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蕾 山東科技大學
設計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社會、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二十一世紀信息化、科技化、網絡化日趨發展的今天,工業設計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中國在改革開放后大力發展工業,隨后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由一些工業設計的先行者從國外引進工業設計發展的概念,在國內孕育和發展,并借鑒國外先進的工業設計流程來指導國內的工業設計及其發展,推動國內生產力的發展需求,最早的工業設計萌芽不是在北京,而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南方,工業設計如雨后春筍,隨后便出現了山寨產品,小商品市場蓬勃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創業就業的機會,但是由于我國對設計以及專利的立法和管理不夠,所以出現了一系列抄襲和仿制的山寨潮流,撇開不好的影響來看,工業設計確實給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中國工業設計布局整體呈現為南方比較發達,工業設計覆蓋范圍較為廣闊,形勢是以眾多的設計公司及小作坊為主,比較符合工業設計的初衷,而北方的工業則是以國企和大型企業為主,工業設計大多比較傳統。整個國家的工業設計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隨著國外工業設計引進我國,各大高校也開設了相對應的專業。
二十一世紀時經濟發展、文化擴張、信息化傳播最快的階段,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科技更迭層出不窮。很多商家都已經看到,沿用仿造抄襲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的時代,只有具有創造性價值以及具有品牌價值的個性化產品方能脫穎而出,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進而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而工業設計也向著個性化、品牌個性化等形式演變了,在這個演變的過程中,設計師更應該懂一些市場發展的規律,站在經營和管理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設計,對于工業設計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工業設計所設計的是為制造業所用。包含了產品的結構與產品的外觀的整個設計過程對于產品的性能和外觀,技術的有效利用,產品及企業的品牌化建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較為成功的、發展較快國家已經證明,工業設計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創造力的源泉,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日趨發展的今天,國際的市場競爭主要取決于產品是否適應市場和跟隨市場變化的更新能力。
作為生產和發展的先行行業-工業設計,它創造出了產品品牌,產品個性化是產品品牌化的重要條件,而設計則創造了產品的個性化,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好的創新會極大的促進產品的附加值,最后闡述一點是,作為發展的龍頭,工業設計如果能夠快速發展那必將帶動整個制造業的發展。
人們追求美好的產品是工業設計不斷發展的原因,這種追求可追溯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而正是這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成為經濟發展與不斷進步的強大動力。工業設計能成為先進的生產力之一,就在于它能極大的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能極大的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以及社會需求等等。
其次,工業設計是優化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工業設計是將概念具體化、達到具體目標的一種手段,是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的前期活動,工業設計是推動國家、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一個產品造型豐富是不夠的,工業設計需要的不僅僅是好的想象力,使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感到舒適、方便、安全和省力。工業設計的精髓就是以人為本。從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新型的職業必然更加能夠促進一個時代的發展。
1、要講求功能和效應:用途和使用性是決定工業設計性質的最主要的因素,這也是它區分美術設計與美工設計最大的區別。
2、要考慮人體工學:因為產品的使用對象是人,所以要產品配合人的身體進行設計,如產品本身的大小、身體的舒適程度、人機交互性能等等。
3、要能夠表現出材料本身的材質:制作同樣的產品時,應根據其材料不同,而制作不同的造型。
4、要考慮生產要素:因為工業設計生產講求批量化生產,所以在設計產品時要充分考慮加工要求。
1、工業設計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工業設計是促進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從企業的投資的角度來看。企業創新、適應市場的發展。企業想要發展,那必然要推出適應市場的新的產品,并且要快速的占有市場,使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資金的周轉問題將更加靈活,當今市場經濟的調整下,如果不及時的調整市場經濟的方針,推出適合市場的新的產品,那被市場淘汰則是必然的。
2、工業設計是企業獲勝的必要手段
開發、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是當代企業競爭的主要內容。當代的企業,與以往企業競爭有比較大的差別。相比我國初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企業如果想在市場上處于有利地位、保持市場優勢。就必須不斷產生新的、與市場的發展同步的產品,新產品的開發運用在企業競爭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3、工業設計能夠左右企業形象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工業還處在和發展的階段,對外改革開放
政策基本穩定,當時的電器質量還很差,遠遠低于市場的需求,日本的許多大公司進駐到中國市場,開發電器產品,開拓產品市場。在中國有了“日本電器”這一影響,后來日本的企業想提高知名度,大力推廣企業文化,提高企業形象。
4、工業設計因消費者的需求而更新
當消費者需求發生變化或者市場大環境發生改變時,這便預示著企業要做出
相應的改變,必須尋找可以替代的產品,這往往就是企業研發產品的原因,就汽車制造來說,巴伐利亞機械制造廠股份公司(也就是寶馬公司),是一家德國的公司。二戰之后,經濟蕭條,很多汽車滯銷,但是巴伐利亞機械制造廠股份公司從中看到的消費者的需求,是需要能耗小、造價低的汽車,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生產制造,最終出現了寶馬車史上最小的汽車-寶馬ISETTA 型號汽車。幫助寶馬企業在二戰后起死回生。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這種現象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就初顯端倪,而到了現在社會則情況更加嚴重,其中制造業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而世紀初提出的綠色設計發展戰略則更加符合了當代社會發展的現狀,工業設計的發展與當代的經濟發展有關,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發展也有很大的關系,再結合上述,社會經濟在運行和發展過程中要用到工業設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的質量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而好的設計也是成功的一部分,設計產品在審美以及實用和象征方面的價值。滿足了人們的需要,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