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雁南
(馬鞍山市建筑管理處,安徽 馬鞍山 243011)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我國建筑工程中的各類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方法被積極推廣應用,使得建筑施工和管理工作出現了轉變。深度分析當前建筑工程施工與監理的發展現狀能夠發現,彼此的相互影響,推動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不斷創新,提高了工程監理管理水平,釋放了極大的能量,促使生產和管理質量得到提高。
從實際發展狀況來看,我國建筑監理管理仍停留在初級階段,即我國建筑監理管理水平還比較落后,監理管理機制也不健全。很多監理流程停留在了口頭約定上,不重視施工單據,也不重視關鍵的管理流程,尤其是監理現場質量管理存在嚴重問題。此外,管理機制的不健全也導致監理管理工作不規范,這就無法充分發揮監理管理工作的作用。
眾所周知,質量和安全是土建工程施工監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和工程質量的關鍵。然而在現階段的土建工程施工監理工作中卻經常出現質量和安全控制不到位的現象,就容易引發土建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問題,這對土建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非常不利。
在進行管理工作時,監理人員需要了解工程的各方面信息,如果不了解相關信息的話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但是,目前,建筑工程監理現場質量管理中,信息渠道存在問題,導致管理信息不流通,影響了監理工作的開展。
1) 通常情況下每個建筑工程施工項目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建立監理機制的過程中,應符合不同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建立健全的監理機制,保證其更加符合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從而充分發揮施工的監理機制作用;2) 明確監理機制中責任制,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環節較多,且每個環節都需要相關負責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施工中的一些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因此應通過落實施工的責任制監理體制,將建筑工程施工責任落實到不同組織或個人,這樣如果土施工出現問題能夠馬上找到相關負責人,以便于及時矯正工程施工中的不足之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
1) 應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監理,通常在工程施工中可能會存在不同的安全影響因素,需要這些相關監理人員有著較強的控制意識,及時發現影響工建筑程施工安全以及質量的一些風險,并結合施工的實際情況,及時規避這些風險因素可能對土建工程帶來的影響,從而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2) 應做好施工各環節的質量監控,每完成一個施工環節后均要按照質量評價標準開展工作,如果發現質量達不到標準的情況,應該及時提出并進行返工,從而保證工程質量;3) 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涉及很多種與施工質量和安全相關的影響因素,應該結合工程施工情況采取針對性的監理措施,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質量。
監理工作的細節之處,主要是在監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之上而開展的工作,并以規章制度為準繩,而精細化的監理工作,則是針對于“工作者”而設置的運行模式。建筑工程投資巨大,工程時間較長,而工程建設從伊始階段直至竣工,均離不開監理工作人員。不言而喻,面對巨大的工程量,單一的監理人員在時間和精力上均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而因為安排不當或職責不清,不僅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相互推諉責任,混淆是非的消極現象出現,更難以有效提升工作質量,難以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性。為此,從監理工作的屬性出發,實施精細化的管理,每一位合格的監理工作人員,對應于具體的工作內容,下放權力給對應的監理工作人員,實現監理工作的精細化劃分和安排。在職責劃分的過程中,權力與義務、責任一一對應起來,每一位工作人員在制定的范圍內工作。比如說,監理工作人員的檢測時間、檢測的內容、評價的指標、監理報告的書寫等等,均需要落實在精細化的原則之中。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下,監理工作可‘各司其職’而不混為一談,標準統一而不是是是而非。一旦在具體工作中出現工程建設問題,企業可如臂使指的對應具體的工作人員,在明確責任人員的基礎上,也能夠及時作出調整和反應,將工程建設問題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從建筑施工作業管理角度來說,若想保證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推動技術創新,要認真貫徹落實施工監理工作。具體實踐中,采取以下措施:1) 做好現場的監督與管理。做好監理工作,有利于推動建筑工程施工作業的高效開展,需要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體系,助力施工質量以及技術水平的提高。在監理實踐中,嚴格按照監督制度和規范,落實施工技術監理,圍繞技術交底和技術應用等內容,扎實做好監理工作,確保施工作業安全高效落實;2) 做好設備管理。從技術應用的質量控制角度來說,設備的應用,直接影響著技術的應用效果以及安全,因此要做好設備的管理工作。按照安全監理工作要求,對使用的設備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保障機械設備價值的實現。
在建筑工程中,想要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整體水平,必須保證監理工作能夠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全面的落實。同時明確監理工作的職責,保證監理工作的實施能夠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