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如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月桂分園 江蘇 南京 210046)
游戲是幼兒的存在方式,是幼兒的生活內容,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游戲應伴隨著他們的生命成長。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是教育者的天職,如何在尊重和釋放幼兒天性的同時,啟發認知、促進成長、協調發展,一直都是我們思考和研究的重點。優化幼兒園自主游戲,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發展,在玩中成長。
我們深知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識,才能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成長和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自課程游戲化項目推進之初到至今,我園一直督促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六大支架”,做到游戲理念爛熟于心。我們通過園本培訓、教師例會、游戲活動觀摩、評比等形式,不斷地將理論落實到實踐當中去。另外,為了更好的促進教師理念的轉變,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幫助教師形成科學的兒童觀、游戲觀,我園一直堅持進行讀書分享交流活動。在學期初根據教師需求購置了一些有關幼兒游戲的專業書籍,開展“桂在閱讀”每周自主讀書活動,讓教師有機會靜下心來,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進行閱讀。除此之外,我們鼓勵教師將自己閱讀到的關于自主游戲好的文章在群里分享,大家共讀共思,共思共改,多種形式的理論學習,是深入研究自主游戲的基礎。
游戲應該是滲透幼兒的一日生活的,以《綱要》、《指南》為理論和精神依據,結合園所實情和不同年齡段幼兒發展的特點,本學期對一日作息時間表進行了多次調整。以小班為例,由于我園戶外活動場地有限,小、中班在一樓操場進行活動,大班在三樓平臺進行活動,為了避免小中班戶外活動時空間上的沖突,最大化的滿足孩子活動的需要,結合一天中上午9點到10點是開展集體教學活動孩子專注學習的最佳時間,對小班一日作息進行了如下調整。
同時,為了充分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讓幼兒在游戲時間能自主選擇游戲,同時也有利于教師針對性指導,戶外自主游戲開展形式我們也進行了多次調整。目前我們采用的是年級組串聯式進行,同年級組各班教師打散后固定分配到戶外某一區域觀察指導,每班幼兒在班級插牌選擇戶外游戲區,達到相應的游戲區后,由該區負責教師對每班該區幼兒進行活動中的觀察和指導,并根據孩子活動需要和水平及時對本區進行材料投放的調整,一個月后在年級組進行交流反饋,然后輪換,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觀察指導能力的同時,讓教師深度了解每個區域的指導方法和游戲特征。
之前我園設置了戶外創游棚,為的是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擁有一個開放的、寬松的游戲環境,達到“雨露均沾”的目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們發現了新的問題;木質柜面因在戶外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材料供給、教師人員分配不便等。因此,我們本學期經過商討和研究,依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特點,根據幼兒園空間布局現有條件,重新設置創造性游戲區。一樓走廊設置小班的娃娃家,二樓充分利用圖書室到開放美工室走廊的公共區域設置游戲場景,由于三樓沒有公共區域,因此此游戲場景中大班共享,但是游戲內容和材料不同,材料分類用收納箱裝好做上標記,放在游戲場景附近的位置,方便幼兒自主收放,此方案的調整,一方面解決了空間小的問題,另一方面滿足了各年齡段幼兒游戲的需要。
本學期梁研訓員來督導后,對我們班級區域的空間設置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們開始思考審視,給予教師充分自主,鼓勵每班教師積極思考,結合班級情況、幼兒興趣、區域內容自主調整,然后成立以業務主任為首的督導小組針對性的進行督導,我們還特地邀請了江群老師來園實地指導,合理地調整了各班級的區域設置。
原來的戶外自主游戲,分散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操場的利用率不高,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加安全、開放的戶外游戲空間,我們因地制宜、結合我園創意美術特色和幼兒興趣點,將原來操場空白區設置了“藝術創想”區,充分利用了空間。另外,我們充分利用空出來的創游棚,購置了帶輪子的游戲框,不同游戲柜根據游戲材料特征,做收納標記,將棚子分為建構材料棚、藝術創想材料棚、共享單車棚等,方便幼兒自主收放材料,同時將更多的游戲空間還給了孩子。
為了更好地整合自主游戲資源,讓資源更好地服務幼兒游戲,我們在學期初將幼兒園資源分為:家長資源、園內環境資源、社區資源、學習資源,將資源統計并匯編后,分享給老師。不僅如此,凡是外出學習的教師,都要將學習的理念、精神,通過講座、活動等形式分享給其他教師,實現資源共享。當然,引進來是一方面,走出去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也會抓住一切機會,選派教師、骨干出去參觀學習,從環境、教師觀察指導等方面提升教師自主游戲的實施水平。
教師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和能力,需要通過觀察來實現,為了提高教師觀察的能力,我們采用文字、照片、視頻等記錄方式進行觀察,并采用教師觀察幼兒,組長觀察教師和活動的形式,將觀察落到實處,并在課程審議中后分析與解讀幼兒行為,反饋組織的情況,商討調整的策略。同時,我們充分發揮游戲教研組的引領作用,以教研組成員老師為主,開展游戲觀摩、分享等活動。本學期,我們也改變了我們的管理模式,要想實現幼兒自主,要先解放老師,充分尊重教師自主,因為教師最了解班級幼兒的情況和需求,他們是孩子在幼兒園最親密和最信任的人,最了解孩子的人。因此,我們要充分相信教師、尊重老師,我們管理者的角色就是教師的觀察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在自主游戲的探究和實踐中,我們一直在路上砥礪前行,雖然我們也曾遇到瓶頸、面臨困難,但慶幸的是,我們從未想過放棄,是這種信念支持我們走到今天,我們的老師在磨礪中更加專業、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幼兒園是孩子游戲的樂園,游戲中的孩子才是自信的、愉悅的,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成為每一個孩子快樂的起點、夢想的翅膀,,研究一直在路上,而喜悅是我們足下那深深淺淺的足跡。未來可期,我們會繼續攜手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