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龍
(沈陽建筑大學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000)
生態建筑學指以自然生態系統為基本,將生態學、建筑學進行科學結合,結合地區生態環境的特點將人口進行整合,采用一些先進的建筑技術與理念共同調整高層建筑整體生態環境,保證二者的更好融合,為人們生活提供更為舒適的生活空間。要達到這個目的,設計師就需要全面了解整體建筑的結構、材料、資源、成本等,熟練使用生態建筑學相應知識,充分掌握不同地區的氣候環境特點,并將這些全部在實際設計中應用得當。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全面提升高層建筑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保證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使生態保持平衡,真正給用戶提供一個綠色節能的生活環境。
在設計和應用高層建筑的過程中,生態建設學不能以犧牲人們的生活體驗和生活質量為代價來促進生態建設。生態建筑學需要關注到人和生態環境以及建筑這三者的平衡,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人性化原則,將人類的居住體驗放在首位。
充分利用高層建筑周圍的環境因素,將土壤、空氣、水分和建筑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復雜的建筑系統,為高層建筑設計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創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減少各種設備設施的使用量,實現能源、成本節約目標。另外,在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積極引進各種可再生資源,減少建筑污染,降低建筑成本,引用自然光和自然風形成新的技術設備,形成完美的自然體系,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建筑環境。
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獨特設計中的應用涉及許多領域,例如城市總體規劃的學科。我們的高層建筑設計師應具有行業的基本實踐知識,并具有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但是在設計過程中,建筑設計人員通常不具備上述所有的學科知識,這也導致其在將生態建筑學應用到高層建筑過程中時面臨較多阻礙,自身素質不能滿足高層建筑多學科設計的需要。
在高層建筑環境規劃工作中使用建筑生態管的結果是,使建筑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高層建筑的創建和演化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環境條件、經濟條件、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的綜合影響,因此高層建筑設計必須滿足基本環境要求,并在設計過程中結合外部的各種環境因素來制定計劃。從選址、建設到綜合多種生態觀點和功能,納入高層建筑設計。
生態建筑系統近年來發展步伐較快,無論從理論研究或實踐層面看,取得的設計與應用效果均較好。從生態建筑學應用目標看,主要以生態規律為指導,按照相關的建筑設計要求與設計形式,保證設計的建筑系統符合生態建筑特征,這種特征表現在多方面,如材料使用量較少、資源消耗少等。同時,生態建筑學設計下,更注重污染問題處理,如采取污染無害化處理方式,降低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影響,這是生態建筑學應用的基礎性目標。
可以實現高層建筑的高效節能高層住宅建筑的外墻通常設計有裝飾幕墻。在高層住宅建筑的設計方法和應用中,創造生態建筑可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的外墻表面,部署太陽能電池板和集熱板,以為各種類型的建筑物的HAVC 供電,力爭實現節能減排。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還可以使高層建筑成為小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當然可以實現空氣流通,自然的室內采光等,并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內部循環。通過高層建筑物外墻的生態化設計,可以利用自然環境中的自然風、自然光等自然、可再生能源輔助高層建筑物的運營和管理,大大降低了高層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高層建筑的外觀設計形式是建筑藝術造型的設計?,F代高層建筑與自然環境、地理特征相互對立,比起高層建筑的外部形式,更注重建筑的內部空間分布、實用性和功能性,但高層建筑的外觀對周圍環境、人文、經濟和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人們認識建筑的方法首先取決于視覺認知。觀察到與自然環境融合的建筑能獲得感性的美麗,可以通過有限的建筑形象充分提供其中包含的各種含義,并獲得更好的感覺和令人開心的效果。建筑設計師應該深入研究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融合高層建筑外觀和自然形式,將地理特性與建筑設計理念融合起來,提高建筑的外部感想,同時促進建筑與環境的融合,從而形成系統的生態建筑體系。
高層建筑設計生態建筑最主要的目的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為住戶營造更為舒適健康的生態環境,在整個建筑中是非常重要的。強化生態建筑學在高層設計中的應用,對于銜接工程整體各個環節都有非常好的作用。為了保證生態建筑學真正應用到位,設計單位必須加強管理,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保證設計質量,將生態建筑學與建筑設計進行良好的結合,促進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