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靖童
摘要:生產、供應、銷售是當前我國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三個關鍵環節。生產過程通常會產生材料、設備、人力資源消耗的費用以及制造費用等。其中產品制造成本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對產品制造成本進行控制,保證產品銷售成本的正常結轉,企業應當派專門的工業會計人員來對產品的制造成本進行核算及費用審查,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工業企業的應繳稅總額,全面提升企業的經營收益。本文就對工業會計制造成本核算的概念及要點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深入探究了工業會計制造費用審查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工業會計;制造成本核算;費用審查
引言: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經濟市場的結構開始變化,與此同時我國的工業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也開始朝著高效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必須要做好會計核算和費用審查工作才可以在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穩定發展。
一、工業會計制造成本核算的概念
在會計生活中,“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科目都是用以核算制造成本的,“生產成本”科目主要指的是工業企業在進行工業性生產時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其二級科目有“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等,這里所指的“基本生產成本”主要是企業為了完成生產在基本生產中所消耗的產品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則是指用于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用于基本生產或者是其他服務中的費用[1]。
二、工業會計制造成本核算的要點
通常情況下工業制造成本審查過程中需要對經濟業務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審查,像記賬憑證、單據以及原始記錄等,在審查的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做好會計處理工作
工業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處理工作時一定要保證會計處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符合相關的規范,這樣才可以讓會計處理工作更好地發揮作用,確保當期成本不會受到影響,充分保證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制造成本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工業會計人員在對制造成本費用進行審查時應當注意合理地選擇歸集和分配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沒有違規情況存在。
(三)正確地選擇產品成本計算方式
在對各項經濟業務進行審查時一定要首先選擇合理的產品成本計算方式,避免出現隨意改動方式或者錯記產品成本的行為出現,同時工業企業也應當制定科學有效的政策來對打擊員工的利潤調節行為,保證整個審查過程的公平性[2]。
三、制造成本審查方法
從當前我國工業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工業企業的生產規模一般都比較大,生產過程所要消耗的資金數量也非常大,因而產品成本計算的方式也比較復雜。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納稅審查工作時,一定要結合相關的規章制度來開展各項工作,同時也應當充分地對企業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各項薄弱環節進行控制,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減少審查的工作量,保證制造成本審查的質量。具體地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開展制造成本審查工作。
(一)內部憑證制度
可靠的內部憑證制度是保證企業各項經濟活動順利運行的基礎,它可以保證各項經濟業務都具備齊全的、連續標號的憑證,以此來用作會計處理依據,充分保證制造成本審查工作的順利開展[3]。
(二)簿記制度
如果想要充分發揮出制造成本審查工作的價值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賬簿和報表制度,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會計記錄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保證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都可以正產運行,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核對制度
在制造成本審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內部憑證制度、簿記制度在保證制造成本審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核對制度則可以對制造成本審查工作開展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另外,企業只有建立完善的核對制度才能夠準確地發現會計記錄中的錯誤和遺漏,從而確保制造成本審查工作的科學性[4]。
(四)定期資產盤點制度
定期資產盤點制度是對內部憑證制度等可靠程度的調查,在實行定期資產盤點十足時通常會采用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抽查法,它可以對內部控制運行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并對制造成本核算工作的時間開展情況進行抽查,從而有效提升整個成本核算工作的準確性;還有一種方式是詢問法,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施行的,在調查時工作人員應當首先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問卷的設計,并在選擇詢問內容之前對市場以及企業的運營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將所要詢問的項目羅列出來,并按照重要性來進行排列,做完這些工作之后才可以進行問卷的發放,調查完成之后施工人員也應當及時地將調查結果記錄在表格內[5]。通過定期資產盤點制度的實施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在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應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會讓工業會計制造成本審查的工作量就會大大減少,即便是沒有這個環節,企業也可以正常運行;如果有的企業大部分的經濟業務和會計記錄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內部控制制度也已經明顯無法發揮作用,這時為了更好地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審查人員應當對制造成本進行詳細的審查,特別是對于一些薄弱環節項目更是要做好制造成本審查工作,充分保證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工業會計制造費用核算審查的具體方式
(一)定額成本法
為了更好地保證成本核算審查結果的準確性,在利用定額成本法進行審查時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工作人員應當重點關注單位消耗定額和材料成本計價的準確性,避免出現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審查人員也應當加大對材料的實際耗用情況以及生產通知單的審查,并做好相關的核對工作,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制造成本增加,讓制造成本審查的過程可以具備公平性和公正性,從而更好地保證制造成本核算審查結果的準確性[6]。
(二)標準成本法
在利用標準成本法對工業會計制造成本進行核算審查時工作人員應當首先抽查發出材料匯總表、生產產量統計記錄以及生產通知單記錄,另外,審查人員也應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定的用量、產量、成本等來對實際的成本、產量等進行核對,并檢查會計處理的正確與否。做完上述工作之后再對生產成本賬用紅字沖減成本金額來對制造成本核算審查的準確性進行檢驗,除此之外也應當對廢料是否及時返庫以及返庫過程是否經過了嚴格的進行嚴格的審查。
(三)實際成本法
實際成本法主要是對成本計算單、材料明細賬,以及材料成本分配匯表等進行核對,在整個過程中主要涉及到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在對成本進行審查核對時應當首先判斷成本分配匯總表中的直接材料和成本計算中直接材料是否一致,有沒有按照嚴格的標準來進行分配。另外,在審查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通常會利用材料分配率將各種產品的成本混淆,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證企業的制造成本在規定范圍內,審查人員也應當適當地將本期暢銷產品的成本降低,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跨年度利潤的調節。不僅如此,審查人員也應當將一些耗用大的材料計入到產品成本中,如若在審查的過程中發現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的分配金額和成本計算單直接材料的金額出現偏差,則要立刻對其進行分析,找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并及時對地作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另一方面是材料發出匯總表,在對其進行審查的時候應當首先對材料單位成本計價方式的準確性進行判斷,避免出現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利潤成本變更;第二應當檢查材料單是否經過相關領導批準、領料人簽字,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減少由于虛假領料導致成本增加情況的出現。從工業會計制造成本審查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工業企業會計人員存在擠占產品成本的行為,在進行材料分配時應當將一些非生產耗用的材料直接分配到產品,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采取非生產性項目審查方式-反查法來進行審查。
結束語:總而言之,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就是成本形成、費用發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地規避風險,工業企業必須要派專業人員來做好制造成本的審查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減少經營過程中一些由于人為導致的、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從而更好地保證企業的會計利潤,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讓企業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樊靈丹. 工業會計制造成本核算與其費用審查方法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4, 000(024):869-869.
[2]張康春. 工業會計制造成本核算及其費用審查方法研究[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1, 000(008):101-102.
[3]甄立敏. 工業生產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J].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1):58-60.
[4]郭璐璐. 淺析會計成本核算在工業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J]. 現代經濟信息, 2017(14):153-154.
[5]張紅軍. 工業制造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管控[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8, 000(005):160-161.
[6]金津. 關于工業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與監控的幾點思考[J]. 新經濟, 2016(18):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