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城
安徽巢湖地區二疊系龍潭組巖石學特征
李城
(長江大學 地球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對安徽巢湖皖江水庫剖面進行了實測,并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分析總結發現,研究區主要發育暗色泥頁巖、粉砂巖、細砂巖、泥質粉砂巖、長石石英砂巖;發育的沉積構造主要有水平層理、波紋層理、遞變層理和縫合線;研究區地層形態變化不大,傾角較大,普遍超過了45°,傾向在240°~270°之間;地層單層厚度小。
巢湖;龍潭組;巖石學;二疊系
頁巖氣勘探與開發已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安徽省已成為頁巖氣勘探的熱點地區,現已探明二疊系各層位均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頁巖氣的勘探與開發,這些問題多為一些地質基礎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地層的認知與對沉積微相的識別方面,為了充分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對其巖石學特征進行系統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對巢湖地區二疊系龍潭組的巖石學特征進行研究。
安徽巢湖地區位于長江下游地區,構造上屬于華南板塊的東北緣或下揚子斷塊的北緣。研究區震旦系到中三疊統地層延伸幾千米,且被侏羅紀粗碎屑巖地層不整合接觸覆 蓋[1-2]。研究區銀屏山二疊系地層出露較廣,生物化石豐富[3]。本區二疊系地層由老至新劃分為棲霞組、孤峰組、龍潭組和大隆組[4-7]。龍潭組富含煤炭資源,但煤層之上覆蓋著一套較厚的灰巖層系,這套灰巖學者稱其為壓煤灰巖[8-12]。采樣點位置如圖1所示。

圖1 采樣點位置圖(據孔慶玉等,1984)
采樣點皖江水庫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城南30多千米的銀屏山之中,常年人跡罕至,其地層出露處較廣,本次研究以皖江水庫剖面為切入點進行全區巖石學研究。
通過對皖江水庫剖面實測得到了研究區地層的巖石學特征,研究區二疊系龍潭組巖性主要為暗色泥頁巖和砂巖,發育的沉積構造主要以層理為主,巖石組成礦物主要為石英、長石、云母及黏土礦物,地層傾角普遍較大,但其形態變化不大。通過對實測剖面的分析和總結得到了其綜合柱狀圖,如圖2所示。

圖2 安徽巢湖皖江水庫上二疊統龍潭組實測剖面綜合柱狀圖
研究區主要發育暗色泥頁巖、粉砂巖、細砂巖、泥質粉砂巖、長石石英砂巖;碎屑顆粒分選性較好磨圓度較高;巖石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云母及黏土礦物;地層形態變化不大,夾有煤層,單層厚度小,地層傾角較大,普遍超過了45°,傾向在240°~270°之間;發育的沉積構造主要有水平層理、波紋層理、遞變層理和縫合線;研究區普遍發育鋅錳結核,古生物化石豐富。
[1]楊水源,姚靜.安徽巢湖平頂山中二疊統孤峰組硅質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J].高校地質學報,2008,14(1):39-48.
[2]加娜提古麗,周瑤琪,姚旭,等.安徽省巢湖地區二疊紀棲霞組、孤峰組硅質巖地球化學特征對比及大地構造背景分析[J].2017,34(4):734-746.
[3]陳潔,潘樹仁,周國興.江蘇下揚子區二疊系龍潭組-大隆組頁巖氣勘探前景分析[J].中國煤炭地質,2013,25(10):22-26.
[4]徐克定.淺談贛東北上二疊統龍潭組層序地層、古地理與樂平煤[J].海相油氣地質,2012,17(2):34-45.
[5]杜建波,何明喜,張艷霞,等.下揚子北緣前陸盆地構造演化及沉積特征[J].石油實驗地質,2007,29(2):133-138.
[6]田瑞聰,龔建明,田杰鵬,等.下揚子地區龍潭組煤系地層特征[J].海洋地質前沿,2016,32(1):60-66.
[7]張妮,林春明,俞昊,等.下揚子黃橋地區二疊系龍潭組儲層特征及成巖演化模式[J].地質學刊,2015,39(4):535-542.
[8]段金英.下揚子區大隆組的底界[J].地層學雜志,1990,14(3):209-215.
[9]杜小弟,黃志誠,陳智娜,等.下揚子區二疊系層序地層格架[J].地層學雜志,1999,23(2):152-160.
[10]廖志偉,胡文瑄,曹劍,等.下揚子皖南大隆組黑色巖系發育特征及油氣資源潛力初探[J].2016,22(1):138-151.
[11]張克信,劉金華,何衛紅,等.中下揚子區二疊系露頭層序地層研究[J].地球科學,2002,27(4):357-366.
[12]何剛.中下揚子地區二疊紀古氣候古環境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7.
P588.2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2.063
2095-6835(2020)22-0144-02
李城(1992—),男,現為長江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沉積學。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