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鄧建軍
(1 三臺縣精神病院檢驗科 四川 綿陽 621100)
(2 四川綿陽四0 四醫院檢驗科 四川 綿陽 621100)
鼻咽癌,其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同時也是我國患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環境和遺傳因素對該疾病的貢獻比例較大[2]。曾有相關文獻報道[3],EB 病毒抗體及BMI-1自身抗體在鼻咽癌患者血液中出現的概率比普通人群中出現EB病毒抗體的概率高出3 ~6 倍,所以在這兩項指標一直被認為是鼻咽癌高發地區篩查鼻咽癌高危人群的重要手段[4]。而c-myc基因可使細胞無限增殖且獲永生化功能,是myc 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5],據文獻報道[6]c-myc 基因與多種腫瘤的引發及進展有關。因此本研究擬選取EB、BMI-1、c-myc 抗體這三項指標,并采用不同的聯合方式對鼻咽癌患者的預后價值進行評估,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7 年5 月—2019 年12 月于我院收治的75例鼻咽癌患者為病例組,均經鼻腔徑路或經口腔徑路活檢方式確診[7]。排除標準:①鼻咽部淋巴肉瘤患者;②鼻咽部結核患者;③鼻咽頂壁、頂后壁或頂側壁增生性病變患者;④鼻咽纖維血管瘤、咽旁間隙腫瘤、頸部及顱內腫瘤患者。同期選擇79 例非鼻咽癌患者為對照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各項既往史、高危遺傳和環境暴露因素等),同時對其進行EB 病毒抗體、BMI-1 自身抗體、c-myc 自身抗體三項指標定量分析,采用ELISA 法(生產商:上海銘競生物制劑有限公司,品牌:EKBioscience,貨號:EK-M20259 人EB 病毒抗體ELISA 檢測試劑盒、EK-M17544 人BMI-1 癌基因產物ELISA 檢測試劑盒、EK-M12690人c-myc 癌基因產物ELISA 檢測試劑盒)。
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整理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通過ROC 受試者特征曲線及其相關參數評價EB 病毒抗體、BMI-1 自身抗體、c-myc 自身抗體三項指標對鼻咽癌患者的預后價值,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基本信息對應的例數在病例組和對照組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受試者基本資料比較
單因素分析的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家族史、新發情況、最大病灶直徑、高血糖情況、首發癥狀及病理學分化等級、EB病毒抗體滴度比值、BMI-1 自身抗體、c-myc 自身抗體表達豐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鼻咽癌患者自身抗體單因素分析
與原始的診斷結果相比,單獨檢測EB 病毒抗體ROC 曲線下面積為0.754(95%CI:0.583 ~0.873),BMI-1 自身抗體ROC 曲線下面積為0.484(95%CI:0.323 ~0.649),c-myc 自身抗體ROC曲線下面積為0.492(95%CI:0.283 ~0.675),聯合檢測EB 病毒抗體、BMI-1 自身抗體、c-myc 自身抗體并采用并聯診斷法ROC曲線下面積為0.855(95%CI:0.760 ~0.936),串聯診斷法ROC曲線下面積為0.503(95%CI:0.322 ~0.710),見圖1 ~圖5。

圖1 單獨檢測EB 病毒抗體ROC 曲線

圖2 單獨檢測BMI-1 自身抗體ROC 曲線

圖3 單獨檢測c-myc 自身抗體ROC 曲線

圖4 EB、BMI-1、c-myc 并聯診斷ROC 曲線

圖5 EB、BMI-1、c-myc 串聯ROC 曲線
據多項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表明[8-9],我國鼻咽癌的流行特征可主要概括為家族聚集性、種族易感性、地域集中性、個體易感性,同時與病毒感染和環境因素的關系密切。本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家族史、新發情況、最大病灶直徑、高血糖情況、首發癥狀及病理學分化等級、EB 病毒抗體滴度比值、BMI-1 自身抗體、c-myc 自身抗體表達豐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這些檢測指標對病情本身的評估能力雖然具有一定意義,但本身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且個體間的異質性在進一步分析的過程中不能被忽略,因此本結論不適宜作大范圍人群的外推。
本文還發現聯合檢測EB、BMI-1、c-myc 抗體并聯檢測比串聯檢測的診斷價值更優。從預防的角度是建議使用此類篩檢模式先初步確定擬進行干預的高危人群,而高危人群在被確定后還可依據病例的具體情況分為更多的亞組為其制定適合患者本身狀況的防治方案,同時也可以考慮對患者進行隨訪,評估各項干預方案對患者EB 病毒抗體、BMI-1 自身抗體、c-myc 自身抗體的改變情況,后續再次選取一時間橫截面進行篩檢價值評估,若評估結果發生變化則認為干預方案可能對篩檢模式的進一步完善具有指導意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