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龍
(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中心小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由于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比較薄弱,很多時候都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監督,讓學生進行對數學知識的逐步學習,但是作為教學活動的核心要素,教師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數學學習,才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因此在數學教育中要積極分析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各種表現,從而積極進行對具體教學措施的改革,適應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有效措施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引導學生進行對數學知識的主動探究。
1.1 有些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在數學教育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培養,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各種數學理論,并積極進行對各種理論知識的運用,這就需要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思考,在課堂上發揮自身的主體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在目前的數學教育中有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傳統的教育理念依然有著極大的影響,不少教師都習慣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不關心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甚至有些教師會壓制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擔心學生會過于放縱,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這就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得充分的重視,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1.2 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自主的意識。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就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活動中成為當之無愧的核心,不過在目前的數學教育中很多學生都沒有自主意識,一方面由于過去的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有效的改革,學生本身就沒有辦法進行自主探究,會受到教師的壓制,而學生本身也受傳統學習習慣的影響,沒有自主的意識,另一方面就是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掌握的各種知識點還有所不足,沒有能力進行自主學習,影響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發揮。
2.1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新高效數學課堂。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教育要求不斷提高,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個人素質的教育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有效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讓學生主動進行數學學習和思考,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教育的效率,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因此要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就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可以通過對生活知識的引入,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也可以組織各種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活動進行數學運用,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2.2 開展數學生活化改革,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就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因此教師可以引入各種生活元素,開展數學教育的生活化改革,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動力,讓學生自己進行對各種知識的互動探討。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位置與方向”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學習和研究,讓學生熟悉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給學生進行提問指導,如“學校在市區的哪個方向?學校中操場在哪個方向?北京在東京在上海的哪個方向?”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教材知識進行實踐運用,鼓勵學生相互提問,對教材知識進行運用。
2.3 組織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熟練運用。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需要在教學中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進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從而讓學生掌握各種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數學活動,讓學生進行對知識的運用。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測量”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各種數學任務,讓學生自己進行對測量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在課下生活中測量十個具體的事物,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說明,從而讓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就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數學高效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課堂動力,促使學生進行數學探究,并進行對各種數學知識的運用,解決各種生活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