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鋒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金村初級中學 甘肅 寧縣 745200)
近年來,伴隨著各項農村工作的開展,國家對農村教育方面越來越重視。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在不斷的改善,學校化學實驗從只聽老師講實驗的步驟,到如今,有條件為學生演示實驗以及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在進行化學學習時,有很多地方需要借助實驗的方式去理解,在觀察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思考可能的實驗現象以及實驗結論,來獲取更多的化學學科知識。實驗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化學教師為學生演示實驗,另外一方面是讓學生自己去自主進行實驗。
在初中化學學習階段,學生所做的實驗都是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的,學生在實驗觀察過程獲取知識。但是在眾多農村教師的教學觀念中,實驗課只是理論課程的補充,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輔助性的作用。在關于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目標中,化學教師更加側重在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教師在實驗課堂上面更加側重在教導學生思考,沒有動手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學生正襟危坐,沒有動手的機會。實際上,學生是需要以及很有必要去嘗試實驗的。
教師在進行學生實驗動手的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形成觀察的能力。許多農村學生在自己動手做實驗時,不知道實驗的流程,不清楚哪些地方是需要仔細觀察,動手記錄下來的,這樣子的實驗往往以失敗而告終,學生腦海中對于實驗的過程是混亂的,不清晰的,這就說明學生在對于實驗原理的理解是不夠全面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注重學生觀察能力以及專業理論知識的。例如,在進行鐵的生銹條件的探究這個實驗教學時,一節課的實驗,是無法觀察到鐵銹的變化的。教師需要首先告訴學生實驗觀察的方法以及過程,教學生如何觀察。布置作業讓學生在家里自己動手完成觀察實驗,寫下實驗記錄,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自己的研究成果。
學生在進行動手實驗操作過程中,一個人進行實驗時可能會有許多問題,學生可以組隊完成實驗。例如在進行探究初步區分氮肥、磷肥以及鉀肥的實驗教學時,化學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一個班40人的話可以分為8組,五人一組分工完成實驗。兩個人負責操作實驗,三個人進行對實驗的記錄、觀察。在進行操作之前,學生自由討論實驗的操作技巧以及建議,在深入理解整個實驗過程之后,學生自己開始動手操作,在進行區分氮肥、磷肥以及鉀肥實驗時,學生需要對實驗現象進行記錄,之后還需要進行總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分組協同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找出理解的難點,取長補短。并且學生會有一種團隊合作的精神。小組協作,每個人同樣也會有一種競爭的想法,學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完成的好,因此就會更加努力的去完成實驗,這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是很有意義的。
農村教學對于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升上面,不僅僅在于基礎的理論學科知識的理解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實驗能力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社會的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照著書本一步一步完成實驗的人,更加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創新的人才。這樣可以不斷思考,積極參與推動的人才才是未來發展需要的。農村化學教師需要有這樣的發展的觀點。農村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推進時,在完成了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適當的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幫助學生深入研究。例如,在進行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值時,教師在完成教導學生如何去測量溶液的酸堿度之后,可以向學生提問,“如何讓溶液的酸堿度達到平衡呢?”“溶液的酸堿度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一步一步加強深化學生對于實驗的思考。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的思考現有的實驗過程哪些地方是可以改進的,因為許多實驗會伴隨著原料的消耗,那么怎樣做才可以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損耗呢?改進實驗既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實驗原理,又可以幫助培養初中生創新思維意識。
綜上所述,培養初中生化學實驗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實際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教學要在現有的條件下,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課程的認知,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體會化學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