139-140.
[2]梁爽.醫療設備維修成本分析與控制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4):118,125.
[3]左智,明珉.大型醫療設備保養和維修新思路[J].中國醫學裝備.2014(03).
[4]蘇嘉偉.大型醫療設備的管理維護對策初探[J].技術與市場.2016(04).
[5]陳立志.大型醫療設備的維護保養風險[J].醫療裝備.2018(05).
[6]張永勤.大型醫療設備評標標準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