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從
(北京師范大學臺州附屬高級中學物理組 浙江 臺州 318000)
習近平總書記揭示了教育的本質,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反映了教育的根本追求,抓住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關鍵一環。《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題組負責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林崇德說:“推動核心素養在教育實踐中具體化和落實,就要從整體上推動各教育環節的變革,最終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完整育人體系。”伽利略理想實驗就可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充當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終身學習的角色。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1 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對伽利略的生平等物理學史的講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通過高中物理的學習逐步養成和樹立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思維習慣、科學世界觀,認識和領悟科學的本質、科學與人文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等等。物理學史集中體現了人類探索和逐步認識物理世界的現象、特性、規律和本質的歷程。
1.2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精神。同時,通過對物理學史的講述,學生能消除對已有物理知識來源的灌輸性,真實感受到任何一個定律的發現和理論的建立既與個人努力密不可分,又受到物理學發展內在規律的制約。任何物理知識的獲得都離不開實驗,可靠的、精確的、邏輯性嚴密的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因此,了解物理學史可提高學生進行科學創造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這對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造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物理學史中有許多科學家為真理獻身的動人事跡,如伽利略為宣傳哥白尼的“日心說”而被教會終身監禁。這些科學家不畏艱險,不惜生命,不慕利祿,不懼權威,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質,有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獻身科學的探索精神,為以后的學習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自主發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
2.1 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會學習包括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等基本要點。著名科學家達爾文有這樣一段名言:“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給了方法就是教給了學生點石成金的指頭,教給了捕獲獵物的槍,學生就可以用它去捕獲獵物,索取知識的金山。”這段名言鮮明地指出了學習方法在教與學中的重要意義。伽利略本人就是一個樂學善學、勤于反思的榜樣,通過預習和復演伽利略理想實驗,學生學會了自主思考、團隊合作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復演實驗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積極思考,進行自我檢查和認識學會自我嘗試,自尋規律,或者與同學相互討論,促進他們思維碰撞,這對逐步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會創造是大有裨益的。
2.2 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健康生活。通過對物理學史的講述,學生知道伽利略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理想實驗,因此他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但是這種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觸犯了羅馬教庭,并因此被判終身監禁,此間他寫出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一本書——《運動的法則》。對科學的執著追求以及羅馬教庭的迫害使伽利略生活窘迫,健康水平下降,以致雙目失明,于1642年1月8日因病去世。學生深深的感受到,即使在生活最黑暗的時候伽利略也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學生會潛移默化的把伽利略這種健康的生活態度演繹到自己的生命里。通過對伽利略理想實驗這節課中物理學史的講述,老師和學生會在故事中就學會了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等健康生活的所需的基本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