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菊賢
(重慶市長壽第二中學校 重慶 長壽 401220)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目前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地提升。體育也已經成為了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體育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方面具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以往的體育課堂教師所采用的方式都是集中授課的形式,這樣往往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本身存在的差異性,集中地授課無法滿足每位學生學習的需求,不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因此本文將就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高效課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
分類教學其實就是根據學生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然后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項目進行選擇。教師了解了學生所選擇的項目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需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喜好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體育課堂教學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有參與的信心,使得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身體素質甚至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因此當前的高中體育課堂必須要能夠積極地采用分類教學這種模式,能夠讓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讓教學的方式能夠順應每位學生的認知和成長規律,實現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讓學生對于體育充分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
2.1 集中分組模式。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對于體育學科,學生在身體素質上首先就有所不同,所以這就體現在了體能方面的差異性。為此高中體育課堂教學要能夠從學生的體質差異出發,并且結合整體的教學要求和目標進行合理的分組。首先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在全班進行統一的講解指導,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的了解這項運動的細節還有注意的事項。接下來在進行相關的訓練活動時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體質上面的差異進行分組教學。學生可以自己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練習的方式,這樣能夠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訓練中,讓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都能夠在自己現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而且每位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基本訓練后身體的狀況選擇一些高難度的挑戰項目,實現學生的突破。
2.2 班級組合模式。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文化課都是相對比較重視的,因此在很多時候會忽視掉體育教學和體育學習的意義。尤其是對于大部分的女生來說,對于體育課堂存在著一定的逃避心理和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布置了相關的教學任務后學生也只能是敷衍了事,或者是就直接選擇進入到班級中學習其他的科目。但是這些現象其實都嚴重影響到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并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為此教師要關注到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大家多參與一些體育活動,可以鼓勵一些對體育感興趣的同學進行相關的訓練。當然在訓練中也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喜好還有具體的情況進行項目的分類。比如對于男生教師應該安排一些球類的運動,可以分設足球還有籃球讓學生進行訓練。但是相對于女生而言應該安排一些跳繩或者是體操的這種比賽。通過這樣的分類,能夠讓學生打破班級的界限,在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下去完成不同的體育活動,實現每位學生全面的鍛煉,完成體育教學的目標,構建高效的體育課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2.3 個別分類模式。目前很多學校的體育設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也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教師要能夠真正的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內容的選擇,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真實的體驗,在體驗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不同的體育基礎水平的學生教師應該進行個別的指導。比如在進行短跑的訓練中,根據基本能力,把學生分為兩組。身體素質強的一組學生,在掌握技術動作后,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自行練習短跑的全程技術,提高短跑成績;把一些體能相對比較弱的學生組合在一起,然后對這些學生進行個別的指導,指導學生先從起跑入手,讓學生先對正確起跑姿勢進行熟練掌握,然后再為其傳授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終點沖刺技巧,并引導學生了解相關注意事項。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增強這些體育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因為受到了應試教育影響,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較大,作為高中的家長和教師不應該一味地關注于學生文化課成績的提升,也要同樣重視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要通過分類教學模式開展高中體育教學,讓每一位學生能夠獲得身心的放松,實現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