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芳
忻州市交通運輸局 山西忻州 034000
公路超限超載會對交通工具產生嚴重影響,例如縮短交通工具的使用壽命、加速相關零件的老化、降低交通工具自身的控制能力;同時還會對路面、橋梁等造成嚴重損壞,擾亂正常的交通秩序,成為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據相關資料證明,當汽車軸載超過一倍后,在公路上行駛一次,折合于標準車輛行駛瀝青路面256次,行駛水泥混凝土路面65536次。由此可見,在公路運輸中對超限超載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將對我國公路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鐵路運輸(railway transportation)雖然具有運輸量大、速度快且成本較低的特點,但是其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數量少、質量稍有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缺點[1]。并且在進行運輸過程中,公路與鐵路未能進行有效區分,造成二者運輸貨物呈現時效性差、低附加值的特征。鐵路運輸為了降低自身的飽和率,大力開大公路運輸的方式,導致公路運輸為了迎合發展,提升運輸率,出現超限超載行為。
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稀少(石油為不可再生資源),相關的運輸成本亦在不斷增加,在運輸行業中,很多企業為了降低運輸成本,采取了錯誤的方法降低成本,導致公路超限超載現象出現。因此,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企業可從降低車輛成本、燃油成本、勞務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綜合開展;并及時降低相關的稅費費用,可有效避免為了逃避國家稅款而對車輛進行改造,進行超限超載作業。
在我國公路運輸中,為了提升我國居民的個人生活水平,公路運輸市場的相關權限針對個人不斷放寬,鼓勵大量集體、個人等參與到公路運輸行業中。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路運輸的競爭力呈現明顯增加局面,導致很多企業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自身的運輸量,開展超載作業[2]。因此,需要一套切實可性的方法對運輸市場進行規范,避免“壓價——超限超載——運力過剩——超限超載——壓價”惡性循環的出現。
在對公路超限超載進行整治時,需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體系,對超載現象進行嚴格管控,形成一定的威懾性。例如對交通運輸部門管路不管車的現象、公安部門管車不管路的問題進行嚴格管理,完善運輸過程中對于超限超載的環節流程[3]。在制定的相關法律體系中,需要對超限駕駛的司機、運輸車輛的車主、非法改裝車輛的企業進行嚴重的處罰規定(根據情節不同設立不同的處罰規定,嚴重者可取消運輸資格),保障公路運輸的正規性以及安全性。
在我國交通體系中,公路運輸是基本核心內容,因此,在公路運輸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競爭秩序,可以有效降低公路運輸超限超載現象,穩定市場行情。例如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調整計劃,完善貨物運輸市場的準入條件,提升相應門檻,保證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素質(如可參考考駕照模式,將運輸考試設立為培訓班形式,從業人員需要進行集中培訓,通過考試后方可取得運輸資格)。同時,大力開展物流運輸系統,對其進行高效的規范化管理,使其更加具有效率化。
在公路超限超載現象的治理中,為了保證相關治理方案的有效執行,需要對超限車輛進行聯合治理。例如完善相應的收費機制,減少不合規收費現象,加強公路治理個部門的聯合合作,利用監控探頭、互聯網構建完整的動態管理網絡(在構建過程中應保證各地數據的連通,通過整理、上傳、分析等方式避免出現“斷層”現象,影響整體的管理效果,將在文中最后一段詳細展開)。同時加強車輛的生產以及相關運輸貨物的管理制度,保證執行的有效性以及準確性,增加懲罰力度,強化公路超限超載整治效果。
在進行公路超限超載的治理中,常規的治理手段通常以人工攔截管理、人工站立執法等方法,不僅存在管理誤差,同時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對于超限超載工作造成嚴重影響[4]。因此,對于公路超限超載的治理,應及時以往的管理手法進行更新迭代,保證與時代的接軌。例如可以積極引入各種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的準確性,實行人性化管理,對超限車輛進行全方面的監控,分析超載原因并制作相關的圖標進行整理上報,計算超限超載車輛的計算、報警、數據、圖像、視頻、聲音等環節的查詢,實現數據高速共通。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分散性以及滲透性,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以“數據碼”的形式制成卡片,在后續的管理中,僅需要對駕駛員的“數據碼卡片”進行掃描,便可以得知其有沒有類似的違規記錄,提升公路超限超載的整治效果。
綜上所述,運輸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因此對超限超載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將對我國公路運輸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作為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相關治理方案的高度開展,必要的管理體制是必不可少的,對公路運輸中超限超載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將有利于我國交通事業的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