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振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西亭初中 江蘇 南通 226301)
物理不僅是初中時期的基礎學科,更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其研究的主要對象為物質結構以及物質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等,并且在研究過程中需要運用實驗教學的方法和活躍的思維能力進行實驗。此外,物理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開展物理實驗是探索物理規律的基本手段,同時也是檢驗物理定理的有效途徑。在如今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正在進行改革創新,通過教育改革來實現物理學科的實踐化和生活化。作為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自制學具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性思維,促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1.1 彌補現有教學儀器中的不足。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當中學生會經常接觸多各種各樣的實驗儀器,但是廠家所生產的實驗儀器經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并沒有考慮到實用性和經濟性,一些簡單的實驗學具沒有經濟利益所以很多廠家也不再生產,這就導致在實驗過程中很多步驟都無法進行。而自制教育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老師和學生可以根據教學需求自己動手制作簡單的實驗學具,這樣不僅可以彌補學具不足所帶來的影響,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物理《升華和凝華》這一課程內容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通過自制學具進行簡單的實驗,比如利用樟腦丸、電熱杯或者保鮮袋等材料來模擬霧凇景觀,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清晰的看到實驗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初中學生物理成績和實驗能力的提升。
1.2 運用自制學具更加貼近實際生活。雖然學校實驗室的實驗器材可以滿足實驗需求,但是這些實驗器材對于學生而言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這些實驗器材都是他們經常用到的,因此對這些器材失去了新鮮感,再加上這些實驗器材比較正規,所以學生們就會認為和實際生活沒有太大的關系。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學生認為物理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科,并且沒有實際應用的價值,最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但是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隨處可見的物品制作成學具,那么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也會讓學生覺得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開展蘇科版初中物理《氣體的壓強》這一課程教學時,老師可以利用吹風機和紙箱機制作學具,將紙箱子制作成衣柜的樣子,有“門”可以打開的哪種,之后打開吹風機沿著紙箱子“門”的側面吹,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門”被吹開了,在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講解空氣流動和大氣壓之間的關系,進而引入課堂教學重點。
1.3 自制學具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長期受到考試制度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很過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述,將物理實驗教學流于形式,所以很難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雖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但是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有著嚴重的影響,使學生無法深入的學習物理知識,所掌握的知識內容也只是片面的,并且也不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而自制學具教學模式的出現可以讓學生通過制作學具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并且在學具制作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物理實驗的原理,并且也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1 運用自制學具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初中學生的探究能力是讓學生認知事物的重要手段。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制學具來進行物理實驗,并且通過實驗來證明教材中的物理理論知識,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物理知識,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在進行自制學具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奇思妙想加入其中,無論是多么簡單的實驗,通過學生們的精心設計都能在實驗的過程中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且還可以在進行學具制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感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部分教師認為日常生活中的自制學具比較簡單,只有制作復雜的學具才能體現出自己的教學水平。但是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制作高技術含量的物理學具可以體現出自己的技術水平,但是物理自制學具是為了進行課堂教學的,所以在制作過程中老師要根據課堂實際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制作,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制學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2.2 運用自制學具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并且也是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時期,這正是學生創新的潛力和學習的動力。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安排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物理的學習當中,還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制作物理自制學具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制作,一起探究制作方案,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尋找合適的教學材料,并且還可以在制作過程中進行反復試驗,以此來保證制作的學具的實用性、操作用。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進行學具制作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結合物理實驗的要求,以保證實驗結果更加鮮明,使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觀察,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制作。例如一些廢舊物品等等都可以用作學具的制作材料,使學生在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器材做實驗時能夠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提高實驗效率。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認知到物理知識和生活的聯系,使學生體會到通過親身實踐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用物理實驗進行知識探究的欲望。例如在開展蘇科版初中物理《聲音是什么》這一課程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前一天準備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材料,然后帶領學生制作一個可以研究聲音的物理學具。第二天學生們就帶來了水杯、口琴、礦泉水等等一些物品,之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制作一個可以發聲和傳播的液體裝置,通過學生的親手操作和實踐讓學生深刻了解了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所產生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思考和實驗總結出了聲音傳播的原因,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自制學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想象力的發揮,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師生之間的情感,實現了高質量的初中物理教學。因此,身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帶領學生自主制作學具,為開展更好的初中物理教學奠定基礎,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綜合素質高尚的現代化人才。