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強強
(山東德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 德州 253000)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對于資源能源的節約、施工污染的減少以及勞動生產效率和建筑質量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利,同時也加快化解產能過剩,促進信息化、工業化與建筑業的深度融合。2017 年國家頒布的標準—《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保障,為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拓寬了一條新的綠色建筑之道。
裝配式建筑指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的主要部分采用預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共包括三種類型,即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和裝配式木結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指建筑的結構系統由混凝土部件(預制構件) 構成的裝配式建筑。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指建筑的結構系統由鋼部(構) 件構成的裝配式建筑。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指建筑的結構系統由木結構承重構件組成的裝配式建筑。我國在建國之初,曾經大力發展過預制裝配式建筑,但由于抗震性能的問題,在此后三十年的時間里發展停滯。這段時間里,建筑結構多采用現澆混凝土形式。2008 年之后,國家重新開始推行裝配式建筑,并于2016 年9月發布《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力爭用10 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至此,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大幕正式拉開。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裝配式木結構的造價較高,應用范圍也相對較小;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雖然是我國裝配式建筑的主流,也是未來占比最大的裝配式結構,但從目前混凝土結構建筑仍以現澆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現階段的發展;而裝配式鋼結構是天然的裝配式結構,其施工工藝就是標準的工廠化生產加現場安裝的模式,但其作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時間還尚短。
裝配式建筑解決了當前傳統建筑施工現場的諸多難題,與現澆式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優點是組裝效率高、精度高、綠色環保、建筑垃圾較少、可大幅降低人工依賴,秉承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我國裝配式建筑面積、行業規模都迎來了快速發展。因此,國家對裝配式建筑行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加,未來行業發展具有長期可持續性,可以說,我國裝配式建筑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與世界上裝配式建筑發展較早的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不過,在承認差距的同時,也能夠看到巨大的發展空間。過去,鋼結構建筑多應用于工業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民用住宅建筑上應用較少,而我國房屋建筑大部分為住宅建筑,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鋼結構建筑的發展。但這一瓶頸被2019 年3 月11 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2019 年工作要點》所打破,文件明確提出要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要在試點地區保障性住房明確一定比例的工程項目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推動建立成熟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體系。這是住建部首次單獨推廣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而且,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我國房建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住建部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國家將持續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為了更好地發展裝配式建筑鋼結構,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鋼結構建筑示范工作,推進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加大政策支持,建議出臺加快鋼結構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主導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及棚戶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新建項目中率先采用鋼結構建筑技術和產品,示范帶動鋼結構推廣應用及產業創新發展。建議根據鋼結構建筑的特點,在鋼結構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制訂有別于傳統混凝土結構建筑的監管政策,助力鋼結構建筑的推廣應用。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中的所有結構件都是采用工廠進行加工生產的,主要采用的技術為集成化技術,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技術水平與傳統施工比較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用的功能上也有了相應的進步。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承載能力比較強、結構件的截面比較小、重量較輕,節約了現場施工的一部分材料,建筑的基礎處理工作難度和費用也有所下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住宅結構件一般都是委托工廠進行流水加工生產,人工費用和模板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住宅的建造成本有所下降,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鋼結構生來就是裝配式,它的工廠化建造方式使其具有較高的裝配率,同時,也縮短了工期、減少了環境污染、提高了構件質量、便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在現階段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初級階段,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起到了承接和引領的作用,貫徹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從鋼結構建筑自身的特點、政策文件中對裝配式建筑特點的描述以及政策的傾向來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進而帶動整個裝配式建筑的整體發展。因此,在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現階段,應該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并最終實現國家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