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玉
(黑龍江省伊春市大箐山縣帶嶺小學校 黑龍江 伊春 153000)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應用率最高的教學方式之一。課堂提問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探索知識、提高技能、鍛煉思維,課堂提問如果運用得當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學生更好的完成語文學習任務。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準確性、發散性、合理性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就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措施進行了深入分析。
傳統的提問教學只是流于形式,教師對課堂提問沒有明確的目地性,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攝取缺乏實效。為了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明確所提問題的目標性和針對性,讓學生明晰問題的主線,并圍繞這條主線展開思考,使課堂學習更加高效。為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把握課文的主旨和內涵,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使問題的設置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閱讀寫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進行《四季之美》教學時,教師要明確這樣的目標,讓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四季的美麗,以及要激發對生活的熱愛,體會四季獨特的韻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通過品讀和感悟課本語言文字,領悟“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黃昏、冬天最美是早晨”的內涵。為了讓學生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比如,春天在你們眼里是什么樣的?同學們是用什么方式發現春天的美呢?你從奇跡中又體會到什么?通過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設置,讓學生緊隨主線,深入品讀課文,并對文章的重點和核心內容展開詳細的分析,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體會文章的表現手法和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為學生搭建良好的交流溝通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團結協作,自主獲取語文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時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取長補短,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中來,同時要合理設計提問的內容,控制好問題的難度和小組討論的時間,推進課堂提問教學的有效實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落花生》教學時,本文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花生的品格,即默默風險、不求虛名。那么,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為什么課文名字叫‘落花生’”、“父親對孩子說了些什么?所說的含義又是什么?”、“本文將花生與什么果實進行了比較,比較的意圖是什么?”、“‘體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聯系’?”。小組成員可以分工合作,劃分文章的段落,標注每一部分講述的內容,并從中歸納總結出結論,從而解決問題。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文中的情感態度,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花生與其他水果的區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交流和解決問題的氛圍,使學生體會到花生所包含的優秀品質。
在語文課堂提問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選擇提問的區域,確保提問的有效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發展,更好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教師對問題的設置既要高于學生已經知道和了解的內容,又要低于學生目前能力范圍和知識水平以外的內容,通常情況下,要選取學生經過努力就可以獲取的成果,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解答問題的欲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加熱愛語文。
例如,在進行《搭石》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學生認知范圍內的、通過交流討論、思考探究就能獲得的知識,比如,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哪些詞語能夠反映出搭石所承載的美好情感,以及哪個字體現出了尊老的情感?文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等等,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所提問題要與文章內容具有一定的聯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內涵,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提問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積極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共同探究問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