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5 月,一位微博用戶發微博控訴小學教師劉某逼迫自己患有哮喘的女兒在操場上跑10 圈,導致其女兒吐血病危,并附血衣圖,不少網絡大V、營銷號轉發該微博,怒斥該教師,網友們群情激奮,要幫小女孩兒討回公道。事件一再發酵,經調查,吐血事件系家長編造。類似的反轉事件主人公還有B 站自稱處于癌癥晚期的用戶、高考被頂替的茍晶等。同學們,你們是如何看待新聞事件反轉的?網友們在這次事件中充當了什么角色?一系列反轉事件帶給你們哪些啟示?請簡單談一談。
信息時代,經過矯飾的謠言具有很強的煽情性,往往比真相更具有噱頭,更能抓人眼球、博人同情。許多不知情的網友,在被謠言蒙蔽之后,習慣性地將它再次傳播出去。但是,在真相好不容易浮出水面之后,這些當初跟風傳謠的網友卻又經常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不辟謠,仿佛自己什么都沒做。殊不知,“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當一定數量的網友相信了謠言,輿論風向也會隨之被帶偏,這使得真正知情的人不斷被質疑、被謾罵,以致有些事情的真相被一次次埋藏在暗無天日的角落。其實,比起謠言,扭曲的輿論才是真相最大的敵人。面對言論,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在消息沒有被證實之前不盲目跟風傳播,不要讓那些“帶節奏”的人得逞。
(吳占鍇)
假新聞往往有一個驚悚的標題,能夠激起人們的興趣,再用煽動性強的文字來“帶節奏”,讓充滿“正義感”的人們找到發揮“價值”的舞臺。如今出現各種網絡亂象,亂到有些人忘記了去思考,這就是它的可怕之處。我們社團有一句說了十幾年的話——“與其傳播事情,不如查找真相”,網友們只有保持理性,才不會被謠言“網”住。
(林佳胤)
(以上兩個片段均來自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由鄔雙老師組稿)
“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有三個人謊報集市上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訛傳一再重復,就可能以假亂真。如今的社會亦是如此,不少人到處散播不實言論,經網友們推波助瀾,事件也就此“發酵”,讓眾人信以為真,等查明真相后,才知道這是謠言。這樣的反轉讓多數人都感到厭煩,但網友們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他們將一件不真實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地散播著,誤導了眾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能人云亦云地相信流傳的新聞事件,要做到不造謠、不傳謠,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閆雅慈)
當真理還在穿鞋時,謊言早已跑遍半個世界。隔岸觀火的人永遠沒法得知起火的原因,因為只有真正置身于風暴之中,才能知曉風眼所在。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反轉新聞”層出不窮。就像重慶的公交車墜江事件,事件剛被曝光時,人們都在指責開紅色轎車的女司機,而隨著黑匣子被找到,事情的真相被層層剝開。公交車之所以墜江,是因為一名乘客與司機發生爭執、互毆,導致車輛失控。新聞傳播的本意是讓群眾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可真相只有一個,而輿論的背后是千萬張嘴。網友們或許只是跟風發表自己的“見解”,卻沒有想過虛假信息或者不完全真實的信息的傳播會給當事人帶來多大的傷害。打著“言論自由”的旗幟散播未經當事方證實的信息,致使虛假信息夾雜在真實信息中,讓人眼花繚亂,而事件真相和“反轉新聞”就是給虛假信息傳播者最響的耳光。
(張 田)
隨著傳媒環境的改變,新聞反轉越來越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都是新聞發言人的時代,“反轉新聞”頻繁發生,導致社會公眾對于媒體及其報道產生不信任感,這給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帶來了負面影響。研究新聞反轉的負面影響,剖析新聞發生反轉的深層次原因,盡可能減少新聞反轉的發生,才能維護媒體的公信力。新聞反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網絡暴力,受傷害最大的往往是事件的當事人,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有些網友跟風傳謠后,看到“反轉新聞”,可能只是“哦”一句,卻沒有意識到“反轉新聞”對事件當事人的傷害,對社會公信力的破壞。
(王韻涵)
老師讓女孩兒跑10 圈致其吐血?消息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們紛紛指責老師。這其實是家長編造?見輿論反轉,網友們又紛紛去攻擊家長。這樣的新聞反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面反映出執法機關對于案件的追查更加實事求是,真正做到了水落石出;一方面卻也在消磨著人們拔刀相助的熱忱和正義感,長此以往,社會公德心將大大削弱。“反轉新聞”出現的根源,無非是一些媒體為奪人眼球不經核實,輕下結論,還有案件當事人的不誠實和網友們盲目從眾。因此,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不能非黑即白,被各種虛假信息帶偏節奏,而要有理性的判斷。
(耿悅琳)
(以上幾個片段均來自河南省信陽市第七中學,由董志崇老師組稿)
結語:
本次來稿,同學們探討了新聞事件出現反轉的原因,談到了自媒體亂象、無知網友跟風推波助瀾以及對新聞事件主人公的網絡暴力等,認識深刻,意見很具有參考性。新聞事件出現反轉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媒體公信力,惡意消費了公眾的熱情和善良。新聞反轉現象,反映的是為搶占第一手資料而忽視新聞真實性的媒體失范。希望新聞媒體能夠負起責任,相關平臺能夠及時刪除造謠信息,發布辟謠新聞。廣大網民要不信謠、不傳謠,理性看待新聞,以免不知不覺充當了“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