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方
(山東省青島寧安路小學 山東 青島 266000)
1.1 老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小學語文老師在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課堂上依舊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在閱讀教學時,往往通過肢解字詞、句段、篇章來進行教學,教學的方式枯燥乏味,課堂的氛圍死氣沉沉。小學生年齡小,上課時難以保持注意力長時間集中,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喪失對閱讀的興趣,嚴重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1.2 學生語文思維得不到發展。由于小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參差不齊,理解能力相對不均,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成為了閱讀過程中的主要引導者,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老師們總是急于求成,造成學生思考時間不足,嚴重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對同一文章發表不同觀點的可能性。
2.1 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在小學階段,整本書閱讀的流暢體驗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語文素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傳授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整本書的閱讀。關于整本書的閱讀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1)對書籍進行初步感知。一般來說,學生要想獲得所讀書籍的有效信息,首先要對書籍進行初步感知,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出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刊物。另外,通過閱讀書籍的封面、序言、目錄等內容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書籍當中,從而快速地了解整本書所要表達的內容。
(2)制定科學規范的讀書計劃。制定科學規范的讀書計劃,在整本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閱讀整本書花費的時間長,學生很有可能因為某些客觀原因半途而廢。因此在閱讀之前,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制定一個簡單的閱讀計劃,合理的安排閱讀時間,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習慣才能慢慢地培養成型。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讓學生每天抽出半小時的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合理的展開閱讀計劃。
(3)堅持寫讀書筆記。要想真正地發揮閱讀的有效性,除了需要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之外,老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思考以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將書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好段落整理到筆記本上,成為自己日后回憶和寫作時的素材。
(4)善用思維導圖,理清閱讀思路。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手段和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輔助老師的閱讀教學,還能夠幫助學生將書本結構可視化。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來閱讀整本書籍,利用思維導圖來整理整本書的邏輯思路,增加學生對書中內容的理解。
2.2 利用有效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堅持將整本書讀完,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閱讀過程中認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整理出來,然后在課堂上對學生整理出來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研讀和思考。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可以圍繞這些問題讓學生以課題的形式進行研讀,達到精讀的目的。例如,學生在閱讀《三國演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有目的的進行閱讀,老師就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認為諸葛亮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樣子的?你是從哪些事件當中分析出來諸葛亮的性格特征的?諸葛亮的為人處事是怎樣的?從諸葛亮身上你能夠學習到什么?”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能夠在《三國演義》的閱讀過程中有目的的將有關諸葛亮的事件記錄下來并進行人物性格的分析,不斷完善故事人物形象,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去完成整本書的有效閱讀。
2.3 加強對學生的個人指導。由于小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參差不齊,因此,老師在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指導的時候也要具有針對性,既要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閱讀技巧,又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積累并進行評價。同時老師也要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目,避免閱讀書籍類型的單一化、雷同化,逐漸形成屬于學生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風格。
綜上所述,為了完成學生整本書的閱讀,老師必須要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并向學生傳授科學、有效地閱讀方法。此外,老師還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和評價,加強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使學生把閱讀當做一種愛好,盡情享受閱讀帶來的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