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歌
(五礦置業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000)
BIM 技術是通過對3D 技術的應用來整合分析各種施工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對數據模型的構建。BIM 技術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應用,其中建筑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它在建筑中的運用,涉及前期設計、施工環節、運營與管理環節、后期維護等多個施工環節,實現了文件類型的升級轉化,由紙質轉化為了數字化,通過可視化技術加以展示,為機構設計工作提供了更大、更可靠的幫助。
如今建筑設計依然以平面圖紙為主,這種表達形式很容易造成的問題就是圖紙與建筑實體存在差異,可能會導致施工隊伍與建設單位存在矛盾,而BIM 技術可以很好地規避掉這一問題,因為BIM 技術具有可視化的特點,其呈現出來的建筑模型是三維立體的,可以讓各個參與單位都能夠直觀的了解目標建筑,不管是工程預算還是施工組織設計都能夠比較準確,更加節省建設成本。眾所周知,一個建筑項目的完成需要多方力量,只有將各個參與方有機結合到一起,才能保證建筑項目順利竣工,因此保障各個部門和單位的協調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BIM 技術就具有協調作用,它可以將各個參與方和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方式進行優化,讓他們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效率更高。
用三維技術對施工進行模擬,對各種施工必要流程進行模擬,可以有效確保施工效率和質量;出圖方面。它包括施工圖、設計圖、加工圖等多種類型,BIM 技術中2D、3D 的結合,能夠通過碰撞檢查出經過深化設計后的施工圖。
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的內容非常繁復,既要對建筑主體結構的合理性進行分析,還需要對建筑施工的場地的地理環境、水文條件進行詳細的分析,以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和安全性。BIM 技術不僅能夠在建筑主體結構合理性分析上發揮重要作用,還能為設計前期的建筑場地地質、水文環境分析提供有力支持。它的應用,可以通過動態數字信息對建筑結構在特定地理水文環境中的應力情況進行分析確定。另外,BIM 技術與GPS 技術的融合,能夠在建筑場地的分析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能夠進一步確保場地分析工作的全面性、深入性,從而對建筑結構的選型確定、體系結構確定提供更加合理更加準確的參考依據,也能夠為建筑施工的場地選擇提供更科學的參考,以保證建筑結構的設計能夠與實際施工地點的地理情況、水文情況、氣候情況等多種自然環境進行有機融合,確保正式的施工過程以及建筑后續的使用過程的順利、安全與穩定。
BIM 技術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不是單靠某一項專業來完成的,它需要通過對多種不同專業的協同來完成建筑結構設計。因此,在設計環節中,加強各個專業之間的數據、信息的交流、匯總以及處理工作的協同,是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效率和完整性的重要方式。在實際的建筑結構設計中,BIM 技術在信息交流、共享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對中間數據問題的運用,向不同地方、不同設計軟件完成對建筑模型搭建所需的各種數據何種參數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是通過數據庫來完成把各項信息、資源在不同專業之間的共享傳輸,并融合了土建、裝飾等多種與建筑有關的其他領域的專業信息,利用統一的數據處理模型來對這些專業信息進行整合、分析處理,確保信息整合的規范性和統一性,保證各種信息能夠在不同專業、不同地點的系統中得到共享和利用效果最大化。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設計工程中的BIM 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速,人們對于BIM 技術的看法也隨之改變,越來越重視BIM 技術的應用范圍。比如,現在的建筑設計項目工程研究中,業主可以運用BIM 技術去篩選數據和方案,通過不斷的模擬和測驗,最后確定了最符合自己要求的一個方案。相較于傳統的建筑設計可行性研究,BIM 技術改變了傳統建筑設計的緩慢性質,傳統的建筑設計需要通過圖紙來把設計的主題表達給業主,但是傳統的建設技術耗時非常久,需要的資源和空間也更多。不過BIM 技術不一樣,BIM 技術可以利用更多的有效資源去分析和模擬出一個立體的三維模型,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還能夠使得建筑設計更加符合業主對建筑結構的需求。總的來說,BIM 技術使得整個建筑行業的建筑設計變得更加科學合理,還使得資金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節省。
BIM 技術屬于信息技術和裝配式建筑相結合的產物。在實際的建筑工程運作中,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將建筑中的參數信息歸納起來,具有關聯性和共享性等特點。在建筑工程的實際應用中,可以將建筑設計、施工和管理等環節貫穿起來,促使裝配式建筑朝著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如今新技術、新材料、新施工工具的出現以及BIM 的開發應用,給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