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海
摘要:礦產資源是維持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逐漸的重視起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質礦產勘查的難度,礦產勘查工作不僅需要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要求,還要提升勘查的效率與準確性,為國家的發展建設提供資源保障。對于礦產勘查來說,最好的手段是科學合理的利用技術手段與管理手段,將礦產勘查與環境保護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了比較多的工作環節,因此,將礦產勘查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基于礦產勘查與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對礦產勘查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進行說明,并分析總結了二者協調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查;生態環境;保護
1.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概述
地質礦產勘查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野外的測量以及觀測等手段對相關的地質信息進行收集,這是地質礦產勘查的基礎環節。另一方面是收集的地質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對地質特征進行總結,并對該地質區域礦產資源進行推測評估。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是進行礦產資源開發的重要依據,只有地質礦產勘查提供準確的數據,才能進行高效率的礦產資源開發,實際上地質礦產勘查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基礎和流程標準的,在這個流程標準下對地質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可以較為的準確的對礦產資源的分布進行推測,促進礦產的開發。
地質礦產勘差有其自身的獨特性,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特征,第一個特征就是地質礦產勘查的范圍是比較大,這與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特征有很大的關系,我國的地域幅員遼闊,具有多種礦產資源,同時這些礦產資源又比較分散,各地的礦產資源都展現出了很大的差異性,因此礦產資源勘查的范圍通常都比較大。第二個特征就是礦產勘查的條件較為惡劣,礦產資源的勘查都是在野外進行的,而且礦產資源多分布在一些人跡罕至,道路交通比較不便的地區,甚至很多時候勘查人員需要上山下河進行地質勘查,另外在較為惡劣的野外條件下通信與電力供應都存在很大的困難。第三個特征是勘查的周期是比較長的,地質勘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的工作,其中存在很多的工作環節與流程標準,需要經歷從項目立項,到項目論證,以及野外勘查準備實施等復雜的過程,而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地質勘查的周期普遍都比較長。第四個特征是,在地質勘查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地質勘查的系統性比較強,其中的影響因素也比較的多,氣候銀地以及自然環境因素等都會影響到地質勘查工作,因此在實際勘查的過程往往需要提前制定多套預案,以保證勘查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
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直觀的體現,構建生態文明,倡導低碳環保是目前整個社會的共識,各行各業都需要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視起來,而地質勘查工作與生態環境直接產生關聯,在進行地質礦產勘查的過程中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地質勘查所制定的方案手段要充分的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是當前社會對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要求,也是實現地質勘查工作,與地質開發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2.地質礦產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由于礦產資源多分布在地下,因此在進行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一些具有破壞性的勘查手段,這些破壞性的勘查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這也是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直觀體現。在以往的地質勘查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對水源以及植被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近些年通過新聞報導地質勘查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也逐漸被我們所熟知。可以將地質勘查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2.1槽探勘查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槽探勘查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野外地質勘查的手段,能夠較為直觀的獲取地質區域的信息,但是這種勘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地表造成破壞,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的影響。
2.2鉆探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鉆探勘查主要是對地表進行鉆探打孔以獲取相應的地質信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到鉆機,但是用于地質勘查的鉆機通常體積都是比較大的,也不易于運輸,因此在運用鉆機進行勘查時,往往需要先鋪設道路,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改造,會對環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2.3坑探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般來說這種地質勘查的方式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是比較小的,但是如果沒有對廢渣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那么也會引發碎石流等地質災害,會改變區域內的地質地貌,對生態環境的平衡產生影響、
3.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具體理念和措施
3.1堅定環保理念,促進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發展的問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證發展的潛力,雖然從短期上來看,生態環境保護會與地質勘查工作產生一定的矛盾,但是一定要堅定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生態環境保護與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之間的關系整體性大于對立性,需要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地質礦產勘查的工作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兼顧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礦產開發為社會的發展進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國還將長期處于發展中國家的階段,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要協調好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到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升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2積極利用技術手段促進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相協調
勘查技術的進步為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地質勘查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先進的勘查技術不僅可以提升勘查的效率與勘查的準確性,還可以為生態環境保護服務。因此在當前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的發展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需要積極的應用先進的勘查技術,將勘查工作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國家需要在新型勘查技術的研發上加大投入,并對新技術進行大力的推廣,在提高勘查效率的同時,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地質勘查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在地質勘查的過程中要進行全面的地質勘查填圖工作,補全國家的地質資料,為礦產勘查提供詳實的信息,一方面可以提高地質礦產勘查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的進行地質勘查,降低對環境的破壞,這項工作也是國家進行國土資源的規劃,建設選址的重要依據。
3.3 強化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環境建設與環保措施
目前地質礦產勘查過程中對環境的保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勘查單位的自覺性,對地質勘查相關的環保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管,因此首先需要建立相關的監管制度,并保證制度能夠得到真正的落實,主管單位應該加強對地質勘查單位的環保培訓,讓勘查單位具備環保的意識。從而促進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協調統一。另外在勘查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相關的環保措施,在地質勘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果在勘查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比較大的破壞,勘查單位需要對生態環境進行適當的重建,在進行勘查之前需要對勘查方案進行仔細的分析論證,采取對環境影響比較小的勘查手段。在勘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也要注意進行及時的回收,避免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總結:
地質礦產勘查是進行礦產開發的重要依據,在國家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地質礦產勘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產生破壞,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進,因此在勘查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礦產勘查事業與生態環境建設事業之間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芙蓉.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0,5(03):251-252.
[2]李勇.簡析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J].世界有色金屬,2020(02):227-228.
[3]趙鵬.簡析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J].世界有色金屬,2019(2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