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練達
(貴州省第三測繪院,貴州 貴陽 550000)
在社會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下,信息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為促進國土空間合理規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得人們對空間規劃的策略也進行了調整,通過轉變數據的思維方式來對國土空間規劃的方式進行了一定的創新,以促進城市建設的穩定發展。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研究時,相關人員可以進行大數據的分析與挖掘,通過充分應用云計算、GIS 技術來進行科學化的研究。對于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來說,其主要傾向于對國土空間的戰略格局進行進一步的開發,以利于形成統一的數據資源服務體系。由此可見,加強對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顯得至關重要。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國土空間數據呈現出齊全、多樣化的特點,其相關的數據有土地利用現狀、基礎地質、地質災害、地質環境等現狀為主的空間現狀數據以及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等基礎性管控性規劃為主的空間規劃數據,從類型上來分析,國土空間數據不僅有文本數據,還包括音頻、視頻、圖片等各種形式的數據,面對類型多樣的數據,其對數據的處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中,數據的量化分析是國土利用分析的基礎,在大數據時代的推動下,其正實現新興數據的突破,以進一步實現數據的價值。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開始由宏觀統計到高精度采集,高精度的數據內容為規劃師進行土地利用規劃、空間結構規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對于國土大數據來說,其具有實時性強、價值高的特點,通過將大數據與科學技術進行有效地應用,可以從根本上實現系統的實時感知,也能夠更加全面、直觀地反映國土空間要素的變化。與此同時,大數據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多學科、多角色的空間規劃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規劃學科的融合與創新,其中大數據不僅局限于數據本身,其還包括數據來源的渠道以及數據記錄整理的過程,這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土空間規劃研究與其他學科在社會需求方面的結合,使國土空間規劃研究更加豐富,更加科學。
隨著數據的多樣化與復雜化,為了利于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尤其在國土空間規劃方面中,數據的共享性特征對空間規劃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數據共享性能夠實現數據的透明化與開放化,相關人員可以對數據進行靈活地運用。與此同時,面對科學技術下的復雜環境,保護數據的安全性也顯得至關重要,對于國土空間大數據來說,其還具有較強的保護性,能夠實現對數據的保存和管理,避免惡意行為造成數據的泄露與遺失。在規劃研究的過程中,人們還需要對數據的獲取與共享進行科學合理地協調管理,以實現數據共享的高效性。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由政府出面主導的,因此政府推出的文件都是符合國情民生的,同時也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國土空間的規劃工作,更是對一方區域的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在其發布之后,必須可以正確的引導人們的工作活動。例如某個地區要預備建設一片商業區,那么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會聚集眾多的人才、資金和項目等。這在人們生活的背后,是數以萬計甚至更多的數據。科技飛速發展,電子產品走入每個家庭,保守數據來看我國的網民人數多達八億,也就是說人們時時刻刻都在產生數據,甚至是企業、單位都將原有的紙質化辦公轉變成信息化辦公。再例如,調查機構想對城市早高峰的道路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解決人民出行問題,大數據分析則可以得出某條主干道在某時間段內的車速以及車流量情況。相關部門就可以對這條路上的紅綠燈時長進行調整,從而提升道路通行率,便于人們的出行。大數據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所有這些數據的出現都和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息息相關。
人們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來自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方各面,數據種類多、主體多、來源多,大量匯集起來數據密度不高,沒有指向性,因此想要將這些數據有效的利用起來,相關部門就要建立起信息數據的分析系統。系統創建好之后,對大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按要求進行規范,從而為國土空間日后的工作規劃做好準備,儲備好足夠的基礎數據,為規劃工作提供最時效、最科學的基礎數據。例如,國家政府通過大數據可以看出,每天早晨有大量人員從甲地前往乙地,傍晚又從乙地回到甲地,以此看出,乙地有更多就業崗位,但是居住壓力大,由此政府可以做出調整,在甲地適當建立工廠增加就業崗位或者在甲乙兩地之間建立更多交通設備,讓甲地的居民出行更方便, 同時緩解交通壓力。數據的整合規劃為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創造了便利。
在傳統的數據和空間規劃中,都是采用的條塊式的管理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之間的數據標準不一樣,甚至出現矛盾,數據使用時出現沖突、重復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所以需要對數據進行統一規劃、對現有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分類。國土規劃分析的數據雖然來源多,種類繁雜,但之間都是可以相互關聯的,通過制頂相關規則,對數據呈現的來源、用處、內容、形式等進行整理,建立系統的信息處理系統,為日后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做好準備。與此同時,數據在整理和發布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保密情況,國土空間規劃中需要的地形圖、經濟調查、人們生活狀態等信息都是國家的保密信息,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保密,防止泄露或者遭到不法分子的惡意攻擊。信息如果不嚴密保存,一旦泄露出去會對整個國家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促進國土空間規劃的發展,人們需要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制度來開展規劃研究工作。對于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來說,其本身就比較復雜,因此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來加以執行,以保障規劃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地開展。首先,其可以通過建立大數據分析機構等部門來確定管理機制,各部門之間需要對規劃管理、信息化基礎建設等內容給予明確;其次為了保障國土空間規劃可以順利地進行,建立相應的監測評估機制有利于實時了解規劃方案的運行;此外,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其同樣會存在一定的問題而影響著規劃研究的正常運行,因此人們需要綜合考慮來健全規劃管理措施,以確保規劃各個環節可以有序地進行,使國土規劃得以順利地開展。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促進國土空間規劃的正常運行,人們應加強對大數據的應用與分析,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大數據的重要性,有效發揮大數據的作用,為國土空間規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