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建,秦 媛
(陜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陜西 延安 716000)
“雪亮工程”能夠將監控視頻“搬到”居民家中的電視機上,實現社會視頻監控資源整合、有線電視系統與智能視頻監控平臺互聯互通,做到“人人都是監控員、戶戶都是監控點”,一鍵報警也可隨之實現。保證“雪亮工程”建設達成預期目標,正是本研究圍繞基于廣電網絡機頂盒的“雪亮工程”模式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雪亮工程”屬于一種“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三級綜治中心(縣、鄉、村)為指揮平臺、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雪亮工程”能夠延伸治安防范措施到群眾身邊,廣大群眾和社會的力量可由此充分發動,通過共同監看視頻監控、共同參與治安防范,“無死角、全覆蓋”可逐步實現,該工程的名稱源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一膾炙人口的俗語。對于治安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地區來說,“雪亮工程”可較好服務于立體化治安防控,村民的安全感提升也可由此實現,政府或相關行業單位的重要通知、行業信息、政務信息發布也可基于“雪亮工程”實現。“雪亮工程”的推進建設可逐步構建社會信息智慧服務體系,在智慧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引領下,旅游宣傳、直播課堂、黨建、法制宣傳等多個領域的信息服務可得到匯總,以此開發深度應用,依靠有線電視系統與智能視頻監控平臺的互聯互通,防控體系即可通過互動機頂盒延伸到戶,“雪亮工程”的預期作用發揮可由此實現,必須得到相關業內人士重視[1]。
“雪亮工程”的建設可實現“無死角、全覆蓋”的治安防控,通過推進“雪亮工程”建設發展,社會體制改革和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化部署可更好得貫徹落實,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也能夠更好得建設。2016年以來,我國數百個城市開展了“雪亮工程”的建設探索,地方公共安全視頻資源在建設探索過程中實現了有效的整合與共享,相關地區的社會治理能力因此顯著提升。“雪亮工程”建設提出了4個方面的目標,包括全程可控、全網共享、全域覆蓋、全時可用,目標的實現需關注信息孤島的打破、存量資源的充分利用、相關機制標準的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安全防御和安全管理的加強、前端設備安全認證、運行值守等制度規范的建立健全等要點,推進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高效透明和精細化管理,實現重點區域全方位覆蓋,提升系統運行質量。在具體的“雪亮工程”建設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各地在邊境管控、反恐維穩、重大安保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需求,重點圍繞薄弱環節開展建設,形成應用亮點和建設特點,實戰實用實效原則的堅持、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的應用、圖像綜合應用平臺的建立和完善、智能應用開展同樣需要得到重視[2]。
在基于廣電網絡機頂盒的“雪亮工程”模式中,需以電視機屏幕和覆蓋的有線電視網絡為基礎,廣電網絡具備的良好品牌信譽和通達每家每戶的渠道優勢需充分發揮,新一代業務平臺以高清互動機頂盒為核心。在模式建設的具體探索中,可先圍繞試點村開展建設,先行關注覆蓋全村的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包括存儲設備及監控前端設備。廣電“雪亮工程”平臺的建設應由網絡公司負責,以此對接社會面視頻監控系統與本地平臺,針對性地開展高清互動機頂盒的改造,保證實時視頻監控畫面及“雪亮工程”主頁能夠由改造后的機頂盒互動界面顯示。基于廣電網絡機頂盒的“雪亮工程”模式建設,還需要關注其他社會單位建成的視頻監控系統,為保證這類系統較好地融入平臺,需采用國標對接方式[3]。
在“雪亮工程”平臺搭建過程中,需架設應用服務器、監控轉發推流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服務器于廣電網絡公司中心機房,視頻回看服務器可在之后基于需求增加,一臺監控轉發推流服務器可接受2 000路點播請求,并接收300路監控視頻。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多,為實現中心機房壓力的緩解,滿足分流業務需求,可針對性地建設分布式推流服務器于鄉鎮機房。基于試點村針對性地開展“雪亮工程”版塊界面及主頁的制作,內容的填充也不容忽視。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需要針對性地開發“雪亮工程”手機APP,采用與機頂盒主頁內容基本一致的APP內容,“雪亮工程”手機APP同樣能夠在獲得授權后對相應監控視頻畫面進行實時播放。整個系統的結構由小區視頻監控、網絡、“雪亮工程”平臺、光電IP雙向網絡、IP實時監控碼流共5個部分組成。
采用專用光纜纖芯將社會面視頻監控系統接入網絡公司機房,為保證信息安全,互聯網與回傳鏈路隔離,同時需采用統一規劃的IP地址用于監控系統網絡硬盤錄像機,試點村的視頻監控系統需基于監控視頻回傳鏈路接入“雪亮工程”平臺。監控視頻回傳鏈路建設中,每4個鄉鎮配置一臺核心交換機,行政村的攝像頭接入基于光網絡單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實現,一臺16 PON口滿配,光線路終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需在每一個鄉鎮配置,服務器需負責接收各村鎮監控回傳的視頻。分析居民收看鏈路可以發現,雙向化的廣電網絡通道需得到充分利用,居民可通過電視機實現監控視頻的查看。
結合某地開展的基于廣電網絡機頂盒的“雪亮工程”模式建設實踐可以了解到,在當地區委政法委和政府支持下,該“雪亮工程”試點村于2018年年初完成“雪亮工程”項目建設并正式投入運行,“雪亮工程”項目為當地廣電公司帶來了可觀的主營業務收入和項目建設收入,項目監控系統建設收入、每年的收視費收入分別為320 984元、68 040元。
在完成項目建設后,“雪亮工程”試點村的村務管理、綜治維穩獲得了有力支持,村民可較為方便地通過電視和手機查看實時的周邊監控視頻畫面,如遇到緊急情況或可疑人員,能夠實現一鍵報警,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因此大幅增強。在“雪亮工程”平臺提供的會議系統支持下,村民可在家中參與村委會會議,村委會也可基于“雪亮工程”平臺在“雪亮工程”電視端公開村務、黨務,發布各類通知公告,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
自試點村“雪亮工程”建設以來,農村治安防范得到了有力支持,完整的視頻監控體系逐步形成,村民參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熱情也得到了有效激發,轄區網民在“雪亮工程”吸引下對社會治安問題的關注力度不斷提升。這屬于新時期群防群治的創新探索成果和有效手段,打架斗毆、扒竊、入室盜竊、故意毀壞車輛等農村地區易發多發的違法犯罪活動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社會治安突出問題解決、警察人力不足緩解均受到了較為積極影響。
試點村的“雪亮工程”建設屬于成功典型,具備示范性、規范化的推廣價值,可有效降低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意外事件的發生概率,社會和諧發展可由此獲得支持。此外,“雪亮工程”還能夠較好地對嚴重精神病患者、社區矯正人員等特殊重點人群進行監管,有利于當地司法部門工作更好開展工作,更好地服務社會,維護和諧穩定。在兩年多的運行中,試點村的“雪亮工程”在處理偷盜、亂倒垃圾、村民糾紛等事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令人矚目的作用,贏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當地的民生和治安環境改善得以順利實現。
基于廣電網絡機頂盒的“雪亮工程”模式能夠實現多贏,村民得到了實惠,村委會有了聯系村民的渠道,廣電網絡公司能更方便獲得用戶。該模式具備的實用價值和借鑒價值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基于廣電網絡機頂盒的“雪亮工程”模式具備較高實用性。在此基礎上,本研究涉及的建設思路、“雪亮工程”平臺搭建、視頻回傳鏈路搭建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雪亮工程”建設路徑。為更好地推進“雪亮工程”的建設,必須重視“雪亮工程”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技術也需要在“雪亮工程”建設中充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