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三
(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華尖鄉中心校 河北 承德 067601)
快樂學習法,是指教師通過剪接、粘合、濃縮、擴充等手法實現書本內容的進一步生活化,并用游戲、娛樂、趣味語言、動作手勢、示范表演、簡筆畫等形式,為學生創設自由的意境、舒適的心境、愉快輕松的氣氛,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飽嘗愉快的感情體驗,從而樂于學、樂于練、樂于記憶。
2.1 為教學各個環節增添趣味性。快樂學習法包含簡筆畫、圖片、游戲等多樣教學形式,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根據課本內容編排小品、舞臺劇等,這些多樣形式很大程度上消除學生對于學科的乏味感,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去學習、進步和發展。
2.2 為學生消除學習中的緊張性。快樂學習法的開展需要教師搭建一個和諧、輕松和愉快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下,學生可以大膽開口,不要擔心自己的問題是否會受到教師的忽視和同學的嘲笑,在這種鼓勵形式下,學生會消除對學科的緊張性,進一步培養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2.3 為溝通交流搭建積極的橋梁。快樂學習法的開展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積極溝通創建了更多的機會。在舞臺表演等環節中,學生之間需要編排劇本、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各樣問題,積極合作達到表演的成功。同時,快樂學習法需要教師起到表率、示范的作用,教師必須以積極的心態和微笑的面容去開展教學,用快樂的語言開導學生、影響學生,從而拉近師生間的關系。此外,快樂學習法鼓勵師生交流,教師和學生都需要給予對方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從而學生積極加入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呵護學生的閃光點,達到雙方共同進步的目的。
3.1 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小學階段的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快樂教學法的效率和開展效率,教師必須積極的從生活角度出發,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幫助學生發現生活和學習的樂趣。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第1課《秋天》為例,在課堂的開始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印象中秋天的景象,然后分析學生的繪畫作品,結合課本,看看作者描繪的秋天與同學描繪的區別和相同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利用簡筆畫的教學形式走進生活,拉近課本與生活的聯系,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能力。
3.2 開展合理、有效的游戲。游戲教學是小學階段最基礎、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它被開展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強化學習環節,促進學生的學習。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漢語拼英》章節為例,在開展完教學工作后,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加強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隨機分配印有生母和韻母的卡片給學生,教師隨機說出一個漢字,比如“開”字,持有“k”和“ai”卡片的學生需要迅速站起、舉起自己的卡片,其余學生需要判斷是否正確。游戲的開展能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得知識。
3.3 組織學生進行舞臺劇表演。舞臺劇表演是學生對于課本理解消化的呈現方式之一,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舞臺劇表演,以此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時,促進學生對于課本內容的深入探究。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3課《精衛填海》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角色,表演臺詞,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排練,然后進行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深入討論角色的色彩和故事的背景等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整篇文章的深度把握。
快樂學習法作為新型的教學手段正在被不同階段的教學應用,在小學教學階段中,它能放大學生的特性,使教學以多樣的形式呈現,從而加強學生參與度、提升學科的開展效率和效果。因此,小學階段的教師應多開展策略以加強快樂學習法對教學各個環節的滲透。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廣大教學工作者參考,共同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學習法的應用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