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小仙 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簡單來講,所謂的“計算思維”指的是在新課程計算機基礎課堂實踐教學中,學生利用已學計算機基礎知識進行問題求解和系統設計的思維,其思維的培養不僅能顯著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在加強和鞏固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激發學生計算機學習興趣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推進,計算機成為了信息化產業時代背景下人們一種必備的工具,而職業院校作為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主要場所,開設計算機基礎教學從某方面而言,不僅符合現階段教育發展趨勢,此外在推動國家進一步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性作用,此外伴隨社會分工的逐漸細化,要想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學生計算機運用能力,提高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便成為了現階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發展方向。
在當前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產業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建設規模和建設數量在持續增加的同時,招生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雖然從某方面而言解決了“生源短缺”問題,但與此同時由于不同區域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課程教學內容往往存在一定差異,生源自身的知識水平也大多參差不齊,增加教育教學難度的同時也無法滿足多層次的教學需求。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育工作者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大多圍繞職業院校的學生,因此從某方面來講,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度的高低對于后期計算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而對于某些偏遠地區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未接受過系統的教育訓練,職業院校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將受到一定影響,致使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成效與預期目標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職業院校作為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重要場所,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一直以來都是院校和教育工作者課程教學的重點,即使在當下互聯網廣泛應用的信息化產業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未能從根本上提高對計算思維培養的重視度,院校在課程設置時仍將重心放在學生的專業課培育方面,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時被大幅度縮減,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受到了一定影響。經大量調研數據分析可知,職業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大多開設在第一年,但此時學生往往為適應學校生活亦或是發展自身個人愛好,公共基礎課程的參與度較低,學生也由此未能接受較好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自身綜合素養難以提高,思維培育目標也難以實現。
作為現階段職業院校的教學主體,“00 后”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計算機的接觸較多,換言之就是他們是一群伴隨計算機成長起來的群體,而在進行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內容從撰寫到最終出版需要耗費幾年的精力,而目前所用教材也大多沿用傳統教學模板和教學知識,缺乏時代性的內容,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對于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度,還極有可能導致他們抗拒心理和抵觸情緒的產生,最終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職業院校在開設課程時往往未能將其與專業課程進行緊密結合,在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的制定時,教育工作者也大多只是沿用傳統教學計劃,學生自身學習需求難以滿足的同時,自身的計算機技術動力也極易喪失,學習興趣也難以提高。
在進行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其自身主體作用的發揮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對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具有重要影響。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由于近年來隨著生源范圍的不斷擴大,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度的不同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為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有效地培養學生計算思維,構建多元化的課程教學體系成為了現階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學方向。具體而言就是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不斷地優化課程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將計算機基礎知識與計算機專業課程進行有機結合,以此在充分利用“1+X”課程設計體系的基礎上,為學生計算思維預期培育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還可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制定適合他們自身的學習計劃,以此在不斷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專業性的基礎上,為預期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00 后”作為現階段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課程教學主體,由于他們對于計算機日常的接觸較為頻繁,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他們計算思維的培養質量和培養效率,教師們除了要不斷地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目前來看常用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模式主要有——問題引導法、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以及寓教于樂等。其中,所謂的“問題引導法”其實簡單來講,就是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通過以問題為切入點,讓學生們在小組討論和探索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在不斷提高他們參與意識和參與度的基礎上,為其計算思維的培養創造良好條件,此外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以及寓教于樂教學方法的實踐,其目的都是為了緩解當下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在當前新課程教育教學體系改革下,計算思維的培養近年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而職業院校作為技能型學生培育的主要場所,為有效地提高計算思維培育質量和培育效率,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構建多元化課程教學體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此外還要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綜合多種形式的教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