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雙
遼陽市城市管理事務服務中心 遼寧遼陽 111000
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施工單位在開展實際的施工之前,并未對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工作投入足夠的精力,以至于管理工作往往缺少一定的合理性、規范性,設備的施工效果不容樂觀。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中:其一,管理缺少規范性,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其二,管理維修工作通常以經驗為準,缺少實地考察,科學性不夠,往往不能夠將理論與時間結合在一起;其三,缺少健全的管理資料,同時,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設備檔案管理制度,具體要求落實不嚴格;其四,缺少有序的管理秩序,管理流程混亂。管理權責并未有序劃清,致使相關工作難以遵循正常的程序進行;其五,缺少規范化的工程機械設備維修體系,對于維修的重視程度不夠;其六,缺乏人才梯隊的建立及培養。總之,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修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并未從實際出發,切實地落實在實際的問題處理中[1]。
企業雖然引入了更多的專業性、創新性人才。但在機械設備的維修與管理層面中仍然缺少專業性的操作人員與技術人員。究其原因在于,當前引進的人才主要局限于應屆畢業生群體之中,理論知識較強,卻缺少實踐操作經驗,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無法全面地認識機械設備的維修與管理工作,從而導致大多數人才不愿意投身于這一行業之中,致使機械設備維修與管理工作逐漸呈現老齡化工作狀態。
機械設備失修的原因在于:其一,實際的工程施工進程中過度施工機械工程設備,日常維修與監督工作不過關,致使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用不斷降低,對于維修的依賴性逐漸增強;其二,工程機械設備維修費用較高,但工程機械設備的維修費用并未提前預留,一旦需要維修便缺少充足的維修費用,致使機械設備無法得到及時維修保障,甚至一些機械設備在存在故障的情況下為保證企業的利益訴求仍然持續工作,直至設備造成更大的故障與損失時才停機進行維修處理,整個處理過程一味地追求速度,效率無法從根本解決設備問題發生的原因。
機械制造企業需要構建完善的設備使用和維修管理制度,從制度的層面上約束相關管理人員,督促有關人員做好機械制造加工設備的安全管理和維修工作。在設備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中可以納入看板管理方法,將設備詳細的使用操作步驟、注意事項、檢修時間和檢修結果等記錄在看板上,并將看板設置在每臺設備上,以便確保操作人員規范使用機械制造加工設備,并督促維修人員定期對加工設備進行保養和維修。
此外企業管理者還需要構建完善的獎懲制度,對于不定期保養維修加工設備的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懲罰,強化維修人員的責任意識,端正他們的工作態度[2]。
科學技術不斷更迭,使得我國工程機械設備維修技術不斷升級,衍生出了新型的維修工藝,主要有智能維修工藝以及狀態維修工藝等。在這其中,智能維修主要是借助于電子系統對設備進行自動化診斷與置換裝置,確保信息實現遠距離傳輸,以便于將機械設備的相關數據傳送到中央工作站中。而狀態維修技術,主要是將編程邏輯控制器與生產系統進行有效結合,進而對工程機械設備實行全面控制,以便于對機械設備加工參數進行收集,確保實時了解工程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
在對設備進行檢查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設備,制定不同的檢查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僅僅依靠檢查是達不到理想的維護保養效果,還需要建立監管機制。在新型設備進廠后,要加強對設備說明說的閱讀,仔細閱讀該設備需要注意的事項,根據說明及哪里不同的檢查方案,這樣可以達到理想的保養效果,及時檢查出來故障,及時進行解決。將維修保養工作落實到車間,從車間落實到每個小組,再從每個小組落實到小組中的每個人,建立互相監督制度,獎懲機制,這樣可以提高員工在工作上的積極性,同時在對設備維修保養上也不會出現懈怠的情況,工作起來也會更有動力,更加認真[3]。
首先,要對機械設備實施統一的標準化維護。機械設備為適應目前建設工程的需求,已經在逐步向標準化階段跟進。結合機械設備的本身的標準化制造優點,在設備的日常維護以及設備的運行環境,包括作業環境的維護等方面都要實施標準化操作,這對于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如在室外使用的設備,會因為環境因素使設備受到風雨的侵蝕,這就對設備造成了磨損傷害,使設備的使用年限縮短,降低了使用壽命。在對于溫度、濕度等有要求的機械設備,更要對設備的運行環境進行干預,避免設備因環境因素而產生故障。
以上,在實際的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機械的管理與維修不僅牽動著工程的進度問題以及工程的質量情況,同時還關系著工程機械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對工程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工程機械的使用狀態與維修策略,強化工作人員的崗前訓練與培訓,設置相關的考試保證從業人員可以持證上崗。與此同時,應該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明確相關管理人員的具體責任,協調相關部門的關系,進而確定機械設備的使用狀況,以保證工程的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