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江
(甘肅省舟曲縣第一中學 甘肅 舟曲 746300)
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和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要將核心素養與心理健康有效的結合起來,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型人才。
高中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要階段,同時人生中也面臨著重要的選擇,對自己的未來也有無限的憧憬,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不斷的堅定自己理想信念,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學生要將所學知識有效的運用到生活中,然后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逐步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有理想是簡單的,實現自己最初的理想卻是不容易的,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執行能力。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對高中學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但要對所學知識有更好的把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要具備綜合能力,不斷的完善自己,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執行力。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或者讓學生獨立自主的組織一些時間活動,提升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重視在心理教育下培養學生的執行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高中學生面臨著嚴峻的高考、升學和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選擇,無可避免的會出現緊張、焦躁等心理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況有充分的了解,定期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專門的測試,然后依據學生的測試結果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讓學生獲得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教師要加強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心理健康學習中,并且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如學生生氣、憤怒等學生要學會自己調節,或者是找其他朋友、老師、家人等傾訴。讓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心理健康教育發揮最大的作用。教師也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通過教師間的溝通交流或者是定期的培訓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學校也要重視教師的專業水平,組織教師定期參加心理專家的講座、座談會、培訓課等,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提出教學中所遇見的問題讓專業人士進行分析和講解,從而豐富教師的思路,幫助教師更好的輔導學生。當然教師要指導學生,并發現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給出積極有效的措施。通過給教師的專業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高中教師要想高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高中生各項機能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心理和生理發展也走向成熟的階段,受學習壓力的影響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心理承受不住壓力逐漸走向悲觀的道路。高中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征有充分的了解,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要與學生做朋友,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訴說自己的心里話,進而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對癥下藥,制定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和目標,從而提升心理健康教學質量。心理健康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一些運動項目,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和教師參與到活動中,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組織活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好的展現,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在高中心理健康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制定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策略,同時,要加強溝通和交流,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