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鼎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網絡發展部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以及“提速降費”政策的持續推進,各種移動創新業務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這對網絡帶寬、時延、業務部署成本及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現有網絡架構中,傳統GW 以集中的方式部署,媒體面數據傳輸距離長,轉發時延大,新設備新業務上線周期長,導致用戶體驗不佳。
3GPP 提出了C/U 分離(CUPS)的解決方案,將GW-C 面和GW-U 面分離,各自獨立部署。GW-C 面集中部署在中心數據中心;GW-U 可以靠近用戶按需下沉部署。
對于5G 網絡,其在設計之初就采納了天然的C/U 分離架構,并結合了SBA(服務化架構)的理念。3GPP 定義的5GC 標準架構中,5G 核心網將用戶面設計為獨立的UPF(用戶面功能)服務,而控制面進一步細分為各類服務,UPF 服務可以快速根據實際需要部署一個或者多個,其部署位置基于業務流量進行規劃,可集中部署,也可下沉到邊緣進行分布式部署,從而滿足5G 大帶寬和低時延的應用場景。
傳統設備下沉存在著投資效率低、網絡調整復雜、開通周期長、無法向5G 演進等缺點。
基于NFV 的CUPS 是解決當前網絡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隨著地市融合CDN 改造,以及OTT 視頻cache 功能的實現,PGW-U 下沉到南陽本地流量優先從本地疏導。能夠有效提升4G用戶的業務體驗、減少對承載網的壓力。
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是采用虛擬化技術、基于通用硬件實現電信功能節點的軟件化,是未來通信網絡的基礎技術。核心網云化后可以有如下好處:
1、通過軟硬件解耦,軟硬件可以獨立演進;
2、硬件基于通用COTS 設備來部署,硬件設備的更新速度也大幅加快;
3、云資源池的部署方式,大幅降低單位計算/網絡/存儲的成本(借助公有云降成本);
4、解耦后更換軟件,廠家硬件可以重用,避免廠家鎖定;
5、解耦后軟件的運行環境穩定,沒有更換平臺之憂,降低了軟件開發難度,加快了軟件的特性開發速度。
為了驗證NFV、CUPS 架構和性能,河南聯通在2019 年初進行了CUPS 試點,試點基于NFV 架構的服務器部署融合核心網。本期項目在鄭州建設一個資源池承載xGW 控制面,在南陽建設兩個資源池承載xGW 媒體轉發面,應用軟件采用2G/3G/4G/5G 融合核心網(Common Core)版本。
鄭州CUPS 控制面一個資源池、南陽CUPS 媒體轉發面兩個資源池,共44 臺服務器,鄭州和南陽共用一套NFVO/VNFM/vEMS。鄭州為控制面,部署20 臺服務器(17 臺計算型服務器和3 臺分布式存儲服務器),部署MANO、vEMS、vCG 和vGW-C;南陽為媒體面,每個資源池部署12 臺計算型服務器,部署CU 分離GW-U;
容災方面考慮
NFV 建設初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傳統平臺和NFV 平臺將長期共存,將面臨著傳統網元和云化網元是獨立組POOL 還是混合組POOL 的問題。混合組POOL 更加具備優勢,無須改變現網POOL 結構,可以實現平滑改造,實現業務無損遷移,也具備靈活調整傳統平臺和云化平臺的容量調整能力。
本次試點兩個GW-C 與現網GW 組成POOL 進行容災,現網MME 發現某GW-C 故障(如echo 消息長時間無響應)后,要求UE重新attach,而后選擇其他可用的GW-C 接入業務。
本次試點驗證傳統平臺和云化平臺混合組POOL 場景。本期項目在鄭州建設一個資源池承載xGW 控制面,應用軟件采用中興2G/3G/4G/5G 融合核心網(Common Core)版本。下沉到南陽的xGW 與洛陽大區xGW 組POOL,將南陽xGW 地址加入DNS 解析,南陽本地流量優先從本地xGW 疏導,洛陽xGW 作為容災保障網絡安全。下圖紅色輪廓區域(南陽市)使用CUPS 攜帶業務。混合組POOL 的情況為后續規模商用NFV 提供經驗。
本次試點所有C 面和U 面覆蓋區域均為南陽,U 面有兩個邏輯節點連接到同一個C上,這些UP 在圖中對應U_Group,某個U_Group 只掛一個C 下。
U_Group下的GW-U 完全等價,當其中一個GW-U 宕機后,另外一個GW-U 可以完全接管業務。
GW-C 檢測到其下所有GW-U 宕機時,釋放在線用戶,關閉echo 檢測讓MME 和其它GW 認為GW-C 宕機,回收在線用戶,這樣MME 就不再分擔新接入的用戶。
GW-C 的Recovery 增加,周期性嘗試和UP 建立關聯。后續,當GW-C 和UP再次成功建立關聯,則由U 面可用,啟用echo 功能(主動發/響應),攜帶變化后的recovery,讓MME 知道GW-C 可用。
本次試點將驗證U_Group 內的GW-U 容災以及GW-C 下所有GW-U 宕機場景的容災場景。
除網元間容災外,本次試點還驗證了U 面DC 之間的容災,在南陽張衡路機房和工業路機房各建立一個DC,將驗證其中一個DC 宕機情況下,另外一個DC 內的GW-U 能否順利的承接業務。
2019 年8 月初,該試點正式商用割接后,正式承接南陽地區40萬用戶業務。割接后設備運行平穩,各項業務指標正常,流量達到20Gbps。
割接期間,根據測試用例進行了多次容災倒換測試,C 面之間的容災與傳統網元相同。U 面容災著重驗證了CU 之間瞬斷、中斷以及C 面對U 面的選擇等情況,瞬斷對業務無影響,中斷對業務有影響,C面會自動選擇可用的U 面。
用戶規模割接上線后,各業務性能機容災機制運行正常,能充分保障現有業務的平滑遷移;同時,取號平臺業務實現順利遷移,充分驗證了CU 分離架構下對原有2I2C 業務架構影響,為后續規模部署提供了成熟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