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昕子
(陜西省西安經開第一學校 陜西 西安 710000)
基于新課標的大背景下,對于學生的學習又有了新的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倡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發現小學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因為學生的年紀尚小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這對于課堂學習來說是一個不利的現象。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重視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放松學生的緊張情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根據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問題,利用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提高自己的探究意識,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探究的習慣,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學會觀察、學會分析。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養成探究的習慣。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總結三角形的含義和特征,然后再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補充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之處。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發現思考對于三角形的認識,提高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團隊意識。學生只有認識到自己是屬于團隊中的一份子,才能更好地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積極和他人溝通交流,就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取長補短,更好地進步,完成本節課的課堂學習。在團隊中,雖然是依靠大家的力量,同時也需要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擁有一定的獨立思考空間,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針對問題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見,從而才能更好地保證小組合作的學習效率,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通過一定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從而完成本節課的課堂學習。
例如在學習《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這一課堂學習時,有的學生對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掌握的不充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設計一些新穎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進行計算,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讓全部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抽簽選擇題目完成計算,通過這一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計算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獎項,針對于那些表現優良的組予以獎勵,通過這一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習慣。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重視復習環節,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復習以前學習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接下來的教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堂上預留部分時間或者是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利用課堂下的時間進行課后復習。利用這一方式,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復習習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錯題本這一道具,讓學生完成復習,針對于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的錯誤點進行總結和分析,避免以后再出現類似的錯誤,更好地開展下一階段的學習。在期中和期末階段,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錯題本拿出來,互相查閱,利用這一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例如在學習《方程》這一教學內容時,在本節課的課堂學習中,有著一定的重點知識和難點部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針對于本節課的知識點內容進行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討論中,學生的錯誤思想會得到改正,有利于學生奠定學習的基礎。利用這一方式,互相檢驗對方的學習情況,增強學生對于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深入理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課堂學習,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重視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從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